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文化乡愁

时间:2022-09-03 01:39:46

无处安放的文化乡愁

一、教学设想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一花一世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这一专题以活动体验为重点,要求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来学习教材,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品味、探究,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而“一花一世界”这一板块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听听那冷雨》是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听雨感受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文章的语言优美,写法多变,情感真挚,可以通过诵读、赏析、质疑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而且作者的写作思维跳跃性较大,如果在一节课中处理全文就不太现实。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的观点,对于教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要学会选择内容把握难度。所以,我对这篇散文就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只重点赏析听雨这部分。这部分内容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用大量的诗化语言,通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他的语言、手法和情感都值得品读理解。通过对这段内容的分析,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感悟能力,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并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一些写作手法。这也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的要求。

鉴于以上认识,我把这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通过对文本的赏析,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反复诵读, 抓住关键语句,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对传统文化浓郁的思慕之情。

2.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实现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重点]: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流露出来的文化乡愁。

二、教学方法

1.涵泳美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强调反复阅读、诵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消除与文本的陌生感,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这是学生实现对文本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的基础,也是促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而《听听那冷雨》如琵琶曲般顿挫峭拔,非常适宜于涵泳、美读。所以在教学中我把它分解为体验性涵泳和多形式美读。

涵泳,注重体验性,让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审美意境的把握。开放所有的感官,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

美读,在学生初步感知和品味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在诵读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诵读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指导,让学生能尽量做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情随声出,声情并茂,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

2.赏析质疑

语文课主要的任务是了解作者如何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读者的,抓住语文课本质,彰显语文课个性。本文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因此本节课注重从文本的语言入手,从文本中体味情感,以及人文内涵,这样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体的阅读感受。在赏析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从已知语言表达技巧的知识出发,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在感性品味基础上的理性分析,在此过程中则提高了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以及审美探究能力。

对文本的质疑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全面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与文本、同学、老师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真正达到课堂的整体参与和深度参与。而在质疑过程中又能发挥教师的 “平等中的首席”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有效的点拨,“点者,点要害,抓重点也;拨者,拨疑难,排障碍也。”既点且拨,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

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涵泳美读、赏析质疑等活动体验的方式,旨在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与语言、文本“亲密接触”,在品味中积累,在鉴赏中学会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雨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特别是在古诗词当中有许多描写雨的作品。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雨因为作者心境的不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或喜悦,或悲凉。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余光中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去感受一下余光中笔下的雨又一种怎样的雨。

本来设想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因为这首诗学生学过,比较了解,这样导入可能衔接得更好一点。但是又觉得如果以《乡愁》导入,就有可能让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本篇文章单单就是写乡愁,所以这样导入可能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其实这篇文章不仅有乡愁,还有作者人到中年回首往事的人生感喟,更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为了不限制学生思维,就采取了从雨来说的导入,这样建立在学生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导入便于学生感知意象的主观色彩,营造美的意境。

2.作者介绍

在学生交流预习成果的基础上,老师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作者的相关信息。突出他多处漂泊的经历,这样为下面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打下了基础。

3.文本研习

(1)明确课堂目标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体内容除听雨还有观雨和嗅雨,而本节课只重点赏析听雨部分,通过对听雨文字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情感。先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确定本节课阅读区间为(5―11)

(2)文本初探

①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好的文字应该去读,去听。下面我们就先听一段配乐朗诵,听的过程中注意学习诵读的方式,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学生的自主涵泳,在读的同时,用波浪线画出优美的语句,并作简单赏析,用横线画出存疑的地方,在书旁写出疑问。本文的语言富有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听名家诵读,可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诵读的方法。而学生通过体验性涵泳可以充分体会本文语言的独特的语感、丰富的意义、美妙的境界和无穷的想象力。充分的诵读有利于语言材料的积累,有利于感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神韵,从而受到熏陶。在听、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3)赏析质疑

请学生以美读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引导学生鉴赏语言,体味意境美。这有四个重点:A、朗读吟诵(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停顿) B、品味语言(句式特点、修辞手法)C、情景描摹D、体味情感(关键词句)

这个过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交流感受,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注重品味文章的语言,了解并学习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和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在课堂上品读出语言之美,体会出情理之美,学习作者写法之妙,这样的语文课也就富有语文味了。而在赏析和质疑的过程中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也能逐一实现。

赏析举例

例:“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解析:这个长句的赏析可以先让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探讨作者为何不加标点,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回忆的内容很多,一下子全涌上心头,喷薄而出;二是从作者的情思入手,这种对故乡的想念之情是绵长的剪不断的。

疑惑举例:

例:“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这句话如何理解。“凄凉”、“凄清”、“凄楚”怎么会和美感挂上钩的?“凄迷”又是指什么?

解析:对于前一个问题,就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是一种意境美,是古典诗词中经常有的一种情境,“凄凉”、“凄清”、“凄楚”其实是一种审美感受,是一种审美愉悦。第二个问题,可以从“于今在岛上回味”这句中的“于今”来切入,再结合蒋捷的词,让学生去体会作者人到中年所体会到的人生感喟。这其中包括漂泊的沧桑,中年丧子的痛楚。

(4)主旨探究

在通读对文本听雨描写的赏析后,学生对作者在听雨部分的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作者从大陆瓦屋听雨到台湾日式瓦屋听雨;从初来岛上的瓦屋听雨到于今的公寓听雨。在大陆的瓦屋听雨,雨是一种清脆可听的韵律;初来岛上听雨,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而今公寓时代的台北,瓦的音乐成了绝响,没有了音韵的雨季台北只是一张黑白的默片。作者写听雨,写出了两种远离,一是从大陆到台湾,地理位置上的远离;二是从在大陆瓦屋下听雨到无雨可听,这是文化传统的远离。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者听雨的变化,探究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情感的发展,感悟出作者的乡愁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乡愁,更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愁。

(5)结语

地理位置的远离,传统文化的远离,再加上作者的漂泊不定,使得余光中的乡愁是那么地强烈,所以他才写出了那么多表现乡愁的作品。最后让我们在余光中的一首诗中再感受一下他的乡愁。(配乐朗诵,《当我死时》)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职语文趣味教学 下一篇:从心理学角度切入《范进中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