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2-09-03 04:59:32

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超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脑灌注成像(CTPI)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TIA和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3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TIA组38例和脑梗死组92例。分析达峰时间(TTP)、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流容积(CBV),并定量分析。结果TIA组患侧TTP明显下降, 较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侧TTP、CBF、CBV均有明显下降, 较健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关键词】多排螺旋CT;CT脑血管灌注成像;超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

作者单位:462000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该病超早期(6 h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该病超早期正确诊断尤为重要[1]。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超早期TIA和脑梗死在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但是治疗方案有明显区别,因此,超早期TIA和脑梗死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2]。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超早期TIA和脑梗死患者的脑灌注成像(CTPI)中局部达峰时间(TTP)、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流容积(CBV)等指标对实际临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AICVD超早期TIA和脑梗死患者脑灌注成像的量化关系,并评价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05月至2011年0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CTPI),观察并记录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达峰时间(TTP)、局部脑血流容积(CBV),随诊1周,记录患者转归及临床变化,根据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TIA组38例和脑梗死组92例。排除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既往脑血管病史、肿瘤及严重心、肝、肾病变、碘过敏试验阳性者。

12CTPI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8 pro螺旋CT扫描机。所有病例先以层厚10 mm,层距10 mm行常规CT轴位平扫,根据CT平扫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定位扫描层面,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30~5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速度40 ml/s,注射5 s后以管电压80KV,管电流200 mA 进行连续动态灌注扫描,扫描速度2次/s, 4层/次,层厚5 mm,扫描50 s,数据传输至ADW 40工作站。数据使用GE公司的Perfusion 3软件包进行计算处理,获得CBF、TTP、CBV等各灌注参数彩色图像。

13统计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TIA组患侧TTP明显下降, 较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侧TTP、CBF、CBV均有明显下降, 较健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指标TIA组患侧脑梗死组患侧P值达峰时间(S)1014±1441294±253

CT脑灌注成像技术的方法是将对比剂经静脉快速团注,同时使用螺旋CT扫描机对选定层面进行快速扫描,可获得检查区域的时间密度曲线,将数据输至ADW 40工作站,根据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局部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TTP、CBF、CBV指标值,以此来评价脑组织的灌注状态。其理论基础是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原理[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TIA在普通CT平扫上无明显特征性改变,CTPI可以诊断超早期急性脑缺血,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4]。而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超早期TIA和脑梗死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超早期TIA和脑梗死在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但是治疗方案有明显区别,因此,超早期TIA和脑梗死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TIA和脑梗死的CTPI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给鉴诊断造成一定困难,不能做到高敏感性及高特异性。但是从研究结果看脑梗死组各指标下降值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TIA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曾进胜值得高度重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 (9):385388.

[2]卢洁,李坤成,杜祥颖 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4):330333.

[3]赵恒宇,袁丽杰 MRI灌注成像技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2005,29(6):419420.

[4]蔡庆斌多层螺旋CT脑血管灌注成像在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09,4 (31):105106.

上一篇:肺炎预后评估中使用C反应蛋白和临床肺部感染评...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