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明反思方向 提高反思实效

时间:2022-09-04 02:00:55

四川绵阳教育科学研究所621000

摘要:本文结合一些反思契机,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可操作性的反思,以及在指导学生反思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

关键词:契机;反思;思维品质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问题的反思是有效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的途径之一.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教学的契机,如学生在捶胸顿足、连呼上当――懊恼不已的时候,在考试刚结束――兴奋不已的时候,在被一种好的解法所吸引――拍案叫绝的时候,在拨开云雾终见光――眼前一亮的时候……引导他们进行反思,让他们从现象到本质,从内容到形式,从特殊到一般,在想通悟透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规律性的结论,最终形成模式化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而这正是我们引导学生反思的最终目的.

但是,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教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反思,学生的反思该如何进行,教师又当如何监控学生的反思过程、评价反思的效果呢?对此,笔者将结合一些反思契机,谈一谈自己的点滴经验和思考,以期“引玉”.

1. 捶胸顿足,懊恼不已时

如果学生解答错误,那教师就该指明学生应当思考自己出错的原因是因为运算马虎,还是审题不清,抑或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并且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强化性的弥补,以防止不必要的失误继续发生.

例1 设函数f(x)=loga[4x2+(k-3)x+1],其中a>0,且a≠1,若f(x)的值域为R,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设u=4x2+(k-3)x+1,

由题意得:Δ=(k-3)2-16

解得-1

故k的取值范围为(-1,7).

这是学生的解答过程,显然,这种解答是错误的,教师在讲评时可以先说明这种解法是错误的,但不具体指明错在哪里,要求学生自己思考,重新研读题目. 此时,学生就会在“值域为R”上引起思考,教师再适时地提问学生“与定义域为R有区别吗?”,这样必然引起学生对这两组概念差别上的对比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这种思考是及时的,并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对相近概念的辨析,又使得学生对数学的本质问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

2.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时

如果学生对一些题目的理解不够,转化能力不强,做题时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若老师一点拨,学生立刻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 而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只注意到这道题目本身的解决,沉浸于“获解”的喜悦之中,却忽略了对“恍然大悟”背后的思考. 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你为什么会没有想到呢?你的思维在哪个地方受阻了呢?受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例2 (2008江苏)若AB=2,AC=BC,则SABC的最大值是______.

解析设BC=x,则AC=x,

于是由余弦定理得cosC=,

进而sinC=.

所以,SABC=x・x・sinC即x=2时,SABC有最大值,且最大值是2.

本题已知条件的信息较少,于是就有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但经老师一提醒“怎样用变量将面积表示出来”,就会有学生感到:哦,原来如此……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本题的破题点在哪儿?我们为什么应该想到设变量x呢?其本质的数学思想是什么?对这种信息量较少的题目我们应该如何挖掘,其解题思路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这样提醒式的提问,教师就把学生的思维重心转移到怎样破题,如何去转化题目条件和建立数学模型上来,同时还能引导更多的学生思考“对于这类问题,以后该怎么办”,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跳出题目本身,而从方法、规律上去归类、总结.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提醒学生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的时候,教师的语气很关键,不要以一种责问的方式出现,否则容易使学生思考的兴奋点集中在自责上,从而使思维禁锢于“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我为什么就这么笨呢”这类毫无意义的问题上.

3. 巧思妙解,拍案叫绝时

在教学中,当某道题目除了用常规思路进行解答之外,教师还给出了一些巧解时,学生总会“惊呼”,并为之叫绝,这个时候教师应当抓住机会,提示学生思考:这种解法只是一种巧合吗?其思路是否缜密,是否适合这一类题目?与常规解法相比,其优势何在?是否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最常规的方法代替原来的解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优化呢?

例3 在(x2-3x+2)5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________.

解析常规思路:

因为(x2-3x+2)5=(x-1)5(x-2)5,

于是含x的系数的项应该是

(-1)5・Cx・(-2)4+(-2)5・Cx・(-1)4=-240x,故答案为-240.

巧解:

因为x2乘以式中的另两项不会产生x,

故确定x的系数与x2项无关,

此时只需考虑(-3x+2)5的展开式中的x项就够了,

于是有C・(-3x)・24=-240x,故答案为-240.

实际上,巧解的实质就是抓住问题的核心,需要什么就找什么. 在这里让学生反思这种解法的优越性就是要让学生认清问题的本质,并且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4. 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时

事实上,能让学生心灵受到震动的决不只是那些巧思妙解,一些形式复杂、让学生难以理解、费尽脑汁却又无可奈何的题目,当教师穿针引线、举重若轻、顺利地解出题目时,学生同样对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此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阻挡我们的眼睛,我们应该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头绪中找到思路,避开茂密如林的枝叶,探求出问题的本质呢?

例4 函数f(x)=在[-m,m](m>0)上的最大值为p,最小值为q,则p+q=_________.

解析本题形式复杂,若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将会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事实上,将函数的形式进行整理,撇开一些复杂的外形,就可以直接利用函数的性质加以解决了.

f(x)==1-,

令F(x)=f(x)-1=-,

又因为F(x)在[-m,m]上是奇函数,

所以F(x)max+F(x)min=0,

即是说[f(x)max-1]+ [f(x)min-1]=0,

于是p+q=2,故答案为2.

笔者认为,本题的解决将会引起学生长久的思考,回味无穷. 教师应当适时地引导思考的方向:对函数式变形整理的目的是什么,引入新的函数又是为什么?这种方法带来的最大优越性在哪里?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它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又是什么呢?

这种思考,有助于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把握问题的关键点――构造新函数,而这种构造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有很益处的.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反思是应该坚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反思的价值,一些问题层次太浅,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这种问题还不如不反思. 教师的引导性提问也要注意把握技巧,如前面提到的责难性的问题最好少问,仅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的判断性问题最好不问等. 就题论题的反思显然也达不到拓展思维的目的,相反地,应多在解题思路、方法规律、引申拓展上下功夫.

同时,我们决不能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原因,使反思“匆匆地来,匆匆地去”,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并善于把握反思的进程,如果问题有研究的价值,还应与学生共同探究,持续深化,使问题变得更为明了.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反思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

明确思考的方向,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区,通过自己的思考,把这种发展区逐步变为思维占有区,让“懊恼”变为一种教训,让“惊呼”变为一种可能,让“佩服”变为一种经验,让“感叹”变为一种尝试. 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便可以把握反思的进程,控制反思的车轮,最终达到合理评价的目的. 当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反思的策略变为一种学习方法时,对学生的教育也就达到了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突破高考压轴题的一种解题途径 下一篇:六正数构成四面体六棱长的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