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我家的后院

时间:2022-09-04 12:50:13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十分普遍。一个地产商想在离美国芝加哥不远的小镇迪尔菲尔德建造一座黑人居住区,在这个不足一万居民的小镇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迪尔菲尔德居民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阻止黑人居住区的建设。这件事被迪尔菲尔德人哈利?罗森和戴维?罗森在1962年写进了《但别在我家隔壁》(But Not Next Door)这本书,书中强调:“我们也希望黑人可以住得更好,但请不要住在我家隔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这种为保护自己居住环境的反抗运动,更多的从种族歧视转向针对污染企业项目,对那些可能影响自己生活的市政设施,人们渐渐学会了说“NO”。

1978年左右,美国腊夫运河附近的居民区怪病频发,孕妇流产,婴儿畸形;更为诡异的是,居民区的地面竟然渗出了黑色液体。“魔鬼诅咒”的传闻蔓延在居民区,人心惶惶。为了平息居民的恐慌,纽约市政府组织专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发现,这一切皆源于一家电化学公司。1942年,这家公司购买了废弃的腊夫运河。在那个工业发展为先、环保意识淡漠的时代,它将800万吨的工业垃圾倒入了腊夫运河。1953年,它又将填埋覆盖好的运河土地转赠给了当地的教育机构。后来,纽约市政府在这片土地上盖起大量的住宅和学校,厄运也随之降临在居民身上。

真相激起了居民们的强烈愤慨。卡特总统不得不宣布封闭当地住宅,关闭学校,并将居民撤离。但直到1980年代,《全面环境对策补偿责任法》在美国议院通过后,以前的电化学公司和纽约政府才被认定为加害方,受害居民最终得到了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失赔偿。

1980年,美国《基督科学箴言报》在一篇谈到腊夫运河事件的文章里第一次使用了“Not In My Backyard”一词。

“Not In My Backyard”(别建在我家的后院)的缩写“NIMBY”中文音译被称作“邻避”。因此,那些“反对将可能带来不便或危害的项目建立在自己居住地附近”的事件被称作“邻避运动”。 时至今日,人们“邻避”的设施并不局限于垃圾处理厂或是污染性企业,只要是令人感到厌恶而不愿比邻的设施,比如核电站、精神病医院、监狱、殡仪馆都可能遭遇“邻避”。

尽管“邻避”的初衷仅仅是阻止危害“自家后院”的设施建设,但迫于“邻避运动”的压力,政府只能不断完善立法,建立起一套环境评估体系。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法案》规定,如果企业不在建设某些设施前公开与之有关的信息并征询公众意见,那么这项建设就不能进行。所以,美国著名的环保活动家洛伊丝?吉布斯认为:“人们为他们的后院斗争正是民主的意义。”

早期的“邻避运动”几乎都是居民自发的,但随着“邻避运动”的影响扩大,在环保活动家的组织下,“邻避运动”逐渐演变成为“不要在任何人的后院”(Not In Anybody's Backyard)的“草根”环保运动。正如腊夫运河事件的领导者洛伊丝?吉布斯所说:“我们的运动从‘不要在我家后院’开始,但是很快就转变成了‘不要在任何人的后院’,甚至在墨西哥和其他不发达国家。”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订立了《巴塞尔公约》,禁止将工业垃圾和污染物跨国转移,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成为缔约国。这些国家从事实上也加入了“邻避一族”,在这个公约下,它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告:“别把垃圾倒到我家后院!”

上一篇:中东铁路:百年东北起点站 下一篇:窖池:前工业时代的遗产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