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在找水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4 03:59:56

电法在找水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出现干旱现象,找水成为解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途径。寻找基岩裂隙水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该文结合实例叙述了寻找基岩构造裂隙(带),确定地下水层位的方法技术,多种方法综合应用达到找水的目的。

关键词:构造破碎带;联合剖面;激电测深;找水

引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随着近年来气象条件的恶化,许多地区频频出现干旱灾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寻找地下水资源,解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成为当务之急。而地球物理勘察结合水文地质勘察是找水的最佳途径。联合剖面ρa――主要用于确定构造带的展布及产状,电测深常用来解决水文地质方面的一些问题,如确定古河床的位置,寻找埋藏较浅的含水层,探测石灰岩中岩溶发育情况和岩溶发育带的范围等。电测深法有不同的装置类型,如三极电测深、对称四极电测深、偶极电测深等[1]。在找水工作中对称四极电测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隐伏构造破碎带的探测

1.1 含水层的地质――物性特点

含水层的地质――物性特点可分为两类:一是第四纪地层中的含水层主要是孔隙率大、透水性强的砂卵(砾)石层、砂层。它们与透水性弱的粘性土层相比,一般具有电阻率高、电化学活动性强、自然放射性强度小等物性特点;二是基岩中有裂隙带、岩溶发育带、断层破碎带等含水层(带)。基岩含水层(带)与其围岩相比,通常具有电阻率低、电化学活动性强、弹性波速度低、自然放射性强度存在差异等特征。

1.2 隐伏构造破碎带地质--物性特点

断层的总体特征是二维板状体,向下延伸很深。相对于围岩介质的电阻率,断层可表现为低阻断层[2]或高阻断层[3],决定于断层的性质、破碎带宽度、胶结程度、含水特征、岩脉侵入等特性及围岩电阻率特性。一般来说,新活动断层电阻率值较低,断层越老,胶结程度越强,电阻率值越高;断层破碎带越宽,越破碎,电阻率相对较小;地下和地表水越丰富,电阻率越小;压性断层少水,则为高阻,张性断层富水,则为低阻;有岩脉顺断层侵入,多为高阻[4]。

1.3 隐伏构造破碎带的探测方法

用电阻率法探测隐伏构造破碎带时,常采用联合剖面法,电极距大小通过实验确定,选择AO=BO=5~10H,点距采用10米或20米,MN等于点距或2倍点距,无穷远极大于5倍AO。剖面布设为十字形,探测到构造破碎带后,垂直构造布设两条剖面确定构造破碎带走向,变换AO极距测量构造倾向倾角。

装置系数K计算公式:K=2?仔■

1.4 含水层位的探测

构造破碎带走向、倾角确定后,在垂直构造破碎带上布设激电测深剖面,点距根据构造破碎带倾角而定。激电测深同时观测ρa、ηa参数,绘制出点单曲线和断面图,利用视电阻率单曲线电性分层,根据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异常推断赋水层位及富水程度。

装置系数K计算公式(1):K=?仔■;当AB/2比MN/2为定比,且比值为n(n=3,4,……100)时,装置系数K值公式可简化为公式(2):K=■(n-■) ・■。

2 实例应用

该区区域出露地层为奥陶纪灰岩和燕山期闪长岩体。施工方法采用的是联合剖面和激电测深法,由于该区第四系厚度较薄,一般仅几米,故联合剖面极距选择使用AO=BO=110m,MN=点距=20m,无穷远极距大于5倍的AO极距,为确定构造产状,选用了AO=BO=70m的极距,使用仪器为WDA-1A型超级数字电法仪,供电电源4.7KVA发电机及整流设备。

激电测深工作采用对称四极等比装置,最大AB/2极距等于500-600m,MN=AB/5并根据工作区构造及地质分布按不等点距进行布设。布设测深点3个,构造破碎带上偏下盘位置一个,构造两侧各一个,该工作方法使用仪器为DW-2型多功能激电仪,4.7KVA发电机及整流设备,最大供电电压1000v,最大供电电流10A。

2.1 构造

通过对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该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在所观测的范围内,推断出1条断裂构造或接触带(岩体与灰岩)。

图1 联剖曲线

2.2 地层及赋水性分析

测深曲线类型以H型为主。

DS001、DS002(DS01点北30米)、DS003点视电阻率曲线均为浅部逐步下降,至AB/2=28米左右震荡徘徊,到至AB/2=50米逐步平缓上升,中部有小幅平缓下降,DS001、DS003两点视极化率曲线由浅至深呈现平缓上升趋势,局部有起伏;DS002号点视极化率曲线由浅部下降,至AB/2=65米处平缓上升,深部有小幅回落,在AB/2=50~130(按0.60系数计算,推断深度约为30~78m)米段,相对视电阻率较低,视极化率较高,分析认为该位置富水性较好。

图2

通过工作,推断出DS002号点深度30-78m段,富水性相对较好。通过对该点钻探打井,DS002点处含水层位在50-100米,含水层厚度15米,涌水量为157.92m3/d。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3 结束语

物探找水方法中,联合剖面与激发极化法相结合是一种应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不受围岩电阻率不均匀性的影响,且可充分利用其时间(频率)特性。为了充分发挥激发极化法找水效果,工作中应考虑直流激电测深多参数综合解释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划分含水异常岩体,结合区域水文地质分布特征,尽量减少多解性,使得解释更接近实际。通过实例可以看出,利用视电阻率及视极化率电性参数确认和划分地下含水层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国兴.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48-60.

[2]刘钊剡.电法勘探在金矿普查中的应用[J].黄金,1995,16(12):2-6.

[3]张秀香,王秀生.渭河盆地隐伏断层的视电阻率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97,19(2):77-80.

[4]王爱国,马巍,张向红,柳煜.隐伏断层电性特征及浅层电法探测[J].西北地震学报,2006,28(3):243-244.

上一篇:论私法与公法的区分标准 下一篇: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