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雅在美术欣赏课中绽放

时间:2022-09-03 11:21:18

让优雅在美术欣赏课中绽放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美术欣赏课教学更是一门富有优雅美感的艺术。在新课程实施的现阶段,美术教师要擅于挖掘欣赏课课堂构成优雅的元素,以提高欣赏课课堂文化的品质,为学生营造一个内蕴外秀的、优雅大气的优雅美术欣赏课堂,让学生在优雅课堂文化的滋养下成长为富有高雅的审美品质和美术素养的现代高素质人才。

一、优雅美术欣赏课堂的内涵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品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提高人的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课堂文化是教师在比较长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份气息、一种课堂品质。美术欣赏课堂文化应体现教师教学的思想内核,它包括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理念、价值诉求、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教学的思维倾向,以及维系师生交往活动的人际氛围和精神状况,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对知识、对教学、对目标等问题独到的个性理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根本理念、思想意识乃至教学的目标深度。

二、优雅美术欣赏课堂文化包含的外显性和内隐性元素

(一)外显性元素

1. 情境美。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教师作为美的策划者、引导者,要精思巧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去,使学生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并享受着艺术的美。如《奇妙的水墨世界》一课,笔者采用周敦颐的《爱莲说》导入。伴随着悠扬的古筝曲,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联想品味,此时朱耷的《安晚帖・荷花》在慢镜头中出现,让学生感悟画家借“荷花”抒情的情怀,品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美感意境。

2. 节奏美。课堂上,优雅的教师会特别注意把握节奏美。课堂教学是艺术,节奏亦是课堂的灵魂。课堂依靠动静、起伏、错落、收放、疏密、留白等体现节奏。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教师可以巧设“留白”美,在课堂上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独立体验与思考的机会,促进思维的发展。

3. 语言美。教师的语言是教师思想的表露和心灵的窗户,学生可以通过它洞察教师的精神世界、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的修养。当然,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课堂语言中洞察美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内在规律。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是温文尔雅的谈吐、起伏变化的语速,还是幽默风趣的语调,都源于教师内在厚重的文化底蕴,沉淀而成的美术学科素养。

4. 细节美。在欣赏课堂关注细节的处理,凸显教师的教学智慧。通过细节引导学生自己拿着一把金钥匙去开启艺术宝库的大门,进入乐学、愿学、会学的境界。如:某次梅州美术欣赏课教学研讨会上,平远一位教师执教乡土美术课程《脐橙韵》时,关注细节,自带脐橙,以实物为载体,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直观引领学生感触艺术,培养感受美的能力;另一位教师执教《泥塑》,同样也提供实物让学生触摸。在多媒体技术充斥课堂的环境下,这样实实在在的教学带来纯朴清雅之气息,学生不用说学习情绪高涨、兴致盎然,听课教师也宛若呼吸着大自然的空气,通体舒畅。

(二)内隐性元素

优雅的欣赏课堂文化对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内在修养是提升课堂品质的核心所在,因此优雅美术欣赏课堂的内隐性元素包括:教师丰富的美术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教师课堂品质意识、挖掘教材深层内涵的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反思能力等。

三、形成优雅美术课堂,教师需要提高综合素养

1. 博览群书,广习知识。教师不读书,容易思想滞后,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知识能够让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层,使心灵发放出奕奕神采,使人的气质与风度显现出来,优雅气质自然外溢。

2. 研读教科书,挖掘教材内涵。只有挖根究底,才可跳出文本的局限,才不会照本宣科,追逐本质;才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筛选,去除糟粕,提取精华。

3. 锤炼课堂语言。全面精深的教学素养,唯有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置身于“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4. 学思并重,内省提升。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回到课堂的场景中,不断地在脑海里过滤曾经的细节与片断,不断地 探究每一个学生的眼神与动作……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因此而丰富,独特的教育教学的理解力因此而厚积薄发,教师因而找到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创造力。

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师犹如交响乐团的指挥,集结各种课堂文化元素,合力共奏和谐的优雅欣赏课堂交响曲。让我们共同打造赏心悦目,充满爱意、诗意和创意的优雅课堂。

上一篇: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下一篇:以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带动社区体育发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