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论文

时间:2022-09-03 01:32:23

小学阶段留守儿童论文

一、渭源县清源镇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现状

1.家庭环境方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时间在外打工,使得孩子生活在“单亲”或“隔代”家庭之中。这种家庭的共同特征是除了能给孩子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之外,他们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去顾及孩子的心理和教育。事实上,是不能很好地监管孩子。

2.教育方面在学校里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学习状态有明显的差异,非留守儿童对学都积极上进,而留守儿童绝大多数都表现为厌学、应付教师。这种差异在家庭作业的完成中尤为明显。对于家庭作业,非留守儿童能认真并及时完成,而留守儿童则完成得马虎潦草,更有甚者拖拖拉拉不写作业。据调查,隔代抚养的孩子,年迈的爷爷奶奶要么不能辅导和督促孩子学习,要么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心理素质低。由父母一方抚养的孩子,父亲或母亲由于忙于繁忙的家务,不能及时指导他们学习。小学阶段教育的儿童正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理应由监护人监管好好学习,但因缺乏直接监护人的有效监管,难以形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业耽误,甚至贻误终身。

3.心理方面留守儿童

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爱,情感得不到满足,从而心理失衡。具体表现为自卑、脆弱、逆反心理强,甚至厌学、逃学。

二、农村留守儿童小学阶段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为留守儿童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由于留守儿童心理、情感上的缺失,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更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应呼吁社会各界,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学习环境。要大力整治家庭、学校的周边环境,并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使留守儿童在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接收正能量。

2.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关爱

学校不仅要完成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知识教育及思想教育,更要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拓展,全面正确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班主任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在集体中关爱留守儿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健康。尤其是班主任,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打交道,要鼓励班级中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一起学习玩耍,使这些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同学、老师的情谊,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2)学校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与学校形成合力。

(3)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主题队会,引导学生理解父母。邀请外出打工已归的父母参加班会,讲讲他们外出打工的理由以及在外的不容易,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留守儿童了解父母的情况,从而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改善农村小学生在校寄宿条件

为了使留守儿童更少地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政府以及爱心人士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小学寄宿条件。让留守儿童都寄宿到学校之中,一方面使孩子受到好的照顾及教育,减轻家长负担;另一方面能使孩子与同伴们相互交流,减少因心理及情感上的不足而产生的孤独感。

4.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力度

(1)外出父母要加强与孩子、教师及临时抚养人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知晓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且能够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沟通,使孩子感到父母虽远,但不隔心。

(2)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正。总之,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学校、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呵护他们,使“留守儿童”这一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作者:杨亚莉单位:渭源县清源一小

上一篇:教师家访留守儿童论文 下一篇:通信保障任务自然灾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