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时间:2022-09-03 06:19:14

谁让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程改革十年,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也越来越多,阻力也越来越大。例如,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改使学生不会做数学题、考试成绩下滑,新教材教学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程下的学生真的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吗?是谁让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呢?带着困惑,笔者把参加课改以来的听课记录重新整理学习,从中窥探一些现象与问题,引发思考。整理如下,恳请批评。

一、教师演绎“大杂烩”的课堂,让学生应接不暇

新课改,让一些教师敢破敢立,例如,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进行浅显地“解读”乃至“曲解”就成了他们“演绎”新课堂的理论基础。

在这部分教师眼中,课堂一定要有新的学习方式才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笔者曾听过《认识角》一课,上课的青年教师做了“精心”而“充分”的准备:一会儿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会儿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一会儿多媒体演示、一会儿自主探究……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一种“学习方式”转变另一种“学习方式”,花样层出不穷。

虽是一节短短40分钟的数学课,但教师大部分时间用来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应接不暇地去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方式”,这节课完全被“演绎”成展示各种学习方式的“大杂烩”课。

当我们对这节课反思时,几个问题引起了共鸣:这样的课堂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学生能静心思考吗?学生有时间独立思考吗?我们从学生学的角度剖析不难理解,这节课中教师组织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方式”,学生接二连三地经历不同的“学习方式”,只能是蜻蜓点水般地“体验”所谓的“学习方式”,却没有真正获得“认识角”的数学知识。学生长期“被”这样“学习方式”化,易形成浮躁心理,不能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我们教师对“新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真正地去解读,只停留在表面理解。例如,小组合作到底是什么?小组合作学习适合哪一种学习形式?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等。一线教师并没有真弄懂,也不知道如何去操作。二是这些“新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进行深入而科学地实验,就被“专家们”急风暴雨般地“倾泄”给我们一线教师,当然也会出现“水土不服” ……

二、教师运用“对话”的满堂问,让学生浮光掠影

随着新课程理念“被”强化,我们的教师开始意识到课堂上应体现一种平等与尊重,设计了一些“问答”的教学情境,于是有了数学课的“对话”教学。

案例一:数学的对话教学

出示例题:今有鸡兔一笼,18个头,46条腿,鸡兔各几只?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1:今有鸡兔一笼,18个头,46条腿,鸡兔各几只?

师:看到这题目,你知道什么?

生2:鸡兔共18个头,46条腿。

师:还有吗?

生3:还有“鸡兔各有几只?”

师:一个笼子里鸡兔共有几只?

生(齐):18只。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鸡几只,兔几只,猜一猜,可能鸡几只?兔几只?

……

案例中,教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弄清题意,采用提问来引发学生思考。不过,提的问题过于单调直白、笼统含糊,引不起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题意,学生对隐性的数学信息模棱两可,不清楚18个头是指“鸡与兔一共有18个头”,46条腿是指“鸡兔共有46条腿”“鸡是一个头两条腿,而兔是一个头四条腿”等。

这种浮于表面的“对话”教学被这样的教师偏差理解并贯穿整堂课,既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又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弱化乃至退化……长此以往,学生渐变为“听客”“应声筒”。为什么会这样?是教师为“传授”而“传授”,只不过用时尚的“对话教学”包装而已。

对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研究表明,教师在数学“对话”教学中,只有通过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亦步亦趋

《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理念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在于组织与引导。然而教师要怎么引导呢?

案例二:这样引导好吗?

出示例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有28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

师:读一读题,找出单位“1”是谁?

生:单位“1”是野生丹顶鹤总数2800只。

师:谁会画线段图,不要紧,老师会辅导你的。

有一学生举手,并上讲台,刚画出┚,老师就在旁边不断提示,单位“1”是谁?有多少只?我国占多少?问题是什么?……

这节课中,教师热心指导,细致入微地指点,总在学生最需要独立思考时给予及时的“引导”。表面看课堂中学生练习与作业做得不错,但学生丢了最宝贵的独立思考过程,知识没有内化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实践证明,这样学习,学生一旦离开课堂独立面对同样的数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变式练习,就错误连连。

课后笔者与这位教师交谈,为什么不让学生直接先尝试做完题,再通过学生反馈进行引导。这位教师却拿出《课标》指着说:“课标不是讲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虽然是教旧教材的内容,可是在用新理念来教啊!”

是的,《课标》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然而,引导应是教师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相机引导,更应是在学生思维困难处引导,而不应是步步引导,让学生亦步亦趋,以致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师营造泛化了的“生成”,让学生流连忘返

“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新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感召下,“动态生成”的课堂成了一种时髦的追求。有的教师言必说生成,生成于是成为课堂的“亮点”,成为努力追求的“方向”。

案例三:如此生成!

这是二年级《倍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放了一段多媒体演示动画:先有2只白蝴蝶从右边飞来,接着6只红蝴蝶2只、2只地飞出来……

师:蝴蝶怎么飞来的?

生:2只飞来的。

生:是这样飞来的(学生用双手做飞翔动作)

师:这说明蝴蝶的心情怎样?

生:蝴蝶很高兴。

生:蝴蝶心情一定很快乐。

生:蝴蝶很幸福。

……

这节课中,教师总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马上“生成”新的内容。学生很积极、很兴奋、很快乐,却对“倍”的认识含糊不清。在评课中有的教师针对因“动态生成”太多内容而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提出批评,而这位青年教师振振有词:“生成是课堂的生命体现,没有生成,课堂便是一潭静水!”

这位青年教师只说对一半,生成不是漫无边际地生成,如此生成只会让学生游离数学学习与思考。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精心的、全面的教学方案预设,并在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要对过程多做一些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怎样想?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仿一些情景,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精心的预设。

数学学习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独立思考,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使得对数学的理解向纵度、深度、多层次发展,形成结构化。一旦向深层次结构转化的学习发生突破时,对数学原先的理解就扩大了。然而,通过前面的现象分析,正是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一点一滴地影响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削弱了、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而不是学生真的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面对“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类似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办呢?

一是重新审视新理念。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存在着偏差,越来越凸显我们一线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新理念。哪些理念符合自己的班情、校情,哪些理念不会操作运用,要多做研究与思考。只有符合当前教学实际,有利于学生真正发展的理念,我们才要批判地学习、采纳、吸收,并渐进运用。反之,暂时缓行!

二是重视课堂研究。一切理念都要付诸实践,课堂教学是检验新课改理念的重要阵地。我们一线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研究,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教学案例、开展案例研究活动,从中既可以检验课改理念在实践中的作用,又可以从细节中剖析如“学生思维能力丧失”的原因。

三是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在我们关注课改新理念的时候,数学学习心理学却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热衷于研究“学什么”“怎么教”,往往忽视了“怎么学”的研究。当我们重视学生学习心理时,就会在备课中深入思考:教材编排意图是什么?读出教材的不显眼处、省略处,发掘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隐性课程,从中设计出如“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实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深层次的矛盾会逐渐显现,实践与理念这对矛盾的碰撞会越激烈。面对现实各种困难我们要沉下去、静下来,在课堂中寻找问题、剖析案例、诊断原因,从中寻找新思路,从而获得新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

上一篇:变幻无常的美丽 下一篇: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