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倍他乐克控制快速型房颤心室率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4 10:11:20

静注倍他乐克控制快速型房颤心室率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静注控制快速型房颤、心室率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18~75岁,心房颤动心室率120~180次/分,房颤持续时间>15分钟,心功能NHHA Ⅰ~Ⅱ级,排除病窦或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房颤R-R间期>3.0秒、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活动性哮喘者。全程心电、血压监护,首剂缓慢静注倍他乐克5ml,推注时间5分钟,观察5分钟,如心室率>100次/分,于第11分钟再次静注倍他乐克5mg,如心室率>100次/分,于第21分钟静脉推注第三剂倍他乐克5mg。结束标准:心电监护示心室率<100次/分或转为窦性心律;发生如下不良事件:心功能恶化或急性左心衰;严重低血压状态(SBP≤80mmHg,DBP≤50mmHg);Ⅱ度或Ⅱ度以上房室阻滞,或房颤伴R-R间期>3.0秒或严重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结果:32例其中4例转为窦性心律;8例静脉推注第1剂倍他乐克5mg即<100次/分,16例静脉推注第2剂(10mg)倍他乐克心室率<100次/分,8例静脉推注第3剂(15mg)倍他乐克心室率<100次/分。结论:倍他乐克静注控制快速型房颤心室率,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是安全、可靠、有效的,不仅适用于首次发作的快速型房颤,同时适用慢性房颤控制心室率,年龄适用于18~65岁的患者。

关键词 快速型房颤 心室率 倍他乐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3.049

快速型房颤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故需积极控制心室率。2010年3~12月收治快速型房颤患者32例,静脉推注倍他乐克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心室率,产生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32例患者均有心悸、胸闷,心电图检查表现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隔不等的f波,P-R间期绝对不等,心率120~180次/分,持续时间>15分钟,心功能NHHA Ⅰ~Ⅱ级。排除标准:坐位血压<100/60mmHg;病窦或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房颤R-R间期>3.0秒;2周内有急性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活动性哮喘患者。

基础病因:冠心病30例,特发性房颤2例。

方法:全程心电、血压监护,首剂缓慢静注倍他乐克5mg,推注时间5分钟,观察5分钟,如心室率>100次/分,于第11分钟再次静注倍他乐克5mg,如心室率仍>100次/分,于第21分钟静脉推注第3剂倍他乐克5mg。

结束标准:心电监护示心室率<100次/分或转为窦性心律;发生如下不良事件:心功能恶化或急性左心衰;严重低血压状态(SBP≤80mmHg,DBP≤50mmHg);Ⅱ度或Ⅱ度以上房室阻滞,或房颤伴R-R间期>3.0秒或严重心律失常;过敏反应。

结 果

32例其中4例转为窦性心律;8例静脉推注第1剂倍他乐克5mg即<100次/分,16例静脉推注第2剂(10mg)倍他乐克心室率<100次/分,8例静脉推注第3剂(15mg)倍他乐克心室率<100次/分。所有病例在用药2小时之内,心室率均控制在100次/分,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讨 论

快速型房颤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患者发生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基础上,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有文献报告房颤占首位[1],其中以快速型房颤多见。房颤治疗包括3个方面:①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②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③抗凝治疗预防栓塞并发症。对于慢性房颤主要治疗目的在于控制心室率,保护心功能,预防栓塞并发症。房颤的直接血液动力学危害是房颤时失去了心房“泵血作用”,使心排出量降低10%以上,除此以外过快的不规则的心室率进一步加重血液动力学损害,长期过快心室率及心室激动的极不规则,能够损害心室功能和结构,快而不规则的心室率形成血栓的机率较缓慢而均匀的心室率明显增大,因此快速型房颤应尽可能控制心室率。

倍他乐克是一种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低中量缓慢给药可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达到减慢心室率的作用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室的舒张功能,较洋地黄更安全,洋地黄类长期应用疗效越来越差,增加剂量又会增加中毒危险。倍他乐克对肾上腺素能兴奋房室结作用,它不仅控制静息时房颤的心室率,而且能有效减慢无能无力或其他情况交感兴奋性心室率。倍他乐克阻断β受体,阻断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选择节律控制还是室率控制存在争议,多项研究证实:在症状改善方面,室率和节律控制效果相同,节律控制在运动耐量改善方面效果更佳,但是由于不良反应引发的住院治疗和终止治疗患者更多。只有23%的患者在复律后3年维持窦性心律。主要终点死亡和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种治疗无统计学差异。室率控制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基本治疗手段。但是,首发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都应该保证首先给予节律控制治疗,并且保证该治疗手段至少持续一段时间。本观察说明首次发生房颤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的年轻患者治疗中更易转为窦性心律。对于年龄>65岁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控制心室率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Chung MK,et al.J Inter Cardiac Electrophysiol,2004,10:45-53.

上一篇:浅谈如何应对工程监理中的常见问题 下一篇:美卡素治疗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