市政办中小学乱收费治理意见

时间:2022-09-04 06:32:10

市政办中小学乱收费治理意见

为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切实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和市委关于实施“教育普惠工程”的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执行中小学各项收费政策

(一)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规定标准收取的费用

1.课本费:小学一至二年级每生每年65元、三年级95元、四至六年级110元;初中初一每生每年205元、初二180元、初三135元。

2.住宿费: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每生每学期70元(含水电费)。

3.借读费:跨省、市、县区流动人口子女或其他原因需异地借读的,每生每学期小学300元、初中500元。

(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规定标准收取的费用

1.住宿费: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每生每学期县镇学校70元、农村学校50元(均含水电费)。

2.借读费:跨省、市、县区流动人口子女或其他原因需异地借读的,每生每学期小学300元、初中500元。

3.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允许收取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高于国家免杂费标准的差额部分,不准超差额收取杂费,不准收取课本费。

(三)普通高中学校按规定标准收取的费用

1.学费:省级规范化学校每生每学期800元,城市高中每生每学期500元,农村高中每生每学期300元,部分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的城市和农村普通高中,执行市物价、财政、教育部门新核定的收费标准。

2.课本费:按定价收取。

3.寄宿生住宿费:城市高中每生每学期70元,农村高中50元(均含水电费)。

4.择校费:公办高中每生三年收费总额最高不得超过7500元,择校生交纳择校费后不再交纳学费。

5.代收费:取暖费,集中供暖的每生每学年20元,火炉供暖的每生每学年5元,不供暖的不得收费;自行车看管费,每生每学期5元,对没有自行车的学生不收费;电教教材费,每生每学期16元;班费,每生每学期10元。

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各类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准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四)中考、高考按规定标准收取的考试费用

1.初中毕业生中考:报名费每生7元,文化及试验课考务费每生每科3元,体育加试每生5元,共计48元。

2.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费每科5元,考籍管理、水平考试合格审定费每生三年10元。

3.普通高考:报名费每生150元,体检费每生40元(由医院或体检站直接向学生收取)。

(五)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准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凡未按省、市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的,均属违规行为。任何学校一律不准强制收取校服费、保险费、文具费、体检防疫费等代收费,不得收取代办手续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提供存车、饮水等服务,所需费用统一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不得向学生收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2008年秋季开学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律不得统一征订各种教辅资料,不得统一收取作业本费,学生所需物品由学生自主购买。一律不准举办或参与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辅导班、补习班、特长班、竞赛班等。城市义务教育学校一律不准再收取杂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一律不准再收取杂费和课本费。

学生转学、休学或退学,学校必须及时退还学生剩余费用,不及时退还学生费用的,按乱收费论处。

二、严肃查处中小学乱收费行为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取消学校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并根据情节轻重,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对处理后又出现类似问题的,要加重处分。凡有下列多种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给予开除公职处分。

(一)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

(二)不执行学生课本费或代收费“据实结算、多退少补”规定,学生转学、休学、退学不按规定退费的;

(三)向学生强行征订或变相摊派教辅资料,强行推销保险、文具、校服及其他摊派的;

(四)在正常教学外,为学生开办辅导班、补习班、特长班及其他学习形式另收取费用的;

(五)学校或教师与书商串通,暗示或诱导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并谋取私利的;

(六)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违反“三限”政策乱收费的;

(七)不按规定时间和数额发放,挪用、克扣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一免一补”资金和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的;

(八)有其他乱收费行为的。

三、建立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长效机制

(一)落实收费管理责任制。市、县区教育局、乡镇中心学校和各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市、本县区、本乡镇、本学校的教育收费管理负总责。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包市直学校和县区,县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包县直学校和乡镇。各级要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分别作出承诺。

(二)完善收费公开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设立收费公示栏,公示各类收费的依据、项目、标准等,学校各项收费必须据实向学生和家长明示,并开具收据。

(三)建立收费监督制。市、县区教育部门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教育工作者、新闻媒体记者、学生家长代表等作为教育收费监督员,并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一般案件在三日内查办完毕,重点案件在一周内办结。每发生一起乱收费行为,查处情况都要在全市教育单位通报,重要案件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向全市通报。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学校发生一起以上乱收费行为,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所在乡镇中心学校校长、教育局包校责任人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直至降级或撤职;县区每年发生三起乱收费行为,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县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包校责任人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直至降级或撤职,县区政府向市政府写出书面检讨,分管县区长在全县区做公开检讨并给予行政处分;全市教育乱收费状况持续无明显好转,市教育局向市委、市政府写出书面检讨,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教育局局长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做公开检讨并给予行政处分。

上一篇:增强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研讨 下一篇:深究拖挂式房车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