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巫术仪式中的中国民间舞蹈

时间:2022-09-04 01:58:30

论巫术仪式中的中国民间舞蹈

[摘要]中国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很浓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而巫术仪式是世界各民族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性的文化活动。巫术仪式中的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巫术;仪式;民间舞蹈

[作者简介]陈鸿,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湖南陈鸿410012

[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15-03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舞蹈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中国古代舞蹈与世界其他民族舞蹈一样,也是在先民图腾崇拜与祭祀活动中产生的。其功能则是为先民现实生存服务的,是先民们祭告神灵、传达神意以及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其表演也多在祭祀性场合。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很浓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因为中国传统舞蹈产生于特殊的时代和环境,所以仪式性特征十分明显,舞蹈艺术后来作为审美性极强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抒情、审美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而巫术仪式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前者主要是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是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日:“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就仪式的象征性说,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行动、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安排构拟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在仪式过程中,表演活动和场景、实物都是表达或表现意义的手段。可以说,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如果仪式是时间中模式化的过程,那么,符号形式的象征对象和象征行为则是构成仪式模式的基本分子单位。所以,他认为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包括口语、文字或文本的形式),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

二、巫术仪式中的中国民间舞蹈

巫术仪式是世界各民族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性的文化活动,尤其以苗族、瑶族为最。《尚书・吕刑》《国语・楚语》《吕氏春秋》等文献对苗族先民三苗自古信奉多神教、崇尚巫术的风俗均有所记载。盛襄子说:“今征之古史,苗瑶盖为中国巫教的首创者,今汉族通行的道教、巫教犹有往茅山(苗山)学法之说,是可证明。”乾隆《贵州通志》卷7载:“苗族俗尚巫鬼,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姓家则有小鬼主。”现存苗族的巫术仪式性舞蹈也很多。如湘西苗族的《接龙舞》,桂西北苗族《舞纸马》,贵定苗族《雷公舞》,黔东南苗族《马刀舞》,黔西北苗族《神鼓舞》,广西融水苗族《拉鼓舞》等。《接龙舞》反映了苗族图腾与祖先崇拜的观念。传说龙是苗族祖先蚩尤的化身。祭祀过程中主要是跳接龙舞、唱接龙歌。跳舞时一般由领舞者(巫师,扮龙师)一人在前手持瓷碗带头,后跟两人各执红绿旗一条,做成龙形,随后,一群秀美的苗家姑娘身着盛装,右手打伞,左手执花帕,跟着领舞者翩翩起舞,不时旋转手中的伞,表示龙随雨来。在舞蹈的路上,还要插上无数面彩旗,作为引龙归家的标志。接龙舞的动作有翻龙身、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等。广西融水的《芒蒿舞》,在神话传说中,芒蒿是保护神和生育神。芒蒿由脸上戴着木版雕成怪样的假面具,身上用稻草灰涂得乌黑的舞者扮演。跳芒蒿舞的目的在于消灾免难,多子多孙,举族繁衍,故在跳芒蒿舞的过程中有芒蒿追逐妇女的象征动作。湘西苗族的《跳香舞》虽然是苗族先民祭祀五谷之神的原始祭祀性舞蹈,但是,具有浓郁的巫术性质,舞蹈时由一高冠阔衫的巫师吹牛角于前引导,一童子携灯随行,参舞的男女也随即步履相蹑,绕殿堂前的蒲团三匝,而后,按着八卦中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山、泽、水、火、风、雷的八个部位循走。巫师左手挚绺旗,右手持水牛角,边走边舞,初缓,后牛角声突起,敲锣击鼓应之,于是,随着乐器的节奏翩翩起舞,围观的人也随之欢笑起舞,以乐诸神。

现在尚在很多地方流传的傩戏傩舞,就具有很强的仪式性。傩是一种与人类巫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事物。它同人类生命与生存紧密相连,在古代它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今天,它仍渗透到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些方面。现存于贵州、湖南等地的傩戏如撮泰吉、地戏、傩堂戏都有极强的巫术仪式性质。傩戏之所以为傩戏,在表现形式上都有“逐傩”的含义和意味。即驱逐鬼神和瘟疫的内容。傩堂戏的逐傩含义和意味最浓,在傩堂中,它不仅仅有傩戏,同时还有傩祭、傩仪、傩技的相互关联和存在。多数傩戏中的表演都有性的意味和表达,并且都把这种性的表现视为一种巫术力量和仪式力量,认为它们的出现会促进性能力和人类繁衍。邓钧《土家族傩坛信仰及其仪式音乐研究》对黔东南傩坛仪式音乐活动作了一个归纳:

由表1可见,傩舞具有的巫术仪式特点。

根据周显贵的调查,在今天安徽贵池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一还有傩戏表演。整个仪式分三部分:启圣仪式、傩戏表演、送神仪式。在启圣仪式中有迎神的内容,迎神卤簿(仪仗队)到河边水口进请二郎神牌位,供于宗祠内,烧香、鸣炮、行祭礼,一长者吟诵祭词。然后,族长为二郎神作仪式性表演,舞滚灯,锣鼓齐鸣。紧接着几名男子与族长共同跳起傩舞《舞滚灯》。傩舞在启圣仪式中表演,是请神仪式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巫术仪式特征。

古代越人的巫术信仰与巫术活动也很隆盛。《汉书・郊礼志》中云:“是时既灭两粤,粤人勇之乃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衷耗。乃命越巫立粤祝祠安台,天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上(汉武帝)信之,粤祠鸡卜自此始用。”所谓“灭两粤”,是指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和公元前110年灭南越与闽越。汉武帝灭两越得越巫,从而在朝廷中开始用鸡骨卜。“鸡卜”至今仍流行于黎族民间,是黎族社会中最普遍的一种占卜术。越人巫术活动也伴有乐舞。壮族与黎族是古代百越族骆越支系的后裔。壮族女巫称“巫婆”,男巫称“魔公”。流传的《舞求》就是一种巫舞,巫婆手拿“啶叮”,边弹边唱,动作由慢到快,情绪激昂,或与围观者对唱通宵,气氛十分活跃。又如《天琴舞》中的舞蹈程式有:“起坛清师”、“仙女下凡”、“仙女欢舞”、“圆圈琴舞”、“送师归天”等等,自始至终贯穿着三步一转的轻盈舞步,动作柔和,具有浓郁的巫风色彩。同样,在黎族中有《面龟壳舞》就是一种“道公”举办驱鬼消灾法事中跳的舞蹈。流传于乐东县大安乡黎村中的《招魂赶鬼舞》则是由“娘母”(性质同“巫婆”)跳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可见,这些舞蹈都是古代越人巫风艺术的遗存,具有极强的巫术仪式特征。

又如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流传于民间的由男女巫师既的《苏尼且》,它是巫师在从事捞鬼、捉鬼、招魂以及断口角等巫术活动时,跳的旨在驱鬼招魂的舞蹈。

总之,在中国古代,巫术信仰与巫术活动很兴盛,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精神寄托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伴随着巫术活动而形成的舞蹈,有着极强的巫术内容和巫术仪式特征。而这些巫术仪式舞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公司发起人之资格研究 下一篇:对于弗罗姆社会关系异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