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2-09-04 01:03:01

浅议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摘 要: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将以语言形式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为学生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化学奠定基础。由于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既复杂又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化学实验很陌生,与生活距离较远,由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出发,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实施有效策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学生对化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想探索化学中的奥秘。因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学生的激情,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中,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最佳教学方案。课堂教学中通过实物展示、教具模拟、观看挂图、多媒体课件、小实验等辅助教学。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水为什么可以灭火?洗的衣服为什么会干?穿的衣服都是什么材料?蒸出的馒头为什么是松软的?经常烧水的水壶内为什么会沾有白色的东西?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及工农业生产中蕴涵丰富的化学知识,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只要认真学习,就会了解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奥妙之处,由此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围绕一定主题,在小组内进行研讨,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研讨中要指导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问题,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组内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经过集体交流,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更深刻。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个体学习变为组内集体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通过集体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都会不断提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根据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以语言形式传授知识的方法

以语言形式传授知识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和谈话法等。

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讲课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又要符合语法规范性,注意语言艺术、肢体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如在学习《空气》这一课题时,用讲授法叙述两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要合理分配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讨论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而共同学习的方法。例如在讲授《金属材料》课题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教材中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为什么菜刀用铁制作而不用铅制作?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不用银制作而一般用铜制作?等等。这些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要明确讨论要求,使学生的讨论始终同绕主题,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相互切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出总结。

谈话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谈话法并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当学生做了错误的回答之后,教师不直接进行纠正,而是提出补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与改正错误。在谈话法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这种方法较易于集中学生注意,激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强化教学效果。运用谈话法,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谈话要有计划性,提问的问题要明确,难易要恰当。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探索,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掌握有关化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2.训练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训练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练习法。

实验法,就是通过化学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是以实验揭示的,要做好教材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时要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操作要规范,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上升到抽象思维。

比如教师演示测定自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的演示实验事实,推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好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练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方法,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操作等,都需要有计划地加强练习,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班级实际,在教学设计中做出灵活选择,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最佳结合。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创新 下一篇:大学生违规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