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晚唐悯农诗歌及其影响

时间:2022-09-04 11:47:35

试析中晚唐悯农诗歌及其影响

【摘要】悯农诗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其无穷魅力和巨大成就,不仅仅表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上。这些诗对宋元明清四朝代中一大批诗人在创作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晚唐 悯农诗歌 影响

悯农诗歌是以反映民生疾苦、关心农民为己任的。在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四朝代中,中晚唐悯农诗作的影响可以说是不绝如缕,出现了范成大、杨万里、梅尧臣、王禹、陆游、刘克庄、王冕、贤、杨维祯、郑板桥、龚自珍、朱尊彝等一大批诗人,他们写出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悯农诗作。这些诗歌不管是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在其它方面,都受到中晚唐的悯农诗人的影响。本文试从它对后世影响来加以分析。

一、思想内容上的继承性

后世的许多诗人继承了悯农诗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诗歌内容上如实反映民生疾苦,同情农民的悲惨命运,对黑暗社会、贪官胥吏和不劳而获者进行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如明代于谦《荒村》: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描写了在自然灾害(旱灾、蝗灾)和租税的双重压迫下,老农的真实生活状况,谴责了地方官不体恤民情,从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明代钦叔阳《税官谣》面对统治者的滥施勒索,人们开始觉醒,并进行有意识地“斩尔木,揭尔竿”来进行抵抗,这在以前的诗中是很少见的。北宋诗人郑獬反映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道旁稚子》、明代崔旭揭露官吏给农民造成灾难的《捉蝗谣》等都是不错的现实之作。有些诗在取材上与中晚唐悯农诗有或多或少的继承性,如读到北宋诗人张俞《蚕妇诗》,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孟郊《织妇辞》);读到南宋杨万里的《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中的“斫地烧畲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自然联想到“运锄耕鼻中瞧穑陇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张碧《农父》)、“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郑谷《偶书》);读到南宋诗人戴复古的《织妇叹》中的“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有布得著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自然联想到“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掷梭女,手织身无衣”(于濉缎量嘈小罚。从以上的渊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晚唐悯农诗在内容上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二、艺术手法的相似性

一些诗人不仅在题材内容上广泛地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又在艺术上效法悯农诗歌所具有的叙事性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语言平易浅明等特点。如贤代表作有《新乡媪》、《卖盐妇》、《新堤谣》,它们所写的都是下层劳动人民中的“老媪”、“老翁”的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这些诗不仅能“唯歌生民病”,比较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疾苦,并且都采用让主人公“自述”的现身说法方式,一篇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写,使这些诗篇都成为真实性极强的叙事诗。

梅尧臣《岸贫》、《小村》、《田家语》等诗无论是描绘劳动人民的疾苦,还是揭露剥削者的骄横奢侈,都力图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画出一系列表面上平淡无奇、实引人深思的画面,达到“画外有画”的效果。例如,《小村》就很像一幅不着颜色的水墨画: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谩为门。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诗人只是用普通的字句和语气,给我们讲述自己在淮南目睹的灾民情况。诗人以“棘篱疏败”、“寒鸡”、“老叟无衣”、“野艇”、“枯桑”等为意象,写出这个村子人烟稀少、破败荒凉之情景。由于诗人饱含同情来描绘这种贫民图,所以能将单户的和整村的灾民生活图景――这种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写之景”,描绘得“如在目前”,达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

此外,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南宋范成大《催租行》里的“卜胥”,清代朱尊彝《马草行》里的“里胥”,在柳宗元《田家三首》其二、唐彦谦的《宿田家》中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北宋张耒《和晁应之悯农》中老农的形象,虽远不及白居易《卖炭翁》、张籍《野老歌》中的农民形象鲜明、饱满,却是多么相似;在揭露统治者的剥削无孔不入上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与陆龟蒙的《新沙》“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又是多么类似。

三、自责精神的延续

后代诗人不仅继承了中晚唐悯农诗人关心农民疾苦的一面, 更把那种自责精神也继承了下来。“一腹馁犹甚,百骸勤有余,吾无力耕苦,谬读古人书”(梅尧臣《观理稼》)、“齐民一饱勤如许,坐食官仓每惕然”(陆游《露坐》)等,都有对自己不事农桑而饱食无忧的情形进行的自责。 这可以说是白居易、韦应物等诗人自责精神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廖柏昂.历代咏农诗简论[J].学术论坛,1996(6).

作者简介:杨红(1980―)女,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特殊教育儿童家庭和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航导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