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安眠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32例

时间:2022-09-04 12:24:03

关键词:安眠汤;失眠;心肾不交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6-0031-02

失眠中医称之“不寐”、“目不瞑”、“不得眠”,是以入睡及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有33%的人、欧洲有4%~22%的人患失眠症。而我国成年人中有42.7%的人存在着睡眠障碍的困扰。失眠症不仅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日常工作能力的下降;还可引起患者抑郁、焦虑或恐惧心理;长期失眠也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并与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笔者自2003年9月以来运用自拟安眠汤治疗失眠3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和广西中医学院专家楼2007年9月~2009年9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36~68岁,平均43.6岁;病程6个月~30a;平均病程12a。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拟定。(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3)严重者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4)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5)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即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间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h。有反复发作史。

1,3 纳入标准 主诉有失眠,且症状持续1月或以上,白天可出现精神疲乏不振,或头晕头胀、心慌心烦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符合失眠症的中医诊断和分型,既往无精神疾病、滥用药物及酒精史;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

1,4 排除标准

既往有精神疾病、滥用药物及酒精史;年龄≥78岁者;因躯体疾病(如头痛、癌症、皮肤病)、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以及酒精、咖啡、药物等引起的继发性失眠;排除夜惊、梦魔等其他睡眠障碍;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者。

2 治疗方法

自拟安眠汤以甘麦大枣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而成,方药组成:甘草10g,小麦30g,大枣20g,玄参15g,麦冬10g,酸枣仁20g,柏子仁15g,远志8g,五味子8g。知母10g,丹参15g,朱茯神30g,合欢花6g,盗汗加煅牡蛎30g;心烦加百合10g,淡竹叶10g,夜交藤15g;耳鸣加蝉蜕10g,牛膝15g;便秘加生地15g,火麻仁20g;腰膝酸软加桑寄生15g,杜仲15g;五心烦热加鳖甲30g,地骨皮10g;因情绪波动而起加柴胡10g,竹叶10g,合欢花10g。水煎2次,混合,1日分4次服。10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以睡眠障碍量表(SleepDysfuncti,nRating-scale,SDRS)。总分在治疗前后的减分率作为疗效指标,减分率(基线总分-治疗后总分)/基线总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效;25%~49%为好转;

3,2 治疗结果 根据以睡眠障碍量表(SleepDysfuncti。nRatingscale,SDRS)随访6月未复发。治愈6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包括用药后好转未坚持用药4例,1例失去联系),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

4 典型病例

陆某,女,65岁,于2008年8月16日初诊。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自服安定片好转,时有反复。曾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治愈出院。出院不久上述症状复发,曾到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诊断:(1)失眠症;(2)神精官能症。经治愈出院。出院不久上述症状复又出现。再到中医学院一附院住院治疗,诊断:不寐证(心肾不交)。经治好转出院。出院不久上述症状复又出现。其间多处求治,均未取得很好的效果。近来病情加重,慕名来诊。症见: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伴头晕耳鸣,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多梦,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大便3~5d一行,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不寐。辨证:心肾不交。治当滋肾阴、养心神、清心火、交通心肾为主。方选自拟安眠汤:甘草10g,小麦30g,大枣20g,玄参15g,麦冬10g,酸枣仁20g,柏子仁15g,远志8g,五味子8g,知母10g,丹参15g,朱茯神30g,生地15g,地骨皮10g;7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4次服。二诊。上诊好转,可入睡3~4h,大便日行1次,仍烦躁。守方去小麦30g,加淡竹叶10g,夜交藤15g,黄连3g。10剂,水煎2次,混合分4次服。三诊,上诊好转,纳差,守方加炒鸡内金15g,炒山楂15g,神曲10g。10剂,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分4次服。守方治疗2月余,上述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5 体会

不寐一症,首辨虚实,虚者大多以正气不足,阴血亏虚为主要表现。不寐多为渐致。实者大多以邪扰心神,以心火痰热为主要表现。不寐多为暴起。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所云:“不寐虽病有不一,然维知邪正二字则尽之唉。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妇女、老年患者虚者占其八九。而青壮年患者以实证多见。而虚证患者中又以心肾不交为多见,心肾不交因劳倦内伤,肾阴亏匮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济于肾,心肾水火不能相济而至。正如《古今医统》所云:“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心火独亢而不寐者,宜滋阴降火。”自拟安眠汤以甘麦大枣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而成,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功用:养心安神、补脾益气。主治妇女脏阴不足之脏燥证。天王补心丹出自《校注妇人良方》主要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主治心肾不足,补心安神。诸药合用使肾阴能上滋心阳,使心火得降。心阳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这样心肾交通,阴阳平和,不寐之证经治而愈。

上一篇: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166例 下一篇:三步九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