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4 02:19:35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浙江和山东选取5所高校的110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用自编的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量表对他们进行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的总体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而且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经历的丰富,他们能够坦然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而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是各个因子呈现出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他人支持>生理因素>个性特征>积极挫折认知>情绪调控>消极挫折认;并且个别因子在性别和年级上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 挫折 挫折承受力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89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rustration toler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in Zhejiang and Shandong selected 1100 student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as subjects, self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etback bear power meter for testing them.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frust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ar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optimistic and with the cognitive level of improvement and rich experience, they would be able to calmly deal with learning and life of all kinds of setbacks and difficulties, and won't appear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ut each factor takes on an imbalanced feature, specific performance: others support > physiological factors > personality > positive frustration cognition > emotion regulation > negative frustration recognition; and individual factor in gender and grade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on; frustration tolerance

0 引言

挫折承受力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感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格外脆弱,为了对不同时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承受心理负荷并化解精神压力的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我们用自编的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量表测量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基本情况,从而了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基本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

1 研究程序

(1)对象。在浙江省、山东省5所大学选取了被试,合计发放问卷1100份。取样时尽量使性别、年级和学生来源均衡。回收有效问卷911份。

(2)研究工具。自编的挫折承受力问卷,共34条项目,按照1、2、3、4、5的评分方式记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六个主因素。分别命名为:积极的挫折认知;消极的挫折认知;他人支持;情绪调控;个性特征;生理因素。六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52.451%的变异,经施测后Cronbach 系数为0.884,分半信度为0.649,六个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190~ 0.522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各个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553~0.740之间,相关较高。这说明挫折承受力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一般特点

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总均分为3.617,这说明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状况是乐观的,是成正向发展的。各个因子平均得分呈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他人支持>生理因素>个性特征>积极行为取向>情绪调控>消极行为取向。最低平均分是2.744。

2.2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性别差异

表1显示,女生的总体挫折承受力水平显著低于男生,且在积极挫折认知、消极挫折认知和生理因素三个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但是在他人支持因子上男生却显著低于男生。

2.3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年级差异

表2显示,总的挫折承受力及各个因子在年级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总体上表现出波浪变化趋势,也就是下降、上升又下降的趋势,表现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大一和其他年级都显示出显著性的差异;生理因素因子上,大学生的挫折应对水平出现了曲线变化状态,表现为大一>大三>大二>大四,事后多重比较显示大一分别和大二、大四差异显著,大三和大四差异显著;消极认知因子上,其应对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表现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一和其他三个年级均存在显著差异;积极认知因子上,他们的承受水平又呈现出下降又上升的趋势,表现为大四>大三>大一>大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四和其他三个年级均差异显著,大一和大二、大三差异显著;情绪调控因子上,其水平呈现出降低而后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大一>大四>大二>大三,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一和大二、大四差异显著,大三和大四差异显著;个性特征因子上,大学生的水平呈下降又上升的趋向,表现为大一>大四>大三>大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一、大四年级分别和大二、大三差异显著;他人支持因子上,其发展出现先降而后升的趋向,表现为大一>大四>大三>大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一其他三个年级都呈现显著性差异,且大四和大二差异显著。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总体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各个因子表现出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他人支持>生理因素>个性特征>积极挫折认知>情绪调控>消极挫折认;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总体状况及各个因子在年级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对六个因子在年级上两两比较,得出的结果表明:大一分数最高,大四分数最低,大学生承受能力的总体状况在性别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并且在积极挫折认知、消极挫折认知和生理因素三个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而在他人支持因子上男生显著低于女生。

3.2 建议

(1)引导学生形成辩证的挫折观。高校作为挫折教育的主阵地,要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帮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形成辩证的挫折观。(2)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不到位,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来制定大学时期的各种目标,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也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3)构建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各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在学生遭遇挫折而出现心理困惑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有效地帮助他们渡过心理难关,从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78-82.

[2] 张丽霞.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编制与应用研究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下一篇: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