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时间:2022-09-04 09:24:19

鲤城区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2009年11月24日,泉州市鲤城区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这次受表彰的单位全国65个,福建省2个。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刘延东出席并讲话。

建设文化强区是鲤城区贯彻“海西应先行、泉州走前列、鲤城再提升”的战略举措。多年来,鲤城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化“三贴近”、“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的区位优势,以创建 “全国文化先进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文化,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全区呈现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闽南文化的窗口和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获了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首届武术之乡、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文化先进区等十几项荣誉称号。

一、重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更新改造侨光电影院、东湖电影院,其中区文化馆于2008年以全省最高分通过国家一级馆,图书馆也于2009年通过国家二级馆的初级验收,东湖电影院设备居全省、全市先进水平,门票收入名列全省前列。2007年以来,区政府连续三年都把街道、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共投入120多万元,更新和加强基层文化站(室)规范化建设,为广大市民和外来人员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目前8个街道均设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并能按要求开展8项以上文体活动项目; 全区77个社区均建立了社区文化室。

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斐然,非物遗保护走前列。至2009年,鲤城区已建立了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入选部级4项、省级12项、市级16项,区级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2009年全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区共收集非遗线索4074条,调查项目918个。其中新发现项目890个占97%。并把普查成果编纂成册,同时顺利通过省、市非遗普查验收小组的检查,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于11月25日,被省文化厅推荐到北京参加2009年全国非遗普查工作经验交流。文物保护成效显著。鲤城区区内宗教史迹林立,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等美誉。近年我区文物保护工作认真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以文物保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为主线扎实开展工作,许多珍贵文物古迹得到抢救性保护,杨阿苗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筹建工作紧锣密鼓进行。至今年12月,已共完成8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和151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的野外普查复查和信息数据录入。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质量好、速度快,受到了省文物局的通报表扬。通过升级申报工作,着力提升我区文保单位的级别和影响力,目前全区已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有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努力将古城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和品牌优势。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08年我区被省文化厅选定为第一批省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试点,我区严格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配置标准》,各级财政陆续投入资金140多万元,现已建成区级支中心和街道、社区三级基层服务点。实现了覆盖率100%的目标。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上一篇:我们究竟该如何进行城市建设 下一篇:海西建设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