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9-03 06:12:09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属性上属于区域内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本文采用一种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常用的“SWOT分析法”来对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优势(strength)、弱点(Weakness)、机会(Opportuniw)、以及威胁(Threat)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快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高职学院 优势 劣势 威胁

一、优势

1、人力资源优势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9月1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2005年4月由国家教育部备案,是由原汉中教育学院、汉中师范学校、汉中农校、汉中卫校及汉中财经学校五校合并重组而成的一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大专生。五校合并后尽管整合步伐有些慢,但每年总能新增招生专业3-4个,截至2009年,已拥有大专专业27个,同时还开办了7个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及8个三年制中专专业。各校区师资力量明显增强,使学院有条件为学生配备具有较高教学业务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教学,整个学院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2、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优势

自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学院一直处于五校区分散办学(直至2009年上半年由于新校区建设土地置换,将教育学院校区用于置换农科所新校区而变为四校区)状态,专业结构极不合理,不同校区教职工工作量安排不均衡,导致财务未统一,教职工福利待遇不高,但学院仍有一大批教师能顾全大局,默默奉献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爱戴。

3、品牌优势

从汉中市经济格局看来,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另一方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三线工业建设而建立的大量国有企业(特别是012基地)在汉中落户,而在近年来汉中市大力发展并已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绿色第三产业也逐渐占据了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在五校合并前的原汉中教育学院、汉中师范学校、汉中农校、汉中卫校和汉中财经学校都为汉中的工农业发展及教育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赢得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汉中具有良好的声誉。

二、劣势

1、办学条件落后

首先,新校区建设一波三折,直到今年才初步动工,学院目前仍处于四校区分散办学状态,师生人均占地和建筑面积严重不足,在省内同等高职院校内处于倒数位置;其次,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落后,有相当一部分仪器设备已过报废期而仍在使用中,有两个校区多年来未添置过新仪器和图书资料。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很难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实训基地建设落后,无法满足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训、实习要求。

2、师资结构不合理

从专业结构来看,基础课教师所占比列偏高,专业课教师不足(如2007年开始招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真正的专业教师仅3人),特别是缺少专业带头人和职教专家,这种专业结构很难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从专业教师的能力结构来看,理论型、教学型教师多,而技能型、实践型教师少,尤其是具备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更是严重缺乏。

3、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首先,教学计划制定较为仓促。由于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把握不准,课型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存在的偏差在所难免。其次,教育特色不鲜明。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_,就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这一点在培养模式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而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及管理中采取的还是普通高等教育中以本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职业岗位分析开发教学资源,更没有深层次地思考人才未来在社会上的就业、创业情况。这样办学,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无法达到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要求。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专业设置极力模仿本科院校;尚未建立起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偏重于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监控,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监控或监控不力。对教学质量及评价制度没有摆脱传统模式,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较为重视,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缺乏有效的机制。

4、办学成本高

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由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而汉中财政紧张,拿不出多少钱办教育,而实行综合预算,学费的一部分还用于发放人头费,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在引进人才方面要比位于经济发达地带的高职院校付出更高的代价。尤其是新校区选址距中心城区12公里之远,教职工早出晚归,工作中产生了较高的交通费用。本地区的企业和医院很难完全接收毕业生实习、就业,学院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方面要依赖异地企业、医院,由此也造成了办学成本的增高。

三、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机遇

1、良好的政策环境

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已逐渐增加,而陕西省人民政府几年来也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会议,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使全省城乡劳动者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汉中市人民政府也及时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划,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问题,连续四年都把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列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在融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力争早日实现集中办学。

2、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人才需求机遇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排头兵,将会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陕西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加大,农业现代化被努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大量增加,这些都引起了陕西省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3、优越的地理环境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西北小江南”的陕西省南部,且为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近年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4个小时到达省会城市西安的便捷交通,而随着西蓉高速铁路、十天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彻底解决汉中的交通不便问题。汉中市政府提出“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大力发展猪、茶、菜、中药材产业”和城市建设双百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措施,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汉中落户,从而带动对高等实用型职业人才的旺盛需求。

四、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的挑战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的主要是市场挑战。目前,陕西省已有高职院校近四十所,加上省内民办高等院校发展也处于全国前列,高职院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竞争是实力的较量,实力强者得以保存和发展,实力弱者将被淘汰,由于学

院在许多方面都落后于竞争对手,造成学院对考生缺乏吸引力,学生报考率和报到率低于同类院校,本市考生在报考时也大多选择到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就读,生源不足将影响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此外,目前学院之所以还能较好地完成招生任务,主要是靠招收医学类专业考生(医学专业学生占全院学生总数的60%以上),随着医学类毕业生的剧增造成就业困难时,我院其他专业发展又跟不上,缺乏吸引力,将会出现更大的困难。

五、应对措施

1、以战略管为指导,科学制定学院的发展战略

SWOT分析结果表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优势与劣势同在”的形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学院必须未雨绸缪,借鉴SWOT分析方法,科学制定发展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挖掘学院以及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根据区内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力资源,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产学研结合,克服内部缺点,规避外部威胁,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学院高层管理者应借鉴SWOT分析方法,在规划学院发展前景时,除了规划办学体制、专业特色、评估体系和培养模式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宏观政策问题、生源市场的竞争状况、学院的区位条件、教育产品需求市场的变化、自身实力和传统优势、财务状况等一系列对办学规模有影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学院的优势、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以此为指导才能把握好学院发展的力度和节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提高学院服务汉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院主要是为汉中市经济发展服务,为本地区培养人才,因此,发展学院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和积极性来源于希望学院能为地方提供社会服务,以此带动地方发展,特别是促进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学院必须将自身置于汉中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在专业设置上以汉中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据,坚持办在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为汉中市提供各种建立在高、中等文化基础上的教育培训,包括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各界委托项目教育等,满足汉中经济社会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求,从而赢得汉中市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学院发展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Z]

[2]汉中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Z]

上一篇: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体系探析 下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情景教学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