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课,漫溯语文阅读最深处

时间:2022-09-03 04:54:12

借助微课,漫溯语文阅读最深处

在众多的教学形式中,微课的使用是近几年兴起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让教学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以及个性的发展,一经使用就受到了广大教师以及学生的喜欢,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一、联系类文,拓展空间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W生认识的深刻性,同时新课标对于初中生的阅读量也有一定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这样的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扩充,满足教学的要求。而微课的使用让教师可以将相同类型的文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拓展了教学的空间,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加丰富的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通过微课拓展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篇课文中,朱自清独辟蹊径,通过细节描写感动人心,尤其是在车站送亲这一段的描写中,通过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一份拳拳父爱之情。面对这样的文章,教师意识到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利资源,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本中的父子深情,要求学生们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分析,畅所欲言,个性展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们深入分析,例如有的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四次背影以及四次泪流进行体会,让我们体会到特写镜头下的父子深情。这样的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体会非常深刻,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效果,而是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教师展示的微课资料中,有史铁生的无助彷徨,还有母亲的无助以及担忧,母亲那种担心儿子又不知怎样帮助儿子的心理在微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微课中深刻体会到母亲的深沉之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这类文本体会亲情类文本的写作手法,升华了学生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文章的教学,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让学生在鉴赏同类文本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升华情感,而微课的使用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学习获得更加清晰、深刻的体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同时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实现了省时高效的目标。

二、展示矛盾,深度剖析

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矛盾进行探究,解读矛盾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度体验文本主题以及情感的过程。在微课教学的构成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文本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文本中的矛盾进行重点体会,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阅读的难点,体会文本中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初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以及深度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例如有的学生这样提问:“在文本中,奥楚蔑洛夫一开始就询问‘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始终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而是一直在问‘这是谁家的狗’,这是怎么回事?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吗?”这个学生的提问展示了文本的矛盾,是深度探究的有效切入点,而教师就抓住这一切入点进行微课制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在微课中,教师为学生展示出了奥楚蔑洛夫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们直观体会到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对文本的题目“变色龙”也有了自己的深刻体会。

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示文本矛盾,让学生能够一下子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内容,直击文本解读的难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有效切入文本的深度探究中,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整合知识,升华情感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却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较为丰富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这样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结束的环节进行内容回想,例如在文本提到的百草园中都有怎样的乐趣?这样的地方对于作者来说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百草园中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学生回忆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了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文本中鲁迅是一个活泼、天真以及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孩子,但是你认识中的鲁迅是这样的吗?我们今天就走进鲁迅,全面认识鲁迅。”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制作的微课视频――《我眼中的鲁迅》,将百草园中的鲁迅以及学过的《风筝》中的鲁迅、搜集到的生活中的鲁迅的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到鲁迅的精神品质,获得全面的认知。

在这个教学事例中,教师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以及文本内容、教师搜集整理的关于作者的资料进行整合,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完整的认识,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效果非常好。

总而言之,随着现在科技的快速发展,语文课堂也引入了很多的科技手段,例如微课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也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形象的感知,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王双挺 江苏省新昌县镜岭中学 312450)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文学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下一篇:打造交互合作的对话式阅读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