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隐性赎回潮背后

时间:2022-09-03 08:34:18

基金专户“一对多”的数量增长迅速,保守估计,这一启动不到两年的业务已有300只、600亿元规模,其发展速度快过阳光私募。但一对多狂热发行的背后,却出现了赎回潮,一些产品的赎回比例已经达到20%以上。

一对多产品即将迎来疯狂的发行期。据业内消息,《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有望近期定稿公布,其中将取消“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两年以上、公司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的业务准入门槛,目前多家“门槛以下”的小基金公司已闻风而动,不仅专户人员已到位,产品设计也已摆上了案头。有基金公司称:“只要《办法》一公布,我们就会立刻上报一对多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在62家已经有产品发行的基金公司中,有33家规模在200亿元以上。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有35家基金公司获得了专户理财资格,像招商基金旗下“一对多”产品数量接近30只,汇添富同招商基金不相上下,广发基金有接近20只产品,此外,大成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海富通、国投瑞银等公司旗下都有10余只专户“一对多”产品。随着门槛放低,更多的公司将有资格发行“一对多”产品。

保守估计,专户“一对多”产品超过300只。如果按照一只产品2亿元的行业均值计算,这块开启不到两年的业务已经有了600亿元的规模,其发展速度快过阳光私募。

然而,在基金“一对多”这近乎狂热的发行背后,却也出现赎回潮。这是为何?

并非业绩的驱动

尽管基金“一对多”扩张速度近乎疯狂,但这似乎并非是业绩的驱动的结果。

一直以来,专户“一对多”并不公开披露业绩情况,较难了解整体情况,但是根据投资者反馈及部分银行公布的信息看,截至7月7日,在可比的26只基金“一对多”非结构化产品中,平均收益率为-5.39%,单位净值在1元面值之下的有13只,占比达到半数,还有1只产品的净值低于0.9元。今年以来,处于正收益的基金专户产品仅4只,多只“一对多”产品跌幅超过10%。

那么,又是什么因素使得“一对多”如此大卖呢?业内人士总结出两大原因:

一是基金公司重视私募业务远胜于公募业务。公募基金发行成本较高,支付给渠道的费用大概在发行规模的1.2%到1.5%之间,且赎回比例较高。反观专户“一对多”,虽然也会收取0.9%-1.5%的管理费,但单只账户规模小,渠道销售费率仅在1%左右,且客户赎回率低,若业绩好,规模上实现突破,加上业绩提成部分,其给公司创造的利润相比要更合算。创造规模效益成为基金公司发行“一对多”产品的驱动力。

二是在各个类型的合法私募基金产品中,专户“一对多”信息是最不透明的。个别银行只能给客户提供本行所发行产品的数据,没有一个行业的比较。正因如此,向投资者推销这类产品的难度反而下降。

一对多“赎回潮”

一方面是疯狂的扩张,但另一方面一对多却频频出现隐形“赎回潮”,在今年指数震荡上行的背景下,许多“一对多”产品业绩却出现亏损,令持有人大失所望,这诱发了一波赎回潮。据了解,一些产品的赎回比例已经达到20%以上。

业绩不理想则是造成这波“赎回潮”的直接原因。而业绩不理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投资团队不稳定,流动性过大。“一对多”业务于2009年9月正式开闸,仅半年之后,专户投资经理的任职就步入动荡期。今年以来,易方达、诺安基金都有专户投资经理变更的情况。其中,既有基金经理的主动辞职,也有迫于业绩压力而被动辞职。例如华夏农行原投资经理胡杰,在执掌华夏农行一年半之后,面对净值仍在面值之下的巨大压力,不得不黯然离场。

同公募基金变更基金经理不同,专户“一对多” 变更投资经理不需要公开公告,只需要告知持有人。“1年半换了3个经理,换个经理后,所有的股票也都随着换,这怎么保持投资的稳定性呢?”

另外,观察专户“一对多”的投资团队,可以发现多数人员出身公募,操作的思路仍沿袭公募基金,对绝对收益的理念理解仍然不够深刻,止损概念较差,他们更多的还是和大盘比,追求相对收益。

综合来看,“一对多”的扩张并不是建立在业绩良好的基础上,很大部分源于基金公司对自身效益的追求。

这导致了投资者用脚投票,宁愿承担数万元的违约损失,也要坚定地逃离。近期“一对多”的销售情况显示,投资者对“一对多”产品的态度从一拥而上到“约而不买”,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据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介绍,某只从5月初开始募集的“一对多”产品,根据前期的预约情况来看,200人预约名额早已超过,而原本应该售罄的产品目前仍在该行网点销售,主要原因就是“有预约的客户没来认购”。有渠道人士也称,该公司前期发行的“一对多”也遭遇此类情况,发行规模也低于预期。

易方达副总裁刘晓艳表示,虽然专户产品在设计上有一定优势,比如“一对多”专户理财注重绝对收益,在资产配置上,“一对多”不需坚持一定的股票仓位,灵活性远高于公募基金,但每个投资经理不一定能充分把握产品优势和每一波市场机会,因此存在一定风险。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去选择合适的产品。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想避开大亏损的产品,必须对其管理的团队有所了解,尤其是投资经理的过往业绩及投资风格尤为重要。

上一篇:阳光私募“陨落潮”? 下一篇:基金投资迎来分步建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