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成就奇迹

时间:2022-09-04 05:37:53

2004年夏,湛蓝的爱琴海边,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冠军,平了该项目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夺得田径短道项目金牌的中国人。两年后,在瑞士洛桑,刘翔像一道金色闪电,以子弹出膛般的速度,飞过110米栏的田径赛场。12秒88,他不仅以完美的表现战胜了众多强手,还实现了超越自我的梦想。

刘翔的12秒88,与孙海平慧眼识人有关,更得力于平日在训练场上对他另眼相看的孙海平所给予的“关照”――适时的“减压”所获得的恰到好处的“悠闲”。

少年刘翔,在刚刚开始进入体能训练时,虽然看上去很瘦弱,却表现出了常人所不及的优势,那就是:柔韧性好,脚底下速度快。1996年,上海市举行青少年田径比赛,刘翔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自作主张报了100米短跑项目。进入比赛,刘翔轻轻松松就拿下了100米冠军。看台上有人有滋有味地评价:“速度快,节奏好”。这个看见刘翔眼前一亮,并对他作出如此评价的人,就是孙海平。

于是,在孙海平的关注和坚持下,刘翔练起了跨栏。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跨栏既是个冷项,又是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项目。一开始,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刘翔极为不适,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让刘翔的母亲下定决心让儿子回到做“正常人”的轨道。她让刘翔背起书包,离开了训练基地。

离开的时候,天空中下着大雨,刘翔的母亲领着刘翔到孙海平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就看见孙海平打着伞站在那儿接应,忙着为刘翔办复查手续。孙海平用他父亲般的关爱,将刘翔拉回了训练基地,也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这以后,孙海平针对刘翔的实际状况,制定了特别的训练方法,为刘翔“减压”。他将“高效益全面训练”和“多因素综合训练”结合起来,让刘翔练得轻松自如,心境愉快。

老实说,跨栏这个项目,是需要一点天赋的。天赋之一是身体条件,之二就是悟性,刘翔靠的就是悟性以及孙海平特殊的指导方法。每周,孙海平只安排18个小时的训练量给刘翔,平均每天3小时,备战期间会减到更少。训练场上,一堆穿着相同运动衣的人中,刘翔一眼就能被认出,因为他显得极“悠闲”。这种“悠闲”几乎有着“偷懒”的意味。实则是孙海平在有心为他“减压”。孙海平笑着说:“如果他训练过了头,情况就不妙了”。即便是在备战期间,刘翔的训练量也会从每天的4、5个小时缩减到2、3个小时。

外在的“减压”,实则是内在潜能的激发。无疑,刘翔是适宜“减压”训练的,他成了“减压”法的受益者。

“减压”训练,将刘翔调整到了极佳的身心状态,这样一种状态,让他每次上场都精神饱满。雅典奥运夺冠之时,记者采访他平日训练的情况,他说:“我在训练的时候很放松,练得差不多就玩一会,或者和队友聊聊天。”“我和教练的配合,是属于超完美级的,具有超级拍挡的感觉。”

因为“减压”达成的“悠闲”,刘翔练得轻松而卓有成效;也正是这份“悠闲”,刘翔才打破了沉寂,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2秒88,也许并非刘翔最后的成绩。

上一篇:小鱼简妮和她的男朋友现在时 下一篇:叔叔,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