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

时间:2022-09-04 07:08:32

刍议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

摘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合同为依据,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织,进而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本文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项目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企业取胜的关键性工作,它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1.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仅仅是建筑施工企业,而建筑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都不是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者,而监理单位虽然可以将施工单位作为监督对象,但也不能称作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者。

2.施工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施工项目的管理伴随着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工程施工、交工验收阶段。因为施工项目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庞大性和复杂性,施工项目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同时进行,现有交易活动后有产成品,生产活动与交易活动很难分开等几个特征。因此,施工项目的管理也是针对特殊商品进行管理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3.施工项目管理内容具有动态性。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中进行的有序的施工活动,随着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工程项目只有按照有序的建筑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而项目管理也只有按照有序的建筑程序来进行管理,才能创造出质量高、成本低、进度目标得到实现的工程产品。因此,施工项目管理内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只有做出较强的针对性动态管理,才能较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必要措施

1. 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进度、质量与投资三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尤其是较大和复杂的施工项目、工期较长,影响进度因素较多。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但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比如说对项目的特点与项目实现的条件认识不清,过低的估计了项目的技术困难,没有考虑到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又如对建设条件事先没有搞清楚,对项目的交通、供水、供电问题及施工物资的供应安排不清楚都会影响工程进度。再就是项目参加人员的工作失误导致的问题,如设计人员工作拖拉,建设业主不能及时决策;总包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失误;建委、质检站拖延了审批时间等。

2.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施工项目成本组成中,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达到60%~70%,显然,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提高企业材料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对于控制施工项目成本、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到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其内容包括:材料计划管理、材料进场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监督材料使用和材料的回收。首先应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对于材料的采购管理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大宗材料的采购应采用招投标的形式,供货商公开竞争,选择价廉质优信誉好的厂家进货;对采购材料的品种、数量、质量等应公开;其次是加强材料的验收工作。在材料的验收工作中,采购人员与验收人员应当分开,防止采购人员与供货单位勾结,从中谋取私利。要严格实行两级验收,即材料管理部门与项目部两级验收,互相制约,保证材料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是加强材料的使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材料量的管理,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材料的使用。在物资消耗方面,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等应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

3. 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因而也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质量的管理,可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出发,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1)事前质量管理

事前质量控制指的是在还没有正式施工的时期要加强好质量控制工作,对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管理,促进工程施工顺利开展。一方面,在工程开工前期要结合业主的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并按照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把握好技术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组织因素等的合理有效,通过岗前培训、技术交底、施工方案、设备管理等方面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2)事中质量管理

事中质量管理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在事中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相关规范和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各项工序工种的管理,对于原材料、半成品等要加强合格证和检查报告的检查,对于隐蔽工程要确保监理工程师的验收签字,对于混凝土、砂浆试作、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等要确保按要求进行,只有完成好前一道工序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

(3)事后质量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的事后控制管理就要在工程项目的交工验收阶段中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交工验收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检查验收,并对工程的安全系数、材料质量、组织结构质量、功能测验等做好相应的检查与验收,为工程的质量提供坚强的保障。

4. 施工成本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应该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指导、监督和限制,将费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成本目标的实现。

对于如何加强施工成本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计划,及时办理施工限额购料单、施工任务单的管理,包括对材料、机械等做好采购和使用方面的管理。第二,要及时从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中对施工进行合理预算和控制,针对预算与实际过程中的差异,要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第三,要通过一段时期内的成本核算管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成本管理中的问题继续滋长。

四.结束语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要在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改革企业的经营管理,树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加强项目管理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晓鸽,贾苗.论新时期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2]邓铮.试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J].大陆桥视野,2013,(12):79-80.

[3]李飞.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8):131-131.

[4]张文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析[J].建筑遗产,2013,(15):73-73.

[5]袁晓玲.试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中华民居,2013,(6):205-206.

[6]葛文,段惠敏.刍议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J].科技视界,2013,(11):63.

上一篇:刍议建筑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 下一篇:刍议市政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