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开:经验与教训

时间:2022-09-03 10:51:47

从老前辈的发言里,我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1956年一汽造出解放牌卡车,1958年就生产出红旗,而且还不是低层次模仿的产品,液力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都用在第一辆红旗上,所以非常钦佩。

把现代汽车人放到1950年代,也未必能干出老前辈那样的事业,那样的业绩,那样的速度。当今汽车人如果能有老前辈那种精神,那种奉献,中国汽车工业可能不会是现在这种状况,应该把老一代汽车人的精神传承下来。

我从事汽车制造业已40多年,当一把手20多年,深知吉利等自主品牌的不容易。吉利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也一直在追踪和观察。大概10多年前,在央视的一个对话节目上,李书福就说过,我是追随政策,模仿政策啊,挖人政策。

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吉利确实处在追赶状态,但后来收购沃尔沃,又投资200亿元打造平台,为今后打下坚实基础。发展到今天,吉利已经不是十年前仅有模仿、跟随的吉利,而是巧妙地利用资本,利用国际先进平台,所以我很钦佩,希望吉利能成为自主品牌的主力军。

可能很多人认为,今后中国汽车格局是自主品牌占50%,合资品牌占40%,进口豪华品牌占10%。这个观点我不是很同意,为什么?这个看法太过保守。我认为在中国2000多万辆车市中,自主品牌未来会占到70%、80%乃至90%,这是必然的,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很漫长。我的预计也就是10年~20年之内。

为什么我这么自信?因为我们有吉利,有长城,有长安,有比亚迪等,他们现在做的业绩我们有目共睹。从国家层面来说,支撑10年~20年达到这个目标的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民族自尊心很强,绝不会出现国外品牌汽车长期占据主流,最终也会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本国品牌占据主流。

第二,因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会使自主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做大做强,促使这些企业把利润再投入产品研发和企业扩展,增加税收和就业。

第三,从国防战略上讲,自主品牌也必须占据主流。

这是我的三点理由,对自主品牌发展有信心的依据。那么作为汽车人,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作为制造业,我们绝不可能仅凭雄心壮志,民族自尊心来做事,那只会流于形式,最后会落空,还得踏踏实实做事。

作樽灾髌放疲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打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把汽车工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法士特的成长就经过了这样一个历程。

1995年我在法士特当一把手,刚过40岁,还比较年轻。刚上任时,重汽公司正处在萎靡状态,那时候法士特还叫陕齿,真的非常艰难。企业有3000多人,最困难时4个半月工资一分钱都发不出来,但我们还是咬牙挺过来了。现在最多时法士特年产近90万台重型变速器,销售收入100多亿元。

怎么挺过来的?就是扎扎实实做基础,搞贯标,搞技改技措,发不出工资也要做。最后我们成功了。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最初的技术是从美国伊顿公司引进的双中间轴技术,1995年我刚上任陕齿厂长时,重汽公司组织我们陕齿和綦齿一起与伊顿、采埃孚谈合资,当时重汽集团领导想得很天真,希望通过合资来救陕齿和綦齿。

实际这并不现实,谈了一年多谈破裂了。美国伊顿公司当时在上海建独资厂,就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建了一个独资变速箱厂,我是搞技术和设计出身,当时伊顿公司有人就说,李先生,你尽管再有志气再懂行,最多不超过5年,陕齿厂必然破产。

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伊顿公司有技术,有资金,有品牌,而陕齿当时什么都没有。我说,有可能我们会破产,但还有一种可能性,当陕齿厂的员工没有饭吃,他们就会奋起抗争,重视质量,改进产品,提高效率……到底鹿死谁手走着瞧。

5年后,我们扭亏为盈。伊顿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独资厂干不下去了,尤其是2001年,我们和湘火炬合资,不仅吸纳了资金,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机制,我们更是飞速发展。

最后美国人没办法,还是找我们谈合资。我当时就提出,合资可以,但大厂不跟你谈,我们拿出一点钱来跟你合资,条件是把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独资厂关掉,再过来和我们谈。

后来伊顿公司表示同意,在我们大厂旁建了个合资厂,伊顿公司占股55%,法士特占股45%,结果合资5年,年年亏损,为什么?他们虽然控股,但不结合中国国情来经营。5年后合资厂关闭,美国人又提出要独资,想收购中方股本。

我坚决不同意。我说,我们要来收购它,一时争执不下。当时陕西省有领导劝我说,李总,我们西部地区吸引一个世界500强不容易,你退出吧,人家是大股东,你让给人家独资干。

但我坚决不同意。为什么?因为如果一旦让给他,我们今后会很被动。省领导先后找我好几次,也没说服我。最后那位省领导还是很信任我,说:既然李总那么坚持,那我们就支持法士特收购合资公司外方股份自己干吧。

结果法士特以1美元把合资工厂收下来。当时也有不同意见。很多人说,伊顿公司撤资了,法士特没有技术来源,要完蛋了。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从我跟美国人打交道的这几十年里,我感到其实只要你真正成功了,他们还是承认你的努力。我们必须要用事实来教育他们。

又过了5年,2013年伊顿公司又来找我们,承认当年确实错了,没有尊重中国人,没有让法士特管理,说这次再来合作吧。

我说,合作可以,先决条件是必须要由中方控股。

这样到了2014年,我们又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次不叫伊顿法士特公司,而叫法士特伊顿有限公司,我们控股51%,主要生产离合器,现在发展得很好。

我讲这些,无意在各位老前辈面前炫耀或者为法士特邀功,没有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咬牙去干,有这个志气,并且脚踏实地,就一定能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法士特成长的教训和经验。

上一篇:“舌尖上”的回忆 下一篇:地市级重点门户网站安全现状分析及保障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