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泥质含量与孔隙度计算砂岩渗透率

时间:2022-09-03 09:38:13

利用泥质含量与孔隙度计算砂岩渗透率

(1.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湖北荆州 434023;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广东湛江 524057; 3.中石化江汉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35; 4.江汉油田测录井工程公司 湖北潜江 433100)

摘 要:砂岩储层的渗透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单相关模型往往有其局限性,为保证渗透率模型具有优良的解释能力和预测效果,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岩心粒度分析与物性分析资料,根据泥质含量与孔隙度计算渗透率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际井资料的试处理验证,说明其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关键词:渗透率 孔隙度 泥质含量 粒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P63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130-01

渗透率是反映储层渗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准确求取储层的渗透率,对于储层评价和产层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最常用的渗透率计算方法是建立渗透率与孔隙度的简单一元相关函数,但由于取心分析的孔隙度包含泥质中的微小孔隙度,而这部分孔隙度对渗透率几乎无贡献,当泥质含量高时,渗透率与孔隙度相关性很差。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利用泥质含量与孔隙度计算渗透率是很有必要的。

1 渗透率计算新模型

研究发现,随着地层孔隙度的增加,储集空间、渗透空间增大,渗透率随之增加;随着地层泥质含量的增加,其对渗流通道的阻塞作用增大,渗透率随之减小。故可用渗透率与泥质含量、孔隙度的多元关系来计算渗透率。通过对南海西部DF13-1油田某井区粒度资料与岩心物性资料的相关分析,确定了对储层渗透率最为敏感的测井参数,即孔隙度、泥质含量。

由于粒度分析数据和物性分析数据实验性质的区别,两者的实验数据点的深度不能一一对应,因此需要根据其中一种数据点的各深度对另外一种数据进行非线性插值,得到同一深度下的岩心分析渗透率、孔隙度、粒度分析的泥质含量,再结合渗透率与孔隙度、渗透率与泥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计算渗透率的新模型:

(1)

式中:为孔隙度;Vsh为泥质含量;K3、K4为经验系数。

2 方法验证

选取南海西部DF13-1油田某层段粒度资料与岩心物性资料,建立了渗透率与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关系图,如图1。

得到该区的渗透率经验公式:

(2)

对比测井计算渗透率与常规物性分析渗透率前,需将常规物性分析渗透率校正到地层条件下。然后统计出按层段平均的岩心覆压渗透率与测井计算渗透率进行对比,测井计算渗透率绝对误差平均为11.31 mD,相对误差平均为32.3%,渗透率计算误差没有超过一个数量级。

图2为测井计算渗透率与按层段平均的岩心覆压渗透率对比图。由图可见,样品点分布在中间线附近,说明测井计算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结果极为接近,证明该渗透率计算模型适用于本地区。

3 结论

(1)所建立的关于渗透率与孔隙度、泥质含量新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达到了0.88。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两者十分接近,得到的渗透率有较高的可信度。

(2)实际应用时,利用岩心物性分析资料和岩心粒度分析资料建立渗透率经验公式,并结合测井解释孔隙度和测井计算泥质含量,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对应的渗透率值。

(3)该方法在砂岩储层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对于其他类型的复杂储层,如碳酸盐岩储层,由于裂缝、溶洞等因素,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雍世合,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Marion.D,雍世和.砂岩,泥岩和泥质砂岩中声速,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间的模拟关系[J].物探化探译丛,1991(6):64-67.

[3]高楚桥.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曾文冲.确定渗透率的测井解释技术[J].测井技术,1979(3):1-11.

[5]楚泽涵.用测井方法估算渗透率的评述[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1):46-52.

上一篇:模糊控制在钢材镀层厚度方面的研究 下一篇:难选金红石矿选矿新工艺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