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03 10:16:1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2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院2001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42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42例患者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4~68岁,平均48岁;其中40~60岁26例,占本组病例的61.9%。

临床表现 42例GERC患者均表现为慢性咳嗽,其中干咳28例(66.7%),咳少许白黏痰12例(28.6%),餐后咳嗽26例(61.9%),白天咳嗽37例(88%),夜间咳嗽5例(12%);伴咽部充血23例(54.8%),伴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10例(23.8%)。

病程 从发病至确诊时间分别为2~3年18例(42.9%),3~5年14例(33.3%),5~8年10例(23.8%)。

误诊其他疾病 误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16例(38%),误诊为支气管炎3例(7%),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8例(19%),误诊为慢性咽炎11例(26%),误诊率为90%。

诊断 胃镜诊断28例(66.7%),抗反流试验性治疗诊断8例(19%),经上级医院行24小时pH值监测诊断6例(14%)。

治疗 42例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餐前30分钟口服,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明显减少,有10例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3个月后所有病例GERC症状消失。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发病原理为食管下端括约肌一过性松弛及压力降低,它可使反流屏障减弱,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有的甚至误吸入气管,引发刺激性咳嗽。GERC的咳嗽虽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无特殊性区别,但我们通过本文临床分析,发现它有以下临床特点:①慢性咳嗽时间常超过8周,以咳嗽为惟一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②咳嗽大多发生在白天,夜间少,餐后加重,咳嗽与进食相关;③部分病例伴有反酸、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等反流症状;④经抗炎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⑤抗反流试验性治疗使咳嗽症状消失或明显减少。

本组GERC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2年,最长8年,且有76%的GERC患者无反流样症状,其慢性咳嗽症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无特异性区别,往往易被临床医生忽视,造成误诊和漏诊,早期诊断相对困难。目前认为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是诊断GERC的金标准,但在基层大多数医院没有条件将它作为一个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的常规检查。因此,探索有临床价值的指征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仔细询问,尤其是询问进食相关性咳嗽,掌握该病特点,利用诊断性治疗和多种检查手段,可提高GERC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上一篇:甲钴胺的临床新用途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大动脉炎与高血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