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9-03 10:33:45

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镜微创和开放式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的开放式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术中指标;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数量、住院时间等术后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止痛剂数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

【关键词】胆囊结石;内镜微创;开放式胆囊切除;比较

胆囊结石在世界范围来讲都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关于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众多,诸如碎石、溶石、排石和手术等[1]。但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出现,以及对胆囊切除术后病理生理影响和胆囊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保胆取石越来越被患者认可。我院自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对收治的26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内镜微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共收治胆囊结石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和CT证实无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扩张。男32例,女18例,年龄22-70岁,平均(42.7±4.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保胆手术指征有症状或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B超或同位素ECT证实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无萎缩;胆囊壁厚≤0.4cm且光滑;无上腹部手术史;无严重肝硬化。

1.3方法对照组:采用标准三戳孔法行胆囊切除[2]。观察组:硬膜外麻醉,仰卧位,B超定位胆囊底部,于右肋弓下做一长约3cm斜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直肌前鞘,钝性分开切口各层,打开腹腔,找出胆囊,判断胆囊管有无嵌顿结石。用3/8圆、3×10mm细针,3/0丝线在胆囊底浆膜上缝两针牵引线吊起,使胆囊底显露在小切口下,胆囊底周围环绕一干纱条,垂直切开胆囊底,用吸引器吸尽胆汁,然后纤维胆管镜伸人胆囊内,用取石网篮套取结石直到取尽,细小结石可通过吸引法取尽,胆管镜直视下反复确认胆囊内无残余结石及胆囊管通畅,胆汁反流良好后。用上述细针线连续缝合胆囊粘膜层,再间断缝合胆囊浆肌层。清洗并吸净腹腔内液体后,关闭腹腔,创可贴拉拢各切口。

1.4统计学方法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术中情况

2.2术后情况

2.3不良反应

2.4 复发率经两年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6.6%;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7.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以往对于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除具有浓缩和收缩功能外,只是一个胆汁的储存器官,不被重视,甚至认为是可有可无[3]。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胆囊具有复杂和极为重要的功能,不可缺少和替代,胆囊切除后的远期不良反应被越来越被重视[4]。因此,目前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重视,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既可以消除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及胆囊外并发症,又可以因不必解剖胆囊三角而避免胆囊切除术可能造成的胆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5]。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术后使用止痛剂的数量和住院时间也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低。充分说明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以及胆囊功能,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海涛,董树猛,刘 平,等.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9):2259-2260

[2]张宝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02,8(7):1-2

[3]杨英起,赵臣,王文贵,等.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65-1366

[4]刘忠.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附120例报告)[J].中国医刊,2005,40(6):50

[5]王保起,王国栋. 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80例[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9):864-865

上一篇: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风险管理探讨 下一篇:8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