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穿越千年时空的美

时间:2022-09-04 05:21:39

坐在北京东三环一家名为“玉道艺术馆”的工作室里,窗外视野开阔,阳光明媚,杜平为我们讲述了他的收藏故事。听杜平说话绝对是一种享受。以至于采访间隙总会产生一丝恍惚:我在哪里?我仿佛走进了《五月槐花香》中那个人头攒动的琉璃厂;又依稀感觉坐在我对面的那个人,不就是“恒雅斋”那个宁为玉碎的老板赵如圭吗?

假做真时,真亦假

杜平,北人南相,年轻有为,心思缜密,爱好古玩。他经常侃自己道:“我前半生忙着赚钱,后半生忙着花钱。”没错,古玩的确是一个砸钱的玩意儿。杜平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在工作室,跟自己收藏的玉器一呆就是一整天。倘若是周末时候,古玩市场开市,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稍不留神,你就可能在某处发现杜平的身影:随随便便坐在一张小板凳上,也许和摊主聊得正热乎呢。杜平说:就在这个时候,听摊主给你讲故事,甚至听人家怎么忽悠你,都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但和来潘家园东瞧瞧、西逛逛,总想着捡漏发财的大多数人不同,杜平已经是“行家”了。行家就要有行家的做派和风范,在这一行里,很讲究。杜平告诉我们:逛古玩时,很有意思,表面上看我们都是趾高气扬地从一个个店铺前走过,跟领导视察似的。其实,坐在店里的都不是好对付的主儿,和他们过招儿,没有点真才实学是肯定不行的。

杜平说,收藏是个败家的爱好。以藏养藏不太现实。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收藏家而言,面对心爱的藏品肯定很难割舍。如果他愿意割舍,那他充其量也就是一古玩商,不是收藏家,所以这是一“矛”与“盾”的事儿。“以前我是只进不出,但现在呢……多多少少,我也还是有些松动。因为我不单纯是在收藏玉器,同时还在做一些玉文化推广的事儿,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

我问杜平,有没有合计过,自己藏品的总价值?杜平笑了笑,坦言道:“具体的还真说不准,但以前的现金、房产等一些固定资产,现如今都换成了各种古玩,就单是投在古玉上的几千万还是有的吧。至于数量,精品玉器几十百把件是肯定有的,一个博物馆的藏量是断然没问题的。至于小件的玉器要细数的话,那就太多太多。

《环球生活》:您能教给我们几招在潘家园淘古玩的技巧吗?

杜平:技巧有,很多。要想杀价,你必须用独到的手法,不要开好车,不要穿名牌衣服,总而言之,就是要低。还有就是渠道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提供给你的有假玉,以后基本上都是假玉。相反,这人要头一遭给你提供的就是一真玉,那么以后可能都是真玉。渠道特别特别重要。

《环球生活》:现在民间还能淘到好玉吗?

杜平:在别的收藏门类上,如元青花、明清官窑瓷器、字画等,想要在诸如潘家园一类的古玩市场上淘到货真价实的玩意儿都比较难了,但是玉器是可以的。高古玉是收藏投资的价值洼地,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做真时,真亦假”;另一种则是藏品相对而言大量集中在藏家的手里头。

《环球生活》:听说进古玩店有很多讲究,比如不能手递手?

杜平:太多了。最忌讳一进来就邀五喝六地瞎嚷嚷:“这东西对吗?”会特别招人烦。上手拿东西时也要特别小心,比如碗,最忌讳的就是抠边。古玩行里看瓷器,一般都是在一张大桌子上,然后放一个软垫或者蒙上厚绒布,东西一件一件往上拿。

《环球生活》:能否告诉我们一些可以假装内行的速成招法?

杜平:现学肯定来不及。从你一跨进店门开始,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过老板的眼睛,往往在你看东西时,老板就在一旁看着你,他始终在观察你呢。行家风范是多年修炼后的随意流露,根本学不来的。

人生如玉,玉如人生

在杜平看来,自己走上古玉收藏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我打小念书数理化就不行,相反,文科特别好,化学、物理课上从来不耽误,全埋头看历史、地理书了,那时候,人小,也没多想,就是单纯的喜欢阅读。那时候也做收藏,但收藏的都是小东西,如邮票、钱币等,且没有形成系统的梳理。

90年代初,我开始收藏玉。入道伊始,我便发现在这个圈子里,我是比较年轻的,“玉友”们的年龄大都在50、60岁居多。有时候我会跟他们开玩笑,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红军长征时,不也都是年轻人。一个人跟玉有缘,不在于年龄的大小。”

《环球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您对于古玩收藏如此痴迷?

杜平:佛像给人一种虔诚之美,陶器给人古朴沧桑之美,玉器跟字画瓷器都不一样,宝玉通灵,能跟人的心灵产生碰撞。让人为之痴迷。

《环球生活》:玉算贵重艺术品吗?

杜平:中国人觉得什么最美好,玉最美好。人生如玉,玉如人生。现代的人片面的解读了玉的概念,其实,没有任何一种器物超过了玉的意义。我曾问一个钢琴家朋友,说:“什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品?”他回答说是金佛。我说:“金佛是不是有重量啊?“他说:“是啊。”我说:“金佛有重量吧?黄金有价格吧?你把重量和价格相乘,金佛的价值就出来了,对吧。但玉呢?历史上有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和氏璧是可以交换15座城池的,连城市带土地带人,你想想那能值多少钱。价值连城的概念指的就是和氏璧。所以什么是价值最高的,就是玉器。所以历史上皇权的象征――玺,取材为玉,玉玺,就是玉做的。

《环球生活》: 还记得您收藏的的第一件玉器吗?

杜平:记得,是一个玉神徽。还记得那次我在外地古玩市场满世界转,无意中瞅见了一个玉做的神徽牌饰,放在地上,搁在一堆旧货中间,我眼睛一亮,一把将它抓起来,当时给我的感觉:“哟,得宝了。”那种心情是说不出来的愉悦。

《环球生活》:您失手过吗?

杜平:每个搞收藏的人都有失手的时候,行话叫“交学费”。所谓交学费就是拿到假货了。我呢,交的学费,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而且我知道我在哪儿交过,我总结出经验来了,所以还没有全军覆没,但是在这个行业里,但凡你去人家里头,我接触过的,他给你拿出一假的,后面你甭看,全是假的,因为方向性错误,应该奔这边走的,奔那边走了,南辕北辙了。我还遇到过这样的事,有次我去“玉友”家,发现他收藏的玉器几乎全部都是赝品,就一件是真的。我走的时候,他将唯一的那件真品送了我。他说:“送给你,你拿走吧。”没办法,鉴赏能力在这里,所以,收藏鉴赏。收藏是第一境界,收藏到一定阶段,便会倾心于鉴赏之路。

收藏其实是一种超长线投资

谈到如今火爆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杜平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即使当前很多人都把艺术品当作一种投机的工具,也是无可厚非的,至少客观上起到了保护、传承古代艺术品的作用。“但投机充其量只能挣些小钱而已”,杜平认为:和金融、房产等领域的投资渠道相比,艺术品的投机性其实很小,真正获取暴利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充满了风险。“古往今来,真正笑傲江湖到最后的,往往都是一些大藏家。原因很简单,其实人家做的都是超长线投资。”

《环球生活》:究竟什么样的玉器才具有收藏价值?

杜平:真、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具有精珍稀三个特点的古玉。

《环球生活》:面对火爆的艺术品投资市场,怎样才能做到冷静面对、泰然处之?

杜平:在古代艺术品面前,要有一颗满怀敬畏的心,这样才能免于浮躁。对于每一件饱经历史沧桑的古代艺术品而言,我们都不过只是其匆匆过客而已。天底下又能找出比收藏更美的事吗――每天让你把玩着、欣赏着,由于它的存在,让你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同时,它还能保值和升值,一不留神更能让你得了宝。”

上一篇:张方白 身在潮流之外 下一篇:张俪,现实有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