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06:46:50

一对一家教总结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1篇

新疆家教业,在尴尬中前行。新疆家教业路在何方?

需求旺盛,市场混乱

新疆家教业的市场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官方的权威统计数据,以乌鲁木齐41万中小学生为例,50%以上都有请家教的经历,单以每年家教开支500元(保守估计)来算,产值就已上亿。事实上,许多家教的开支一年远远不止500元。

乌鲁木齐红太阳家教中心沙主任介绍说,他们目前在全市有1 2个家教中心分点,每个点最少也有一两千名学生在接受家教辅导,每个点都相当于一个学校的规模。

十几年前创办家教中心时很困难,沙主任说,那时候不仅要说服家长信任他们,还要说服老师愿意承担家教工作。家长们都将信将疑不得已才找到他们,老师也大多为解决生活困难问题才私下里悄悄带家教。现在,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宣传,家长都是主动上门求师,老师也主动自愿上门注册。目前在册的4000多名教师几乎包括了各类学科和首府各个名校的老师。

“现在家教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但市场也很混乱,可以说市区里一公里之内能找到好几家在做家教服务。谁都想干,门槛太低,但业务规范,具备实力的却很少。”

两套教案的尴尬

记者在某家教中心见到了张羽军老师,他是中国历史教育学会新疆分会会员,是家教中心的资深老师。他谈到自己作为家教老师必须准备两套教案的尴尬。

学校课程安排,重点在数理化或语数外,历史是副课,只能一周两节,要用45分钟照顾所有的孩子,学生有问题要么没时间问,要么不敢问,60个孩子只有一两个问问题,大部分都没机会。学校喊着要因材施教,事实上办不到,课堂教案是综合性的,兼顾优生差生,没有办法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家教的教案却有质的不同,一个是时间有保证,一次辅导两小时:一个是质量有保证,首先是接触孩子,了解孩子哪方面不足,查漏补缺,其次要对每年高考试卷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抓考点、难点。

“学生到我这里来是要分数的,高考中,要说一分挡住一千人,是毫不夸张的。”张羽军老师说。

“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家教的内容拿到课堂上来讲呢?”记者反复地问。张羽军老师无奈地摇摇头说,不可能,要求不同,目的不同,听课的对象不同,校内只能讲得大而全,而要精而深,只能在家教辅导中进行,家教的教案几厚本,远远超过了校内课堂的教案内容。

家教,因材施教?

无论是家教中心,还是家教老师,他们将家教之风越来越盛行的原因总结为,一是分数线就是指挥棒的大环境短期内改变不了,二是家教体现了因材施教。

首先,在一对一家教中,家教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孩子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也就是所谓的“查漏补缺”。

其次,由于家教老师的教学方案针对性强,有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只要孩子配合老师,一般都在成绩上有明显提高。

第三,老师的魅力不仅在于知识,还在于思想人格等方面,许多孩子都是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才喜欢上这门课,家教就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但这一点在学校是办不到的。

第四,学校的心理辅导普遍滞后,目前的80后90后学生有个性、有思想,一旦出现叛逆、厌学的倾向,家长往往不知所措,来到家教中心求助,有些是要求找一位懂心理学的老师辅导孩子学习,有些甚至是专门为孩子做心理辅导,让孩子懂得积极向上,了解家长的辛苦,能更“阳光”一些就满足了。

新疆皇仆家教中心主任赵琴说,他们与普通中介的差别在于,要做定期回访,孩子可以挑老师,不接受的老师可以进行调换,直到满意为止。目前满意度可以达到85%以上。

赵琴说,目前家教中心市场越做越大,找家教的人很多,为什么?就是因为需求不一样,由于竞争压力大,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一对一的家教模式将是家教市场的未来趋势。

相关链接:家教“怪圈”何时休

镜头一:家政家教两不误

记者走访了许多家教中心,发现家政家教同时做的中介服务机构比比皆是。某家教中心宫主任说,家教业本来是一个教育行业,但事实上被许多非教育行业的街道办、中介和个人在从事着,应当由教育行业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来做,但目前市场乱,不仅从业者鱼目混珠,且乱收费,信誉差,最后吃亏的还是家长。

针对此问题,乌鲁木齐红太阳家教中心沙主任说,她曾经咨询过教育和工商部门,但这些部门对家教业都不予审批,然而事实上,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部电话的中介公司就能做家教业务,今天干,明天跑,把这个行业都搞坏了。在内地,从事家教业的文化教育公司门槛很高,对资金实力、教学场地,师资力量都有具体的要求,这样运作才比较规范。

镜头二:家教协议管住谁?

家教中心与家长之间要签订家教协议,这是公开的秘密。学习成绩也能通过协议来保证?无效真能退款?

记者调查中发现,家教中心的确与家长签订了提高成绩的保证协议,但协议主要的目的还是稳住家长心。一是一对一的教学确实比大班授课更有实效,二是协议制约的是教与学的双方,如果孩子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样负有责任。

某家教中心负责人说,在这么多年的家教服务中,只有一起退赔案件,当然是扣罚老师的薪金还给家长,家教中心是不承担损失的。

镜头三:一边批判一边做

许多家长也表示,目前孩子在校内的课时任务已经过于繁重,也不愿意再额外给孩子增加负担,但看到别的孩子都请了家教,自己不请害怕孩子听不上重要内容,考试时吃了亏,所以是一边喊着“减负减负”,一边做着“增负增负”。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2篇

记者:李总,您好!我们了解到,您2001年9月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那么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您选择了创业呢?

李如彬: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1999年到2000年,时代互联网新生、普及,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那个时候互联网创业的事情非常多,尤其在北京海淀一带,平均几天就有一个创业融资的消息传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确实心里很激动。我们学校就在中关村附近,信息比较灵通,一些人的创业故事也鼓舞着我们。

2001年,我大学毕业到清华同方做网络构架师,接到一个任务是制作一个网站,网站的名字叫中华医疗网,这个项目做完以后,很快得到了4000万人民币的风险投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又有技术,一定要抓住这么好的机会干一番事业。当时的想法很多,也想过做新浪这样的网站,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也想过娱乐性的网站。当时互联网还处于年轻的时代,新浪与搜狐创立没两年就已经上市了。四通利方公司1999年就改成新浪网,2000年就上市了,当时的市值远远超过大家心目中的互联网龙头企业联想,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个机会,是个从来没有过的机会。在创业激情的鼓舞下,我产生了将互联网和所观察到的校外教育市场结合起来的想法,我觉得一定能创造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的想法在当时也是市场的空白点,也是一次市场的机会。

记者:在我大学心理课上,老师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记得当时我们全系200多人,只有一个人的答卷是“自主创业”,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我想问一下,您在读大学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梦想吗?

李如彬:对,这是我大学时候的想法,在大四形成。我是1996年从山东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的,从山东到了北京以后,眼界一下子开阔了很多。

大学期间,我也和很多大学生一样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去赚取生活费。勤工俭学对于大学生来说比较普遍的方式就是做家教。那个年代主要是需求多,大二大三的家教工作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有的孩子家境很优越,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很乐观。

学生心理各有不同,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也更多元化。我曾教过一个初二的学生,那个孩子非常喜欢弹吉他,一直梦想组建自己的乐队,不想读书,甚至有退学的念头,家长很着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地给他做工作,在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耐心辅导他上大学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最后终于让他重新拾起了学业,顺利考上高中。正是这种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才挽救了一个学生的未来,这也让我明白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外辅导,这不单是在学习上的辅导,更是对他们树立正确的处事态度和人生观的一种指引。

通过和家长、学生的交流,我发现由于学校教育的某些局限,家长和学生对于课外辅导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却没有很正规和系统的公司来运作,我意识到这是个不错的机遇。应该说在当时,我的创业动机是很强的,再加上互联网创业,这种榜样的力量,也是时代想法。

记者:您现在把企业做得很大很成功,收获了7年的辉煌。创业的道路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最初阶段,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大大小小的风浪,是什么在推动着您一直前行,并且做出现在这样的成绩?

李如彬:我们刚开始就比较认同互联网的力量,更看重教育市场。我们坚信,教育市场值得做。教育行业的市场较大,像英语培训等等,而且中小学校外教育没有知名的品牌,当今中国没有成熟的校外辅导机构。另外,我通过做家教更加觉得教育是个神圣的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希望,家长们焦急的表情和孩子们无助的眼神,让我感觉到教育的力量是如此的深厚。做教育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对社会的责任,这种价值感支持我们要坚持下去,要永不退缩。

记者:我们知道,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学大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您怎样看待这种企业文化,您是怎样在公司塑造这种企业文化的?

《文化报》是贵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的灵魂是什么?

李如彬: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承担起建立企业文化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保持永续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化报》和《学海任我行》作为企业文化信息载体的企业内刊,是以刊登企业内部新闻、员工工作心得探讨以及经验交流为主的定期连续向特定公众免费赠阅的企业内部出版物。我们的定位就是:内通信息、外塑形象;企业的目标受众群是以企业内部员工为主,外部交流对象为辅。

这两份刊物是企业发展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的风向标,《文化报》作为对内团结的纽带,《学海任我游》作为对外沟通的桥梁,都是企业文化的外化形式,在企业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平台的企业内刊,是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的一种工具,更是企业竞争尤其是文化竞争的直接参与者。

公司的发展要经历创业期、青春期、成熟期。前五年为创业期,目前正处于青春期,更要严格遵循“五化”,即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技术化、企业文化。其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企业文化让公司所有员工建立和认同这样一种价值观,学大教育公司+学校教育特点,尊重制度,服务意识是公司核心价值的体现,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满意,更多的应该是惊喜。共同的价值观,爱赋予学生灵感。适合企业人才培养,形成职业化意识素质。

记者:文化报上有一篇文章《美国式管理加日本式生产》,在您的管理中是否也吸纳了一些国外的前沿信息或教育理念?

李如彬:美国化管理主要是职业管理,不依赖个人,依赖制度,是一种制度管理。我们在每个地区都设立了教研中心,专门研究当地的教学资源、命题方向、考试趋势等等。这种模式也是借鉴了美国的教育管理构架,设立学区和学监,为各地提供不同的教学支持。我们的教研中心积极地和教育机构以及各地的教育专家、顾问等经常交流,保证了我们的教学可以紧跟政策的方向随时调整。

另外,学大教育借鉴了美国教师的绩效考核体制。为了贯彻学大教育的服务质量和核心的教学理

念,公司建立了一套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利用互联网系统打造的管理平台可以优化和控制教学的过程和质量。听课、反馈和调查,以及老师的资料和定期的工作汇报,各方面的信息汇总在一起,成为每个教师考评的标准和依据。

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混合模式,以中国的儒家思想为其企业文化的根本,再加美国式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日本企业中,一方面能看到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普遍采用(如:流程设计、质量管理等);另一方面,又能看到对一些具有日本特色的管理理念的坚守(如:恪守信诺、以人为本、普遍的人文关怀、对员工合理化建议的广泛采纳、年功序列等)。我认为,管理模式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学大借鉴了日式的管理经验,表现在尊重人、尊重各级下属、尊师重教。

记者:在学大个性化教育中,借鉴了家教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问题,量身定制教学方案的服务体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孔子曾经倡导的“因材施教”?

李如彬:可以这样理解,“因材施教”是学大个性化教育的特点之一。个性化来源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智能类型各具特点。

学生是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活生生的个体,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这就要求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的各种智能竞相开放,尽可能地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其本质是因材施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出一辙,学大主张尊重学生的智能个性,了解学生智能特点,掌握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根据智能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倚重优势智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开发其他智能,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学大个性化教育是在新世纪的背景下对孔子的“因材施教”和国外“个性化的一种丰富,是结合中国现代教育大环境的一种深度开发。

记者:看到贵公司的网站和刊物上都有一些励志的经历或者是故事,“励志”是不是也是公司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李如彬:是的。前面提到的尊重学生的智能个性,因材施教是学大个性化教育的特色之一,其他特点还有:基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倾向,培养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尊重学生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这几个方面。“励志”教育也就是我们倡导榜样教育、精英式教育。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在性格品质方面出现了如:依赖、任性、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性格中的缺陷和弱点,促使他们形成热情、开朗、诚实、勇敢、果断、坚毅、勤奋、自信等良好的性格品质,从而为国家培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品质的21世纪合格人才。

记者:学大教育主要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以提高他们的成绩为培养目标,但是我们知道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目标,学大是不是也在考虑推广和发展“终身教育”?

李如彬:可以这样说学生成绩代表学习能力,高分未必高能,低能肯定不会高分。在现代社会中,学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过程,而且是他们今后必需的生存方式。学会学习成为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在个性化学习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学习的能力。基于“5w”传播理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Why),谁该学习(Who),学习什么(What),何时学习(When),如何学习(How)。教会学生善于总结和反思,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形成适合自我个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坚持贯彻始终,成为终生学习的伴侣。我们向学生渗透的是“终身学习”这样的一个理念,教给学生的是“终身学习”这样的一种方式。但是要说有没有发展“终身学习”这一行业的打算,学大目前没有,而且以后可能也不会有。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并不顺利,国内的一些大企业都曾在多元化的路上受到挫折,一部分运作得很艰难,还有一部分已经回头。所以与其分散力量搞多元化,还不如投入100%的精力来把本行的业务做好、做精!

在教育业务的运作上,学大一贯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那就是“专业与专注”。能为老百姓和国家创造价值,就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希望,公司不求暴利。“做强、做实、做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

记者:在腾讯网“回响中国”2007中国教育年度盛典的最终评选中,学大教育荣登“教导辅导十大品牌机构”榜首,同时荣膺“中国教育集团十大品牌”。两项大奖花落学大。由此可见,学大已经成为同行业的领跑者,在未来的发展中,学大要保持这种势头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李如彬:回首七年中所走过的道路,学大取得了一些成绩,占有两个第一:第一家家教网;第一家倡导个性化,专注做一对一教育。研究时间长,经验比较丰富。这些都是学大在同领域中能够遥遥领先的一个综合优势。学大在快速成长,已经由去年的20个城市,80多名员工发展到28个城市,100多所校区,将近6000名在职员工的大家庭。规模庞大,快速发展,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培训、人才储备、教学效果是否跟得上商业发展的需求等等。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后期管理需要提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大要做好近期管理和教学工作,关注客户的评价、意见、反馈,分阶段定期,每周电话回访,课后必问,注重对企业的体验和把握,注重细节。五年一个完善体系,加强服务特色和教学管理,确保每一步都走稳、走实。

学大目前已获鼎晖的风险投资,能得到鼎晖的认可,也是我们学大教育7年间不懈努力的一个很好肯定,说明我们在管理团队、产品、服务、客户资源都具备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选择也是双向的,对于学大来说,融资会让我们的企业更健康、更规范,比如说我们的管理模式、财务规范、抗风险的能力,还有我们的管理构架、正在研发教育教学的技术产品等等都有足够充沛的支持。

风险投资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有了庞大的资金支持,有益于品牌价值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融资也是对企业的考验,企业自身存在着危机感,不去学习就会被淘汰。再有,创始人要有宽容的胸怀,适应职业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学习。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信 家园共育 沟通 交流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关注,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形成教育合力。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微信软件越来越受欢迎,由于它操作方便,能突破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且功能又实用,逐渐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网络沟通工具。而幼儿园的带班老师老幼搭配,家长又是青春焕发的年轻一代,都是“微信”的忠实粉丝,微信可以单独关注,也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利用微信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搭起一个沟通平台,将为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家长之间的信息互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通知公告,实效家园互动。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沟通载体,最大的优点是快捷、经济。老师可以为班级申请一个微信号,让所有的家长相互关注。老师班级通知公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家长通过手机就能接收。比如:班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需要家长配合带上家里的废旧物品布置区域环境。老师将信息后,家长很快收集了一些家里不用的东西带到学校,老师将废品制作成精美的材料投放在区域,拍照上传,再附上简短说明:“看,你能找到你家的宝贝吗?”家长们感受到配合班级工作的成就感,同时,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幼儿一起看照片,让幼儿回忆教室里区角的场景,找一找家里带过去废旧物品变成了什么宝贝,教教爸爸妈妈是怎么玩的。这不仅对家长了解班级工作的目标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可以锻炼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又比如:在开展主题“秋天的树叶”时,微信请家长带孩子去找一找秋天的树叶,并带到教室里来,家长看到微信后,放学后就带着孩子去找树叶,并把他们各自找到的树叶拍成照片上传,这样老师可以利用幼儿带来的树叶完成主题内容,家长又可以利用微信上的照片,讲讲这是谁找到的树叶,它是什么树的叶子等等,丰富幼儿课外知识。微信还可以幼儿园的各种安排,临时性的一些通知等等,提醒家长注意疾病预防、季节变化等等,不但方便家园之间的联系,而且将家园互动变得切实有效。

二、展示动态信息,透明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家长们很少有时间了解到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微信可以及时地跟家长展示幼儿在园的一些细节,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孩子不在身边,家长是很牵挂的,家长只能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偶尔询问一下,而且往往不能深入了解,而微信却给家长提供了这样机会。现在的手机基本上都是智能手机,通过微信,老师可以随时将幼儿在各个环节的情况拍照上传,满足家长的好奇心,缓解家长的牵挂。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每个孩子原先生活的环境不同,来幼儿园的表现也不同,家长刚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最关心的是孩子有没有哭,有没有吃饭,中午是不是睡觉了等等,这时微信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家长通过微信就可以对孩子的表现有个大概地了解,等幼儿接回家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孩子一天的幼儿园生活,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减少孩子对入园的担忧。

三、普及家教知识,交流育儿经验

孩子是一张白纸,会把他涂画上什么样的色彩,跟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在教育过程中很多问题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如果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相悖,幼儿就会无所适从,教育也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时,微信可以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帮助老师普及家教知识,帮助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老师可以在微信上转发一些权威的家教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换种方法来教育孩子,家园统一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信还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针对班里幼儿的不同表现,家长对教育问题展开探讨,互相取经,可以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情感交流,拉近心理距离

在微信平台上,家长和老师是平等的,家长和家长之间也是平等的,大家通过沟通交流,可以相互理解,相互之间建立信任。家长可以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老师也可以体会到家长的不易。随着交流的深入,大家变得像朋友一样,可以相约去踏青,相约去游玩,相约举行联欢会,相约去串门,而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大家之间的感情就会变得更深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而孩子们也会在这类似的活动中感受到爱,增进与同学的友谊,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使整体氛围变得和谐、温馨。小朋友们经常会在教室里说:“星期六我们一家和XX一家一起去烧烤了”“放假的时候我们和好多小朋友一起去爬山了”诸如此类交往,使孩子们打破了只有在幼儿园上学时才能一起玩的局限,也让家长在彼此的交往中相互了解,发现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对策,也让大家感觉到彼此就像兄弟姐妹,弥补了现代孩子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受到大家庭的快乐。

总结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4篇

张凯磊创办的问吧科技计划让整个学习过程数字化,老师明确知晓学生的薄弱环节,并能迅速拿出针对训练方案,而学生也不需要埋没在海量的题目中。

“在传统教育中,采集数据的方式很粗犷,分析数据相对成熟。”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过去只能靠老师批作业、改试卷来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老师手动操作,这种方式放在现如今,已经有些“原 始”。

张凯磊在2012年成立了问吧科技这家教育公司。在南开大学读书期间,他就开始办辅导班给K12(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辅导功课。2006年,当时还是大学生的他就把自己的在校创业项目做成了一家流水过亿元的公 司。

之后他进入中金、鼎晖等金融机构做消费品行业的投资,2012年从投资人转变为一名创业者,重新进入教育领域创办公司,推出了学霸君App。目前学霸君已经有7000万注册用户,用户在App上的答题搜索次数超过70亿,老师在线答疑超过500万次。2017年年初公司称已经完成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为招商局资本、启明创投和祥峰投资等机构。

从投资人转变成为创业者,张凯磊的这个决定做得很快。

2012年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者Geoffrey Hinton教授等人发表了题为《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的论文,这让张凯磊看到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理论已经成熟。“这篇论文意味着深度学习的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渗透进入某个具体行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张凯磊回忆道。

他认为,传统教育的问题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数据没有办法采集,而深度学习这类技术的介入会让采集数据的成本大规模降低,传统教育行业得以进入大规模改造阶段。

学生时代的张凯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高考物理和数学满分,但当时在上海延安中学读书的他不是非常勤奋―高中期间从来没有因为做作业或复习到晚上12点,更多时候他看一道题目,是想弄清楚背后的知识点以及关联的知识点。而只要他想明白了,以后类似的题目就再也不会错。在他的概念里面,死读书多做题不是高效学习的方式,关键要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以及会在不同层面运用。而技术的大规模介入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图谱,帮助普通的学生归纳总结知识要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张凯磊一开始就知道学霸君要做的事:搜集和分析数据,让数据介入到学生和老师的学与教的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变现方 式。

公司选择了拍照答疑作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用户,学生做题遇上不会的,拍照上传到App,随后就可以看到相关题目的解答。“拍照答疑是一个刚需,特符合人性。”张凯磊这么解释当初选择的切入点。确实学生每天要做很多作业,而肯定有一部分自己不会写,拍照答疑可以椭学生把不会做的题目搜索到,并找到具体的解答方法。

但是这类产品推向市场后却广受诟病,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把它看做学生抄作业的工具。拍照答疑产品引发的争议不断,知乎上曾经有人提问,“高三孩子用解题软件抄作业家长怒砸iPad,对此你有何看法?”这位家长发现孩子的很多作业回答得又快又好,觉得有蹊跷,之后发现孩子在用手机上的解题软件,让孩子卸载并警告之后,发现孩子在iPad上又下载了该软件,一气之下把iPad砸掉了。 >> 问吧科技创始人张凯磊认为深度学习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渗透进入某个具体行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张凯磊在这个问题下留了言:作为拍题软件的作者,我的态度是家长你想多了,抄作业的孩子不用拍题软件,90%的拍题软件的用户还是想学的,那些不学的觉得我们这个太麻烦。“我觉得这是在给孩子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张凯磊说。

在产品推广上,学霸君选择了QQ作为主要投放渠道。中国18岁以下的学生大多在QQ里,张凯磊直接让团队把广告以及活动运营打到了QQ群以及QQ空间。而学生之间的传播效率很高,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孤岛,只要将产品覆盖到这个孤岛的一两个学生,接下来只需要靠产品体验就能把剩余的50个人覆盖。

无论产品引发的争议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拍照答疑的体验还不错,识别率比较高。虽然深度学习领域的图像识别基础理论已经成熟,但要真的做成某个行业的产品,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训练机 器。

张凯磊举了个例子,比如一个“的”字的图片识别,就要靠大量数据来训练,“的”字在不同光线下的照片不同,宋体、黑体等字体都不一样,不同场景下以及不同斜率下,这个字体的呈现方式也不一样。在天津,学霸君组建了一个400人左右的团队,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标数据,以及分类和归纳每天用户拍摄发来的题目照片。

“这个人力成本必须扛下来,因为这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东西。”张凯磊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同样占据人力成本大头的是深度学习的工程师团队,由于技术很新,很多公司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即使他已经开出了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还是没有人来。为了找到核心的懂底层技术的工程师,他只能通过朋友关系,不断求别人介绍。

不过国内的普通工程师有自己的优势:毫无疑问底层技术最难,需要非常聪明以及在该领域扎得最深的人才能做。而一旦这种技术进入应用层面,国内工程师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中国的工程师很勤奋,最底层的技术类似于一种工具,他们只要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就可以开始创造。张凯磊让核心技术人员给自己的工程师做技术培训,之后很多人都会使用了。“虽然我们没有发明最底层的技术,但是我们的优势在于会使用这种工具,做出很多应用层面的东西。”张凯磊总结 道。

随着工程师团队的组建逐渐完善,拍照搜题的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搜索命中率从最开始的45%提升到了现在的93%。

学生用户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图像识别也越来越精准,数据累积也让各类学科的知识图谱越来越全。为了介入教学过程,学霸君平台需要让老师加入到这个平台,看看能否由他们给学生提供服务。

财务背景出身的陆佳男曾是这块业务的主要负责人,此前与张凯磊一起从事PE投资工作,在参与大量企业尽职调查和投融资实践后,对企业运营实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和张凯磊多次讨论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并确立了从答疑切入学习场景的业务创业后,他在公司创立初期加入了学霸君。“很多地区的老师收入不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晋升通道,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给老师带来额外收入,老师的入驻意愿还是比较强的。”陆佳男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陆佳男锁定了三类老师人群重点运营。第一类是公立学校的老师。第二类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辅导教育机构的老师,他们在大型的教育机构任课,有些老师甚至还在多个机构开班任教。最后一类是985和211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有学科基础,但是系统性不如前两类,而且稳定性较差。陆佳男会选择那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需要额外收入来补贴自己生活的大学生。一旦有了经济压力,大学生的稳定性会强很多。

把学生和老师都笼络到了一个平台后,2015年9月,学霸君推出了线上答疑的付费模式。学生如果碰上什么题目不会做,可以在学霸君平台上呼叫老师,系统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过往数据、不会做的题目属于什么类型,从而在几秒内为他推荐一位合适的老师当场答疑。能做到最佳匹配是基于给老师做的数据分析,包括这位老师的从业年龄、擅长的领域等,从而给学生推荐一位最合适的老师。老师端也形成一个完备的评价体系,如普通话是否标准、是否有耐心等,学生在答疑完毕后会给老师评价。

为了跟上这个产品的需求,数据搜集、手写识别等相关技术能力也要跟上。在复杂带宽以及低带宽成本下,学霸君实现了一对一传输板书以及视频。他们专门为老师开发了一套智能板书硬件,并寄给分布在中国不同城市的老师,老师在上面写板书,学生可以在手机上看到。

在累积了近100万个小时的在线问答后,学霸君对学生抽样回访。根据统计,在线答疑业务的推出促M了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张凯磊觉得这个模式可行,于是在2016年把它升级为一个to C的付费产品“君君辅导”。本质上这是一个线上一对一的辅导产品,让学生选择各个学科的老师,并把老师固定下来。相比传统家教的其优势在于,在前期系统会根据学生的行为数据和学习数据做分析,告诉老师该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在何处,然后推送给老师一份教学指导,从而提升整个辅导的效率。

作为君君辅导目前的负责人,陆佳男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学生使用君君辅导有三个阶段和数据紧密相关:上课前,学情分析报告会勾勒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状况;上课时,课程规划报告会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课后,课堂反馈报告会反馈学生的听懂程度,学生同时会收到一份反馈报告用于补足。在之前的在线答疑功能中,只有老师有一套智能板书硬件,升级后学生也有一套智能硬件,在上面解题作答的过程和结果也会同步传输,让老师看到。截至目前,君君辅导已经拥有近千名付费用户。

而针对学校的付费产品叫做“AI学”,目前已经在安徽有10个学校的20多个班级做了实验性布局,一个班级的布局成本为几十万元。

虽然是to B的产品,但是产品的底层技术依旧没变。老师用这个平台备课、上课,在上面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也在平台上写作业。平台可以帮助老师采集学生完成作业的数据,也会帮助老师分析数据,不但可以批阅完形填空这样的客观题,也可以快速批阅主观题的解题过程。在平台上,老师的教学流程可以变成这样:晚上给学生布置完作业后,第二天就能知道,哪些题目错误率高,重点关注的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率如何。

一个班级几十万元的成本不是小数目,而商业公司要进入公立学校的教学体系也很难,学校是否会采购是一个未知数。张凯磊称,学霸君在C轮融资方上选择了招商局资本、皖新传媒等投资机构,是因为“这些国企背景的机构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公立学校”。

此外,政策上也有利好,教育信息化在2012年提出后,公立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平台的采购获得了政策扶 持。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红河学院 大学生家教 情况问题

一、调查背景及现状

(一)高等教育呼唤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和创业训练,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大学生兼职行为往往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提供灵感与经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尝试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活动。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本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家长们都愿意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在学校教育中的大班教学形式下,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况、进度和发展教师都不能随时顾及,不能满足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需求,不能真正因材施教,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不能及时得以有效解决。而目前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普遍充足,在参加完高考后又有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时间、精力及能力对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进行辅导。因此,“大学生家教”在目前这种社会形态中便广泛流形起来。

大学生家教(University Tutor),是指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他人提供家教服务,并获取相应收益的行为。在国外,大学生兼职已经司空见惯,在我国,家教作为一种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很多高校都有存在,特别在近年,多数大学生总是出于不同原因尝试家教,在师范院校尤为突出。通过家教最后走上创业道路的例子在某些大学生身上已经出现。

(二)大学生家教对大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

大学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外面的世界同样很精彩,大学生进行家教至少有如下意义:首先,大学生家教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能力等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让学生提前了解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其次,大学生家教可以让学生学会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学以致用,巩固相关知识,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再次,大学生家教是一部分贫困学生解决生活费的有效途径,通过家教,部分贫困学生的生活费有了来源,减轻了家庭负担,也明白了一分辛勤一分收获的道理。

(三)蒙自市家教市场具有的可开发性。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滇南地区的富庶之地,全市辖区面积2228平方公里,总人口41.7万人。目前蒙自市拥有幼儿园37所,小学213所,初中20余所。近年来,蒙自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履行政府职责,严格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把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列入市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任期目标,摆在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位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教育对人的重要作用,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进一步巩固课堂上的学习知识,有一部分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之余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或技能,家教需求急剧增加,因此,近年来蒙自市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培训机构以满足家长们的不同需求。尽管蒙自市现有的培训机构解决了一部分家长的需求,但是由于这些培训机构主要以一对多的形式开展培训,部分孩子还是会在培训中被忽略。因此,部分家长仍希望一对一进行家教,而目前蒙自市场能提供一对一家教服务的培训机构极少,蒙自家教市场还有很多可以开发的空间。

(四)红河学院丰富的家教资源与家教供需不畅。

红河学院是目前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院校,目前拥有在校学生1.2万余人,分布在13个学院39个专业中。据观察和初步了解,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正在或曾经从事过兼职活动,其中以家教尤为多见。目前,红河学院对大学生家教活动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很多大学生家教的获得渠道多数是通过学生或老师介绍,只有少部分学生是经中介公司介绍。红河学院虽然成立一个管理学生家教的中心,但因为只是一种社团活动,没有专人专门负责,管理比较松散,只能为学生提供一部分家教信息,效率不高。加之红河学院处于蒙自市城郊,交通相对不便利,更加剧了红河学院学生找家教工作难,蒙自市家长找学生做家教难的局面,供需渠道不顺畅。

(五)红河学院大学生家教总体还处于“散兵”状态,存在各种隐患。

由于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大学生家教全程指导,导致很多问题频频涌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针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家教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主要包括薪资安全问题和人生安全问题两个方面。学生家长借用种种原因、借口拖欠、拒付大学生家教费用无人处理,大学生往来学校住所途中交通安全无人监护,以及大学生家教过程中人身安全无人维护等;大学生家教遭遇侵权严重。侵权形式主要有:学生家长不按时、按标准支付大学生家教报酬;家教中介和家长拒绝签订劳务合同或家教协议;黑家教中介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大学生中介费,扣押大学生的身份证或学生证等重要证件,开虚假发票或收据;不法分子以家教为名侵犯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等等。

其次,针对学生及其家长而言:由于大学生家教缺乏教学经验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大多以灌输为主,不能真正达到“以学生为本”的这一重要目标。双方沟通交流少,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现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存在家教敷衍或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况,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1份,其中有效问卷568份,有效回收率97.8%。被调查者中有女性373名,男性195名。各学院、各专业按人数比例发放。考虑到大四的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大一新生刚进大学,正处于适应阶段。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发放的问卷相对较多。

调查对象全部属于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3个学院39个专业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发放。调查对象分已有家教经验和未有家教经验两个群体,有助于全方位了解红河学院大学生对大学生家教的意见和看法,为分析大学生家教提供比较全面的信息。

(二)调查方法。

考虑到研究对象全部属于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且调查样本容量大,本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发放的方式进行。经过前期问卷的制定、测试、修改、发放,后期问卷的回收、整理、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红河学院大学生家教现状。

1.红河学院大学生寻找家教工作的难易

通过对拥有家教经验的学生问卷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虽然目前蒙自市家教市场比较火热,但并不是每一个有家教意向的学生都能顺利找到家教工作。其中4%的学生认为寻找家教工作非常难,而18%的学生认为寻找家教工作很难;并且有过家教经验的学生的家教机会63%均是通过老师同学介绍,详见图一。

由图一分析可得,红河学院大学生寻找家教工作比较困难,获得家教工作的方式单一、无保障且不稳定。由此可见,拥有专业家教服务机构,对红河学院大学生家教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是必要的。

2.大学生家教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育经济学家靳希斌认为,教育成本,即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由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间接成本两部分组成的[1]。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普遍来自农村,家庭负担较重。大学生参加课外兼职活动,虽然无法降低受教育的直接成本,但可以有效减少间接成本,从而降低教育成本。不仅如此,人才服务,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一样,都是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2]。

大学生家教作为教育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教育资源。它既降低了大学生的教育成本,减少了农村大学生家庭负担,丰富了大学生工作经验,又帮助大学生提前适应了社会生活,可见开发利用大学生教育资源尤为重要。

在大学生家教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大学生所获得的报酬是他们选择家教过程中所关注的最主要因素。当“所期望”与“所得到”的值吻合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家教的积极性。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统计结果详见图二、三。

从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红河学院大学生普遍对从事家教工作的薪资期望值较高,而实际家教收入相对较低,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统计得出73.6%的学生所期望的薪资是每小时35元以上,然而真正能够达到这个期望值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学生。其中66%的家教学生收入在每小时0~30元,只有30%的学生收入在每小时30元以上。学生对从事家教工作薪资要求较高,但经验、能力又普遍不足,从而在家教活动中产生矛盾,这是大学生家教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3.红河学院大学生在家教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从调查可以看出,红河学院大学生家教有67%是在学生家里进行。那么在去学生家采用的交通工具,在路上是否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是否与被教育者或其监护人签订一定的工作合同以规定双方详尽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成了我们调查的一个方面,其结果显示详见表一。

表一显示,大学生在家教过程中只有7%是由学生家长接送,其余都是自主选择交通方式前往家教地点,这就自然产生家教途中的安全隐患。其次,34%的学生对家教途中自己的安全问题表现出担忧情绪;46%的大学生则不太关注家教途中的安全隐患,这意味着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未意识到自己在家教过程中存在的完全问题。最后,红河学院大学生家教者中仅有26%的学生在家教过程中与学生家长签订合同,以切实保障双方权益,履行双方义务;74%的大学生家教是与学生家长口头约定进行家教工作,一旦家教过程中发生纠纷、分歧,在没有法律途径的保障下,无法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大学生在外工作尤其是家教工作,小额、多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应当与家长签订合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然而,在当下高校学生家教过程中,由于雇佣双方合作时间较短或者无法确定,产生的薪值较小,为此单独书写工作合同较为麻烦,很多家长和家教学生都规避这个问题,造成当下大学生家教无合同关系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家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薪资是否按时按约定发放。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查,详见表二。

由表二可以看出,红河学院大学生在家教过程中,78%的大学生能够按时拿到薪资,22%的学生遇到过拖欠工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9%的学生放弃了自己的权益,自认倒霉,不要了;91%的学生则选择采取一定的措施争取挽回自己的权益,比如打电话催款、直接上门索款等,但都不一定有效。倘若一开始就与家长签订合同,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就会明显降低。因此,拥有一个专门的大学生家教服务机构对此进行统一管理是必需的。

(二)红河学院大学生对家教的态度。

红河学院大学生大部分赞同从事家教活动,认为家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详见图四。

从图四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中有83%的学生赞成大学生从事家教活动,其中19%的学生非常赞同,仅3%的学生反对。可见,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对从事家教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就实际而言,大学生走出学校进行家教活动,从各方面来讲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如增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积累从业经验等。

(三)红河学院大学生对于从事家教行业的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处于自然社会之中,作为具有感觉、知觉、意识、记忆和思维等能力的人,关于自身当下所处环境、发展空间、未来规划等状况的认识。简而言之,自我认识就是人的正确自我定位。“自我认识不是一种静态的观照,而是一种动态的反思”[3]。人只有于前进中不断回顾、对比、思考、总结,才能对自我拥有比较直观、客观、正确的认识。只有认识,方能案步前行。对于从事或者有意愿从事家教行业的大学生而言,得当的自我认识不仅有助于自我业务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其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在调查中,我们从红河学院大学生对自己从事家教应具备的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从事家教所占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自身的影响四个方面了解红河学院大学生对从事家教行业的自我认识,详见表三。

调查显示:红河学院学生对于大学生从事家教行业应具备的自我能力认识中,90.1%的人有勾选“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选项,它侧面反映了大学生认识到了在家教过程中,家教老师与学生间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为良好的讲课能力(83.5%)、专业知识(80.6%)、优良的品德(76.9%)。除此之外,还有6.3%的人提出其他意见。他们认为:大学生家教还应具备对生活的热情、自信心、责任心、抗打击能力、整洁大方的仪容仪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知识、综合性百科知识的涉猎。综合分析不难看出,红河学院大学生对于从事家教的自我能力认识充足。其实,对于大学生家教而言,与学生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活跃教学氛围、缩短师生距离,从而顺利、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家教行为继续的基石;其次,拥有良好的讲课能力、对于专业知识的全面把握,以及对系统的教学方法论知识、综合性百科知识的涉猎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再次,在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时,家教老师的优良品德,以及整洁大方的仪容仪表是这一职业所应具有的品德素养;最后,教师的自信心、责任心、抗打击能力和对生活的热情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心理素养。

在对于大学生从事家教所占的优势的认识上,“与孩子的沟通比较容易”这一选项有76.1%的人勾选,位居第一。其次依次是时间灵活性强(56.0%),专业对口―针对性强(42.4%),应试经验丰富(40.1%),以及价格低廉(28.7%)。此外,还有1.8%的人提出大学生家教兴趣广泛,知识形式多样,具有时代特色。总的来说,基于大学生还处于学生与社会工作者的交叉点,还处于心理、知识能力的渐成熟阶段,大学生家教相较于家长、学校老师而言,更能有效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基于现在大学生普遍是学分制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具有一定自主性,不需要捆绑捆扎地被束缚于班级,从而时间安排上更灵活;基于大学生系统化的专业培养,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全面,给学生进行语文、数学、生物、音乐等的辅导时针对性更强;基于现在学生普遍处于应试教育状态,而现在大学生都是经历过或者刚刚经历过应试教育制度下的高考的因素,大学生家教的应试教育经验丰富;基于大学生兼职的人力资源丰厚,以及大学生对物质需要层次的满足还大体倚仗父母的支持,经济压力较小,大学生兼职价格低廉;最后,基于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和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等,大学生家教更能多方拓展,引入时代气息,促进学生兴趣的延伸。

在对于大学生从事家教所体现的不足的认识上,反应最多的就是教育教学经验上的不足,有78.9%的人勾选此项。作为还未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上的欠缺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老大难”。其次则是辅导形式单调,缺乏个性化(46.8%)。大学生作为不是正规编制的人民教师,心理压力和不确定导致他们不敢大刀阔斧地改编教学内容设置,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辅导教学,以至于在课本知识辅导这一块学生总是兴致缺缺。再次是大学生家教因为没有正式、正规的检验,教学质量很难保障(41.9%),以及大部分大学生家教因为内心的敬畏感,与学生家长的交际较弱,容易导致教学倦怠和教学结果无人监督,最终达不到辅导的目的。最后,还有1.9%的人提出大学生家教存在的没耐心现象。因为大学生正处于年轻气盛的躁动期,心还沉不下来,耐心差,久未见效果就很容易发火、气馁、放弃,或者干脆“打酱油”。

最后,大学生家教在对于其自身影响的认识上,90.5%的人认为可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公认度最高。其次是有60.4%的人认为还可促进自身专业的学习。这两者体现了绝大多数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认为家教能给他们带来积极意义。此外,4.2%的人认为大学生家教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家教于他们而言只是获取额外收入的一种方式。最后,7.9%的人认为家教会浪费时间不利于学习,2.6%的人提出大学生家教可能威胁到其自身安全,体现了大学生家教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大学生能力与时间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总而言之,红河学院大学生在从事家教行业的问题上,从所需能力、所占优势、所存不足及对自身的影响方面综合分析,普遍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对于现今大学生家教而言,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讲课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优良的品德修养,整洁的仪容仪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系统的教学方法论知识、综合性百科知识的涉猎等,都是作为家教老师应该具有的能力;在拥有这些能力的同时,正确认识自己置身于这个行业的优势与不足,以及这个行业会给自己带来的诸多好的或坏的影响,便能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

(四)红河学院大学生从事家教的动机。

动机(motivation)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它概括了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动机是人的行为的激发和指引,是人渴望食物、向往性亲密及追求成就等愿望背后的力量。有人认为,动机是指行为的动力――人的行为开始、维持、导向和终止的动力(Petri 2003)[4]。要了解一种行为的本质,就必须了解其动机。要了解大学生从事家教活动的本质同样如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红河学院大学生从事家教活动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各有不同,详见表四。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原因(补贴生活费)是红河学院大学生从事家教行业的最主要动机。80.5%的人认为他们从事家教行业是因为此。其次,积累从业经验(79.2%)、丰富课余生活(64.6%)、工作较轻松(16.4%)、工作环境较好(10.4%)、工资相对较高(7.2%),依次是红河学院大学生从事家教行业所考虑的因素。

对于大学生而言,都开始面临踏入社会,自主生活,独立经济的现实问题,他们都正处于“第二断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始考虑责任、经济、工作、婚姻和未来。在经济不独立的二十余年里,大学生要寻求改变与突破,要摆脱一无是处的恐慌,要了解自己是否拥有放归社会而能够自处的能力。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大学生做家教就是一种寻求这些独立的表现。此外,作为刚从高中全日制教学形势下走出来的学生,面对大学相对自由的时间安排和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大学生对于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寻回课余生活的美好、丰富就业经验的渴望随着年龄的增加与日俱增。同时,对社会环境的莫名恐慌,社会规则的不明方向,使得壮志满怀的大学生急切的脚步变得踟蹰。在这种情况下,家教这一相对温和、与大学生学习环境相对接近的工作成为大学生走进社会的“敲门砖”。

(五)大学生从事家教的条件选择。

针对大学生家教这一行业,大学生擅长的交流对象的学段、科目及特长,以及所期待的薪资、所能提供的教学时段等,都会对大学生选择家教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不可避免地参与大学生对于家教对象的选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从事家教行业时,对于家教对象的选择,条件各有差异,详见表五、六、七、八。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家教对象的学段选择中,普遍集中在小学和初中,能够接受这两个学段的教学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61.1%、60.7%。其次是高中(37.1%)、学前(29.0%)、其他,即非学龄段但想要在某些方面继续学习的人(14.3%)。由于学前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家教老师在照顾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方面要求较高。所以,对于部分大学生家教老师而言这个阶段的教学有一定难度。而在小学和初中,与学生间的交流相对比较容易,知识层面又不会太难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家教而言相对就比较容易。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个性的张扬对家教老师的教学过程而言在无形之中提高了难度,同时这个学段知识难度的提升与多变对家教老师的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所以,这个学段相较初中和小学,大学生选择的相对较少。最后,针对部分因为业余爱好而选择家教的,由于其家教对象的不确定性,家教性质的不稳定性,家教安全的无把握性,导致大学生选择的最少。综合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在选择教学对象时,普遍偏向于小学和初中,导致其他学段家教老师的紧缺,家教老师资源的分配不合理,这个问题值得注意且有待解决。

在对家教科目的选择中,作为主要科目的语文、数学毫无疑问居于榜首,能够任教此科目的大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52.3%、51.6%。紧随其后的是英语,38.9%的人表示愿意并能够进行这个科目的教学。其次,则是物理(22.5%)、生物(26.2%)、化学(27.3%)、地理(23.8%)、政治(26.8%)、历史(28.9%)、艺术(22.2%),比例大致相互持平,总的反映了大学生在对科目的选择上基本符合了家教市场的需要。但英语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在对家教的薪资选择上,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期望普遍较高。希望45元以上时薪的占43.7%,以下依次为36元~45元每小时的占31.5%,26元~35元每小时的占22.0%,25元每小时以下的占2.8%。这与现今蒙自市的家教市场价有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家教双方很难达成协议。为了摆脱这种状况,相关机构应采取一定手段普遍提高家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下,适当调整家教市场的价格设置,最终使得双方达到利益最大化。

最后,在家教时间的选择上,大学生普遍选择周末进行家教。而晚上、节假日和对时间没有特别意见者居于次位。还有3.2%的人提出其他想法,例如有时间就去、无聊的时候去。由于很多家庭定期或者不定期有家庭活动,或者学生有兴趣班的,家教时间的双方意见就有出入,很难达成共识,家教双方很难找到对口的家教工作和家教老师。这种情况下,就要有一方协调。

总而言之,大学生在选择家教的过程中,学段、科目、薪资、时间的限制,与找寻家教的家长的要求很难达成一致。导致在蒙自市这个大的家教市场中,总是会有大学生家教找不到合适的学生,学生家长找不到合适的家教老师的现象发生。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现象,家教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对整个家教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安排的机构,这就是我们调查的目的所在。

四、结语

针对现目前红河学院的有过家教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在家教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现阶段红河学院学生对于从事家教行业的自我认识、选择家教的动机和条件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目前蒙自的家教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对整个家教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安排的机构。针对从事过家教的人所面对的害怕知识层面能力不足,安全、资薪问题得不到保障等担忧,以及还未从事过家教的人所担心的不能有效与学生沟通,知识层面能力不足,重点掌握不当,薪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并寻求解决方案,对目前蒙自市混乱的家教市场进行有机管理,极大地方便家教双方寻找合作对象,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对此,红河学院学生的赞同度很高,详见表九、十。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志功,梁家峰.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的学生管理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1(11).

[3]旷三平.自我认识的超前性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0(4).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6篇

三个人,李如彬,姚劲波,金鑫;两家上市公司,学大教育和58同城。学大教育为三人合创,58同城为姚劲波独建;前者市值不断衰减,从10亿美元跌至目前不足3亿美元,后者市值已超过40亿美元。

姚劲波来自湖南农村,李如彬出身山东县城,金鑫从祖辈开始就居住在北京城区。如果以地域出身论人失之浅薄,至少不可否认,生长环境对人的性格会有影响。

姚劲波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判断力强,一心要做大事。

李如彬对财富欲望强烈,但比起姚劲波,野心不大。

较之姚、李,金鑫最为温和。

从同一个起点,三个人走到了三条不同的路上。他们曾一起看《中国合伙人》,觉得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比电影里激烈得多。但是,14年后,交情还在。

我们提出在学大教育创立时的办公地点为他们拍摄合影,三人在下着小雨的上午准时到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里已经是一家妇产医院,当时的办公室,现在是产房外的走廊。

拍摄的过程中,不时有新生儿的啼哭声传来。 创业

2014年初夏,黑马大赛硅谷赛现场,学大教育董事长李如彬作为选手,在台上做着项目路演――这是他第二次创业,一个P2P租车公司。李是仅有的几个用中文演讲(场内有同声传译)的选手,即便如此,他还是明显地紧张,时有结巴。

这已经是经过辅导后的结果。几天来,作为评委的姚劲波对李如彬不时进行“训练”,否则,“可能也就能给他打60分,”姚劲波说。头天夜里,李如彬拉姚劲波在大赛现场一遍遍预演,直到凌晨2点。他想突破自己。

姚劲波把李如彬的ppt每页的上百个文字“统统砍掉”,只留下图表和最多10个字。

姚对自己的这位伙伴尽到了责任,根本上李参赛就是被姚劲波“拉”来的。

“他还不想挑战,”姚劲波说,“我跟他说你是CEO,免不了挑战这一回。他很羡慕我到哪儿都能讲,我就举了我的例子。我跟他一样也是个程序员,擅长做很内部的事情,演讲能力是练出来的,演讲的窍门你摸到就能做到,必须挑战。”

同为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姚这一次成了李的导师、评委。李如彬二次创业与下面的事实直接相关:58同城的市值十余倍于李担任董事长的学大教育。“我觉得58成功上市,表现还不错,是他决定不退休重新出来做事最最主要的原因,没这个他可能就移民或者就这样了。”姚劲波的分析得到了李如彬和学大教育CEO金鑫的认可。

这三个人有着十几年的交情,学大教育就是他们共同创立的。他们年龄相差不到一岁。1999年,金鑫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供职于中国万网市场部;在北京科技大学即将上大四的李如彬不再兼职做家教,开始考虑就业问题,打算选择一家与专业对口的互联网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姚劲波,正做着他的第一个网络公司,一年后,他将这个公司卖给了中国万网。

李如彬来到了金鑫所在的市场部实习,负责网站策划和设计。金鑫看得出他很努力,并且能力不凡。李自学网站制作工具如Dreamweaver,官网改版,李如彬的方案比另一个正式员工的方案得到了公司内部更多人的认可。

年轻人凑在一起做一件事总会充满激情。当时万网市场部在做中国企业上网工程,要把众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联合在一起,办一个大型活动,整个部门加班加点,“特别简单,就是想把这个事做好,得到比较强的成就感。这种事情经历下来,大家都互相比较认同、欣赏。”金鑫回忆。

李如彬也很享受这种激情,但他的诉求更多,“老是觉得钱不够花”。李如彬家境不如金鑫殷实,父母是山东费县的普通公务员,大学时一个月四百块的生活费,不能支撑他的开销,于是,大三之前“拼命做家教逼着自己挣钱,是班里做家教最多的”。李如彬说,“家里买房子一万多都承受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钱,老是感觉很紧张,完全是在生死状态逼出来的,老想致富。”

在中国万网期间,李如彬还同时在《互联网周刊》实习,一周七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是毕业后,他并没有选择这两家公司,而是去了清华同方,因为那里能解决北京户口。

没多久,李如彬便开始辞职创业,他说,当时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李在万网实习,看着老板带着老外在公司里转,没几天,新闻里就出现了万网融资的消息;在《互联网周刊》,他又目睹了同样的场景――老板带着人各部门转转,然后就融资了;在清华同方,他们团队做完一个叫“中华医疗网”的项目后,马上得到香港怡富银行的4000万元风险投资。

“你觉得我还能坐得住吗?”李如彬对《创业家》说,“这么好的时代,以前没有。你不用靠资源,也不用靠有钱,不用拼爹、拼关系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劳动成功,就可以IPO。”

2000年,新浪、网易、搜狐等互联网公司相继登陆纳斯达克,丁磊不到30岁便成为了上市公司老板。“这在那个年代是多大的震撼,都觉得上市公司老板是五六十岁的人,但他们居然就比我们大几岁。”李如彬认为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必须要走了。

这时候,姚劲波把公司卖给万网后,成为了万网的一个产品总监,和金鑫在同一个办公室里上班。“我和金鑫都有理想吧,”姚说,“经常谈互联网的一些风云起伏,哪些模式能有好的前景。”

李如彬来找金鑫聊他的创业想法,金鑫叫来姚劲波,三个人第一次凑到了一块儿。

2001年,三个人共同出资10万元,成立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三个垂直信息网站:家教、兼职、交友,股份各占三分之一。这种平均的股权分配让他们之后面临分歧无法解决,按姚和李的说法,这对一个公司是“致命的”。

姚劲波和金鑫没有离职,只有李如彬全职做这个公司,所以他的股份多占了一个点,34%。

李如彬说,当时是他主导学大的创业,姚劲波与金鑫在万网的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决定让他先“趟趟水”,干得好他俩再过来。金鑫说自己一开始是“玩票性质”的,没有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要;姚劲波则始终没有真正参与学大教育的管理。

这是2001年的夏天,和那个年代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一样,24岁的李如彬带着自己的冲动、抱负以及很少的钱,开始了创业。当时在互联网圈流行“30岁退休”的说法,“这句话激励了很多人去创业。”李如彬说,当时他觉得赚个几百万就可以退休了。

仅过了一年,他便遇到了创业者常见的问题,钱花光了,业务方向不明确,管理上力不从心――唯一一个兼职的工程师最后还偷走了他的代码,做了一个一样的网站。

“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我觉得这样不行,劲波也觉得不行,得想想办法。”李如彬对《创业家》说。

金鑫当时想的是,这事还做不做了?如果不做,李如彬就去找工作,大家还是好朋友。“正好当时有一个契机,家里需要我时间比较自由,不能朝九晚五地上班了。”金鑫说。“第一次创业,就这么结束还是有点遗憾的,我就出来试试,跟李如彬一块儿来做这个事。”

账上只剩下2万多块钱。金鑫家境较好,拿出5万元,作为激励,姚和李各分给金鑫一部分股份。这样,金鑫全职进入学大后,占到了38%的股份,主管市场、公关、策略、对外合作等,李如彬负责业务、技术和运营。

第一年下来,只有家教这个网站能赚钱,并且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越做越好。为了公司能活下去,他们关掉了另外两个网站。自此,学大教育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家教信息网站。很快,在没有任何市场推广的情况下,学大火起来了――几乎北京三分之一的兼职学生家教都是这个网站的用户。

公司逐渐走上了正轨,也开始了一个创业公司常有的创始人之间意见分歧的阶段。

姚劲波坚持公司全面线上运营,所有数据通过IT系统管理。他对一些业务还在用纸操作(如记电话、接订单等)不能忍受,但李如彬认为现实的情况是,开发系统的人员极少,还都是兼职的,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第一次激烈冲突发生在2004年,是否应该从线上转线下。当时家教网已经做得很好,注册教师30万人,年销售收入达到了几百万元,最高时占据北京中小学家教市场八成份额,在几个主要城市也开了分站。李如彬主张砍掉中介业务,直接聘请老师,做教育机构:“不甘心只收那点儿中介费,我在想怎么能把学费收过来。”金鑫也认同这个想法,但觉得不要贸然关掉可以带来现金流的业务。李如彬回忆,两人为此争吵得很厉害,“我的理由是要把团队集中在一件事上,同时做两件事很危险。费了很大的劲说服金鑫才砍掉。”

姚劲波此时已经很明确自己不加入学大。“除了更想做58,我介入只会让事情更乱。我进来不会让股份给他们,2个人矛盾都这么多,3个人只会更多,听谁的?”但姚对学大并非不闻不问,学大上市之前的9年,三个人几乎每周都开会讨论公司事务。

李如彬开始构建学大教育的培训模式,让需要提高成绩的学生,尽可能得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课外辅导。除了从家教中介转变为签约专职和兼职教师作为员工,学大还设立了咨询机构――把学大当成医院,咨询师当作医生――在给学生选择老师和课程之前,先行分析学生的具体需求。

由此,2004年9月,学大推出了“一对一个性化辅导”体系。这一创新模式很快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销售额增长极快,“不到一周就收了几十万。”李如彬说。

吴娥是学大教育第一个咨询师(2014年离职),毕业于北师大教育学专业,与李如彬一起制定了咨询业务方案。吴娥认同李如彬“个性化辅导”的理念,之后成为学大教育北师大校区的第一任校长,经常给学生推荐当年李如彬推荐给她的一本书,《像他们一样会学习》――100个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李如彬觉得,吴娥和他配合得很好,“她懂教育学,我又懂销售,这个模式一下就摸索出来了。”

2004年底,学大在北京之外的三个大城市开设了分公司,在一些大学开设了学习中心,并且计划推广到每一个重点大学。快速扩张的后果是,分公司都没有达到预期销售额度,现金流都断了,拖垮了总部。

“这也是劲波推动的,”李如彬回忆,“他说你们要出去啊,要扩张啊。他不说我们也没有那个想法。

“公司差点倒闭,2005年的时候,已经负债200多万了。祸不单行,除了负债和销售的压力,还有黑社会的讹诈。如果不是金鑫对公司有信心,觉得能渡过难关,我肯定就放弃了。”

2005年7月,李如彬和金鑫收缩外地业务,带着团队趁着暑期旺季,在北京大本营加大力度招生,业绩陡增,救活了公司。

这一年,中国万网当时最年轻的VP(副总裁)姚劲波辞职,创立了58同城。

“其实我是真正在延续当年我们的梦想的人,用58同城这个品牌,做一个大而全的信息平台。”姚劲波说。

在李如彬看来,姚一直不进入学大,除了理想外,他需要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公司。“我觉得创业者要有这种气质:我要做老大,而不是谁都行。”李如彬说。

姚劲波自我评价在学大的作用有二:一是“站在外边帮他们看方向”,二是“协调他们两个的矛盾”。李如彬认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意识,姚劲波“在思想上总是不断进步,以至于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于协调矛盾,李说,“他是个和事佬,基本不会提太多的意见,让你自己去谈,一般谁谈下来就支持谁。”

学大当时虽然已经转型到线下,但李如彬从来不认为线上不重要。“那年(2005年)我就提出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个性化学习机制,就是现在说的O2O。”他把学大的官网改造成了一个学习社区,有智能学习工具等设置,页面比较简洁,“类似百度,跟现在学大的官网完全不一样。”

“金鑫当时非常反对,”李如彬说,“可能也是我没有耐性吧,管你理解不理解,直接把网站给上了。”在激烈争吵的时候,李的做法经常是“爱咋地咋地,我会坚持我的看法”。

“上了之后,金鑫的意见就特别大,后来有一次争吵,他说,‘你还把我放在眼里吗!’”李如彬说,那次之后定了一个制度,改动网站需要经过三个人共同签字确认。几天之后,网站按照金鑫的意见改回了以前的样子,李如彬觉得如果他当时再坚持一些,对学大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但一线销售压力极大,没有时间和精力。

姚劲波回忆,几乎每个月,李、金都会有严重的争吵、分歧。“比如说,要不要开分公司,要不要转型,薪资奖金应该你多拿还是我多拿,到底应该少拿钱多投入还是多拿钱少投入,要不要融资,要不要引进一个人、要不要给他股份给多少。然后就会闹,闹到我这里来,就找我来开会。大家投票吧。

“这种争吵,极端的时候出现什么情况?就是说要分家:你分几个城市我分几个城市,或者给我几百万,我走人。如果这种事情发生一次,学大就上不了市了,绝对的,就变成一个很平庸的公司了。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比较荒凉的地方喝茶,就闹到有人把凳子一推,就走了,当时害怕啊,他没开车,天很冷,下着雪,我们两个分头去找,在外边喊他,怕他出问题,闹得很激烈嘛。”被找的人是金还是李,姚不愿说明。

姚劲波认为学大的成功极为不易。“在这么多争吵的情况下还能顾全大局,还能忍让、中间状态、或者说‘听你的这次’,这是他们的美德。真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啊,大家还是以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的,能牺牲自己。”

对于曾经要“分家”,李如彬直接否认。在金鑫的记忆里,争吵远没有姚、李所述那么激烈。 上市途中

2007年,在“争吵”中成长的学大教育已经是“一对一”辅导行业里的老大,得到鼎晖创投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这一数字是58同城2006年拿到的软银投资的4倍。相对于看得见现金收入的学大教育,姚劲波做的事让人不知道前途何在。58同城的网站流量远远低于它的竞争对手赶集网。

58同城免费为商户信息,而且拒绝首页广告。姚后来曾对《创业家》回忆:“广告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把你的心态搞坏。本地生活服务的商户就给58同城几千元钱,如果你今天签了一个30万元的单,以后所有人都不会再去管那些小客户了。所以我就做了个简单粗暴的决定,58同城不做大客户,也不做品牌广告。我现在不依赖任何一个客户。”

姚很有耐心地教育自己选择的行业的市场,逐渐建立起庞大的线下销售队伍。这让他看起来吃力不讨好。“他们觉得我做了一件很苦的活儿,每次见面都安慰我。”姚劲波说,那时金、李甚至劝他不要再做58了,还是来学大吧。

姚不为所动。姚对58的坚定一如他从未正式介入学大的管理。“58同城能走到今天有很多原因,”姚对《创业家》分析,“第一你要选一个好方向坚持下去。”姚一度曾为质疑58的文章(“一会儿说我们烧钱,一会儿说我们没有赢利模式”)很生气,“2008、2009年胜负未分的时候我很受影响,看完后都睡不着觉。后来我看见这种新闻就赶紧翻过去,别影响我心情。最近这2年,我看都不看了,心如止水。”

只有姚自己知道58的用户量每年都在翻番增长。他所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收费模式。

投资学大后,鼎晖创始合伙人王功权看到姚、李、金所持股份差不多,建议他们重新排一下座次,确定到底谁说了算。结果是,更多接触一线业务的李如彬做CEO,金鑫为高级副总裁。

姚劲波在学大的股份一直在减少――每当需要出让股份的时候,如以股权招聘人才,往往从姚劲波这里出(姚称之为“必须有人愿意退让”)。2010年学大上市,姚劲波持股剩余10.8%。

得到投资的学大开始大规模扩张,启动“百校建设”计划,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新铺设了100个校区。

2008年9月,跃进的势头暂停,学大开始强化内部管理。董事会进行了人事调整,李如彬调任董事长,金鑫任CEO。

董事会让李、金二人各提交一份报告,阐明自己对公司的方向及当前问题的看法,以此来决定CEO最终人选。

对于调整的结果,李如彬的看法是:“鼎晖有些声音希望能调整,主要理由就是公司大了,简单来讲就是可能觉得我当上市公司的CEO不行,比如跟投资人沟通,大的演讲什么的,可能金鑫比较合适。我觉得也对,既然比我合适,大家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金鑫说,董事会觉得他的报告“更合适一点儿”,当时学大已经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更换CEO不是为上市做准备:“2008年不可能预计到2010年上市,主要还是为了公司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不同阶段为公司做出贡献。”

李如彬告诉《创业家》,写报告那几天业务上压力很大,董事们轮流来找他交流。“经常谈到夜里4、5点,然后第二天还得接着开会。最终写那个报告只有一、两个小时,写完都没睡觉就继续开会了。报告里写的主要就是学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讲什么成绩。”

姚劲波对此评论说:“如彬是特别不擅长跟董事会沟通的人,不怎么给董事会写材料,他就是做业务,把精力全部对下边了;金鑫比较擅长与董事会沟通啊,市场、融资、数据啊,给董事会的印象可能好一点儿。然后金鑫提出来,他来做CEO,所以董事会就做了这么个决定。

“一般这种决定做出来以后,对企业都是致命的,分家啊,离开啊。如彬能坚持做一个不那么积极参与到企业里面的董事长。”

李如彬觉得与董事会沟通并没那么重要:“鼎晖的资源有什么好利用的?除了钱之外,除了功权在董事会上分析一下治理结构。”

2009年,学大扩张导致的亏损迅速减少,在全国铺设的学习中心大部分发展良好,2010年再度开始赢利。调整CEO与此有否直接关系不得而知。

陶华英2007年9月加入学大(2009年底离职),是学大第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直接向李如彬汇报。

她进学大的第一感受是,大家一致为了上市,学习能力强,发展很快,股东之间直言不讳,但是条线分得很明确:李如彬负责北京分公司,统领人事和销售,对内;金鑫负责市场、融资,对外;戴科英(姚劲波妻子)负责文化;邓强(小股东之一)负责具体销售。

两个创始人给她的印象大不同:李如彬坚定,他定下来的事很难改变,“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好像听不太进别人意见似的。”她感觉金鑫性格比较柔和、open一点儿,和大家聊天也比较多。

扩张对人才需求极大,陶每两三天就要招到一个校长。“李总把工资定得特别低,2500-3000,有点经验的人,3000到4000,基本上没有超过4000的。”陶华英说,李如彬很省钱,“有一次一个面试分公司总经理的从李总办公室走出来之后跟我说,大老板怎么五百一千还反复说?觉得他抠门。我以前跟他开玩笑,钱你每天晚上数一遍才睡得着。他跟我说,成本低,估值才高。”

“抠门”是学大教育一直以来的风格。三个人都说过,公司股东在上市之前从来没有分过红,工资拿得都很低,赚了钱便继续投入公司加速发展。

低工资招来的人学历背景当然不会太好,陶说,员工再笨李如彬都不嫌,会很耐心地教。“一开始我们都不会看流量,他教你怎么看,写新闻稿告诉你怎么写,手把手帮你改。一个老板这么做挺令人感动的。”

她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当时学大招老师困难。一天晚上,李如彬来问陶为什么几大招聘网站上,同行的搜索排名都在学大前边。李查看了学大的招聘内容后发现,关键词分得不够细,然后和陶华英一起仔细进行修改。

陶觉得李如彬在很多具体业务上都钻研得很深,李如彬曾对她说,作为管理者,自己一定要懂,否则员工会欺骗你。

李如彬很不喜欢员工请假,陶华英向李如彬请假从来没成功过。“李总比较苛刻。”

陶华英觉得金鑫善于沟通一些,“有问题跟他说,他都能替你想一想。你请假就请假,休息一段时间也没关系,薪酬上也稍微松一些。”

两个创始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也表现在决策上。一件事情让陶华英印象深刻:一次定一个分公司总经理的薪酬,陶改了7、8稿也没能得到金鑫肯定的答复,拖了两个月也没能定下来,她们团队的人全“疯”了:“别管对错你先定一个啊。”陶华英说,这种事李如彬一般现场就给“拍”了。金鑫经常会开会到夜里1、2点,从晚上7点开始。“你说开会定一个主题,拍了就完了,过两天有问题再升级讨论。不,大事小事全拢一起说,定完不拍,下次开会再继续讨论。”在陶华英2009年底离职以前,她的印象是金鑫很少有事情能画句号。

公司业务交接给金鑫后,31岁的李如彬开始了半赋闲的生活,并结了婚。 上市

2010年11月2日,学大教育在纽交所上市。三个人在纽约笑得很开心,他们说,“那是人生很快乐的时刻。”

当月,学大的市值便达到10亿美元(每股14美元左右)。

三个人去买房,李如彬和姚劲波都看中了北边一个高档别墅区,金鑫从小在北京东边长大,更喜欢东边,就没和他们买在一起。

学大IPO前夕,李如彬出售了300万股学大股份,套现1000万美元(仅为上市后最高股价的1/4)。喜欢车的李购买了20多辆百万元级别的汽车。

姚劲波持有的10.8%学大股份市值超过1亿美元。58同城此时的估值只有几千万美元,他持股30%,估值1千多万美元。“理论上58没必要做了,”姚劲波说,“但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应该这样,应该更大。我坚信58是被低估的。”

2010年底,58同城的月流量已有六七千万人次,一度是行业第二名的两倍;年营收1100万美元,只是当时学大教育的1/15,但姚已经为58同城找到了可持续的赢利模式:收取会员费及竞价排名费。

2011年,经过6年积累的58同城突然出现在各种形式的广告里,长时间成为百度SEM(搜索引擎推广)top1的广告主。姚劲波花了6900万美元打赢了与赶集网的广告战。“那一年融资太容易了,”姚劲波说,“我们的投资商说,他们投1块钱,你们就投2块钱。”

同一年,学大的命运逆转,由于当年的销售预算没有完成,年底股价跌至4美元左右。

为了上市,鼎晖曾在学大主导组建了一个职业化管理团队,人员多有留学、投行、咨询公司背景。姚劲波觉得,引入这个团队是走了一个弯路,但是当时,“我们和董事会都觉得我们自己不行,需要找更专业的人。”他们至少没有反对董事会的决定,首先是资本市场更喜欢职业化管理团队的背景。问题在于,“这个班子业务好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业务出问题,其实他们也没太多办法,因为不接触第一线,不去和客户接触,不是做业务过来的。”

而金鑫更多归咎于自己。“当时对上市后的挑战估计不足,节奏没掌握好,导致了预算没有完成。”

他认为当时有两个失误。一是2010年底整个一对一辅导行业快速扩张时,学大选择了保守战略,丧失了市场份额。二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比较大幅地调整了销售薪酬结构,更加注重后端服务而不是前端销售,销售人员的业绩更多跟售后服务而不是招生数量挂钩。尽管这种调整从长远看对学大是好事,但短期内的快速改革导致了销售能力下降与销售人员的流失。

“我们整个团队都有责任,这个决策是集体做的。我还是CEO,对这个事的判断和认识是不清楚的。”

“问题已经出现、损失已经造成的时候,别人可以撤,我撤不了。”

这时候,姚劲波开始迎来自己的高潮。在58同城广为人知的同时,姚的名字也在让大众熟知――通过一档叫《非你莫属》的求职类电视节目。

“听说这个节目后,觉得这个形式好,”姚对《创业家》说,“可以把公司品牌、企业用人理念、CEO的风格传递出去,这是广告做不到的。58最主要的业务也是招聘,所以我要去参加。”

但是去了两期,效果很不好,“录了好几天发现没有我一个镜头。参加节目是要花钱的,我说这个不行啊,浪费我的时间和钱,最后却没起到宣传的效果。

“然后我就研究,把前边20多期节目,躺家里全看了一遍,很快就找到窍门了,知道导演会留下什么(镜头)。我跟其他人不一样,我是互联网人,善于总结,最后可能变成了表现最好的一个。”

“我当时他妈就特羡慕有些人,丫成天话筒就放在嘴边,张口就能说,我是他妈举手半天说不上一句话,好不容易说一句话呢,还给剪掉了。慢慢你就知道节目需要什么,观众爱听什么。你不能用你的标准,比如有些人一上来,我当时一看这个人不行我说就睡一觉吧,就睡着了。”

对于自己的不足,姚劲波有极强的动力去完善。他用很多精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接受采访、拍电视短片、对内对外演讲,“利用好每次机会来传递自己的理念,让别人认同你。”

参加黑马大赛硅谷赛期间,姚劲波说,58同城IPO的路演,他准备了半年。

2013年底,58同城也走进了纽交所,股价持续上涨至今,总市值已超过40亿美元。

敲完钟十几个小时后,姚就登上了回北京的飞机。他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请大家吃饭、庆祝。“必须让员工感觉到,上市之后我们还是要在一起。”

这一次,姚劲波“心如止水”,“钟怎么去敲啊,怎么走过去拍照,我都经过一遍了。我知道上市就是一个开始,你看学大上市到现在,如果不努力,公司就不会有本质性的突破。你始终得战战兢兢的。”

58上市,姚劲波邀请李如彬和他一起去美国,但是李的签证没有及时下来,而“金鑫毕竟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

李如彬觉得去不去无所谓,“毕竟是他自己的公司,关系好不是体现在形式上。”

但58同城的上市和迅速发展,给李如彬带来了“极大的刺激”。58同城的市值是学大市值的14倍多,这让李不甘心;并且,股价下跌意味着资产缩水,“安全感降低了。”他本来已经赋闲在家,带带孩子,买买车,做过几回天使投资。现在,他决定再次创业。

李和姚住在一个小区,经常会一起聊做什么项目好。他们都想到了车。李如彬买的20多辆好车,大多都不开,姚劲波在58上给他开了个账号,找人替他在上边发帖,以几千块钱一天的价格出租那些车。

李如彬把这些车组成了一个车队,成立了一个小公司,招了几个专职的司机。这个公司为很多名人提供过用车服务,包括比尔・盖茨、李娜、陈道明、刘翔、易建联。

2013年,他们看到了美国的P2P租车模式,认为可以借鉴。李如彬喜欢车,这一模式又和互联网结合紧密。“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姚劲波说,“重点我看好如彬,它(P2P租车)需要很强的线下操作,全国各地都需要有点,运营很复杂,如彬有这个经验。这个项目很多地方比学大更好,成本、毛利率、重复消费。”

李如彬认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私家车限号、限行,导致租车的需求增加,他看好这种更轻、更适合移动互联网的租车方式。

再次创业的李感觉好像回到了学大初创的时代,做的事情似乎也差不多:十几年前,他看到家教市场很混乱,便想做一个把家教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公司;现在私家车出租市场很混乱,他又想把它们都整合到一块儿。

2014年3月,李的宝驾租车公司成立,两个月后宝驾租车平台上线,专注移动端,目前已有数千注册用户,1000多辆可租车。李的目标是,2016年之前,在全国至少铺到20个城市,用户百万级,5万辆可租车(这一数字来自神州租车目前的汽车保有量)。

宝驾租车得到了姚劲波的投资。“他要的不是钱,”姚说,“要的是有个人认同他,有个人商量。他的技术合伙人是我找的。我根本不关注回报,主要就是帮他一把。”

在姚劲波眼里,李如彬现在的样子和他几年前很像:意识到了沟通非常重要,决定突破自己。

通过参加黑马大赛硅谷赛,李如彬重新进入了互联网圈。他开始考虑接受一些论坛的邀请,锻炼演讲能力。

对于学大,姚劲波还是很看好,“基础很扎实,一直保持赢利,账上钱很多,知名度、员工、资源都很好,只要金鑫持续在里边想办法,一定能找到路。”

“我跟如彬说,不要给他(金鑫)太大的压力,58的成功已经让他感觉到很大压力了。”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7篇

2012年3月,李勇准备从网易门户总裁的位置上辞职创业时,他环顾一圈,发现互联网应用在绝大部分领域都已经做过很多,只剩下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产业,似乎还有一些机会。

随后,他又将这两个事关民生的大产业做了一下对比,从市场化程度上,教育显然要高于医疗。相比于“油盐不进”的庞大公立医疗系统,在公立学校之外,以好未来、新东方为领头羊的一大批民资线下培训机构,花了十几年时间,在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已经培育起一个相当成熟的课外辅导产业。而彼时,在线辅导产品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市场。

经过1个月的试错,李勇和团队迅速将创业方向,从成人教育转向围绕K12用户的移动在线教育产品上。

K12(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简写)是一个教育名词,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这12年基础教育阶段。基于K12市场,再附加一个“手机用户”的维度,国内被李勇圈定为产品目标用户的,主要是接近7300万的初、高中生,再加上一部分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他粗粗一算,这个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人”。

“我们有一个理念,这个产品用的人越多,它就能被越用越聪明,然后又想到猿是动物里最聪明的一种。”从产品智能进化的角度,李勇给公司研发出的第一款K12学生题库产品起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叫“猿题库”。

从题库工具类产品开始,李勇和他的团队踏上创业的漫漫征途。但是很快,原本望去还四下无人的赛道上,只用了不到一年,便云集了一批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学霸君、作业帮、快乐学、一起作业网、作业盒子……大家各有各的来头,在产品线扩张上毫不示弱,从在线搜题到在线辅导,从校外打入校园,一场贴身竞速赛从此展开。

“目前K12在线教育市场还没有出现一个绝对的大头。”李勇并不担心竞争,他觉得,面对用户基数这么大的市场,战争还只是刚开局,眼下各家最大的任务仍然是教育用户,让他们体验到在线学习的便捷性。虽然不是出身教育专业,但教育市场“离大家其实并不远”,每个人都从学生时代走过并终将为人父母,所以李勇和他的竞争者都很明白,K12产品想要获取用户,难度不算小,因为要同时说服家长和学生这两端。更何况,从早期用免费产品快速地完成用户圈地运动,到后期逐步过渡至一个让用户体验很舒服同时又很愿意主动付费的产品形态,也绝非一日之功。

与此同时,变现的压力也愈发迫在眉睫。工具类的产品,靠免费政策来圈取用户,引流的价值虽大,一谈到转型变现却又相当气馁。几个垂直小巨头中创业最早的李勇,可以说是最完整地经历了从猿题库到小猿搜题再到猿辅导――三度产品功能的升级,几经周折无非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寻找K12在线教育最佳的变现模式。

而回头再说到那些已经被技术进步狠狠贴上“传统”标签的线下辅导机构,面对新进者的抢食,自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一直觉得很有危机感,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样化,如何在迅速变化的行业中保持竞争力是我们接下来的挑战。”主管优能中学的新东方助理副总裁罗娉在接受采访时说。

好未来集团(前身学而思集团)和新东方集团,北京线下中学培训领域的前两名,其线上网校的发展,远不如线下业务,两个巨头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投资的方式来布局这个市场。

此外,像BAT这样的互联网产业资本也基本完成入局。百度将拍照搜题产品“作业帮”并入其“大搜索”版图,阿里巴巴有连接学生和老师的平台“淘宝教育”(前身是淘宝同学),腾讯也有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腾讯课堂”。加之近两年来大量的热钱进入在线教育领域,这场混杂着巨头与创业者、公立学校与传统课外辅导机构的多角竞争,正在变得更加热闹。

专注于在线教育产品投资的经纬中国资深投资经理牛立雄预言,未来两三年,教育行业将出现巨大的变化,而总结今年的产业特点,那便是――竞争已开始加速。

选手驾到

下课铃声响了,在北京人大附中读高一的陈琳(化名)拿出手机,趁着十分钟的休息时间,翻出猿题库,快速地做了几道选择题。虽然学校并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但这些学生基本上人人书包里都装了一部智能手机,他们与老师达成的默契是――绝不在上课时间掏出手机来玩。几乎每个学生的手机里都下载了搜题类的应用,遇到不会的题目,拍下照片,一搜索就能跳出答案解析。有时候他们甚至还会凑在一起,对比哪家的搜题App更好用。

“小猿搜题搜得更准。”

“是吗?我好像更喜欢学霸君,它可以同时给出五个解析。”

“不过,你们没觉得吗,作业帮好像搜得更快一些……”

陈琳告诉《财经天下》记者,这些学生对于产品的讨论可以深入到很细节的体验。

从2013年5月开始准备内容,直到猿题库将全部年级科目的题库上线,已经是2014年9月。当初,李勇想做猿题库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想从“做题”这件事切入K12教育市场。“这以前大家都是在纸上做作业、做练习,现在能够在手机、PAD和电脑上做,这些设备还能够迅速地给你反馈结果。”可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创新效果,前期题库数据做搜集整理的工程量便非常巨大――平均每天有200个兼职大学生还有老师,负责设计题目和解答习题,这样一干就是18个月,前后投入2000多万元。

猿题库的后台使用了先进的IRT模型(一种用来分析考试成绩的数学模型),它能够测量出考生的能力水平,让猿题库能够根据学生做题的水平给他们推荐合适的题目。但是由于在题库产品上消耗了大量时间,李勇积累的先发优势,很快就被竞争对手用更为聪明的产品所赶超。

比猿题库最终完成艰难的“西天取经”还要再早出数月,2014年5月末,另一款智能学习答疑类App学霸君率先完成重大功能改革,上线了拍照搜题功能,并在3个月后将拍照搜题的准确率提升至80%。这一年的12月,遇到对手的李勇团队在猿题库之外,迅速上线了自己的搜题类App――小猿搜题,第一个月便收获了200万用户。然而距此又过了仅仅几周,同一赛道的第三个强大对手出现了――孵化自百度知识团队的作业帮,于2015年初上线,最初只推出UGC问答社区用以学生之间自由讨论作业问题,但是继学霸君和小猿搜题之后紧接着也将产品主体转型为拍照搜题App,同时配以类似于猿题库的在线习题模块。

截至2014年10月,猿题库的中学生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500万,虽然用户量在持续增长,但题库类产品开始暴露出一些缺陷。李勇对此不愿多谈,但竞争对手――学霸君的CEO张凯磊却毫不留情地将题库称为是“反人性的产品”,理由是“没多少学生会愿意主动去做题”,题库类产品在更具说服力的“日均活跃用户数”这一指标上始终增长乏力,只强调总用户量增长的数据,被张凯磊批判为“虚假性繁荣”。

显然,事后大家都认同,搜索更解决用户痛点――学生们都想能快点完成作业。直到现在,李勇仍然将小猿搜题定位为猿题库的“辅助工具”,但其实小猿搜题的用户量和活跃度用了很短的时间便超过了猿题库。

已经是二度创业的张凯磊,在行业内以心直口快著称,他承认自己有时候会有点“大嘴巴”。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记者采访的那个下午,张凯磊还特意请一位同事给自己“把关”,采访中他不时转过头问同事:“这个问题我能回答吗?”

2012年年末,张凯磊创办问吧科技。他并非第一个想到要做“搜题”产品的人,但是为了打造一款在准确度和反馈速度上体验都很便捷的搜题应用,前后也花费近18个月的时间,投入1000多万元,以提高在自然条件下对模糊、形变文字和图片内容的识别率。用户打开“学霸君”,只需用智能手机对着书本上的某道题目拍照,将图片上传,很快系统就会自动刷新,跳转至对这道题目的答案解析页面。

拥有了搜题功能的学霸君只用了一年时间,注册用户数已近2000万,日活用户数则达到150万。

“我们进入这个领域比较晚,但我们觉得其他产品不够好,我们还有机会。”据说因为采访当天还需要拍照,所以李勇难得穿了件很正式的衬衫,他讲话始终慢条斯理,对于行业竞争话题始终避而不谈。

李勇口中的机会,主要是两个层面,首先依旧是他反复强调的――这个市场足够大,一家独大的局面还远未形成,此外李勇指出,用户替换产品的成本很低,“产品不好用,会被毫不犹豫地换掉”。

作业帮的用户数也发展迅速。“用户在作业帮上提出问题,系统推荐给合适的人解答,这个答疑模式太慢,所以我们决定做拍照搜题。”作业帮CEO侯建彬这样解释转型的理由。作业帮曾经和百度知道同属于百度知识事业部,利用后者此前已经积累十年的问答数据,作业帮获得了天然的题库资源,加之百度强大的搜索技术研发支持,从而奠定了作业帮搜题产品的核心优势。

同年6月,百度完成对作业帮的拆分,自立门户后的侯建斌成立了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虽然背靠百度这棵大树,但侯建彬坦言,百度这层羽翼其实是把双刃剑。

“百度是我们无法撕掉的标签,但我们的日子其实没有那么好,刚出来那会儿,我们没钱,租的办公室是一栋巨大的破楼,每天看着对手花钱买渠道投广告,说实话很眼红。”侯建彬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回忆道。

随着作业帮的加入,整个赛道的竞争开始陷入胶着状态。一方面,几家同类产品不得不开始在营销层面烧钱――2015年7月,小猿搜题登上了《天天向上》的舞台,学霸君也不甘其后,投放的广告覆盖了《奔跑吧兄弟》 《快乐大本营》等热门综艺节目,而作业帮的产品广告则一度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另一方面,上述三家公司继续投入重兵在技术研发层面,但始终在拍照搜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上不分伯仲。在技术无法拉开差距的时候,题库量就成为了拍照搜题领域的竞争重点。

但是对于题库资源的争夺,则更加复杂。李勇对《财经天下》周刊透露,除了从部分学校和合作机构拿到的题目外,猿题库和小猿搜题其他题目均是网上可免费获得的公开信息,但是由公司团队自己编写答案和解析,小猿搜题享有非常宝贵的知识产权。

2015年初,百度知道向海淀法院提讼,称学霸君抓取并剽窃百度知道内的解题步骤和答案内容。百度知道作为一个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并通过积分制鼓励其他用户回答,这些答案又将作为搜索结果进一步提供给其他有类似疑问的人,其问题和答案均为用户生产。

在学霸君被下架后,张凯磊写了一封致李彦宏的公开信,指责百度是为了支持作业帮而对其竞争对手所采取的不公正措施。

这讼让张凯磊至今仍耿耿于怀。学霸君App被百度旗下3 个应用分发渠道――百度手机助手、91 手机助手和安卓市场集体下架时,张凯磊的确有点蒙了。事后他对记者坦言,这段经历是其创办学霸君以来遇到的最大挫折,被百度封杀后,学霸君App“因此损失了30%到40%的下载量”。

作业帮CEO侯建彬对此的回应则是“抓取并剽窃对手长达十年积累的资源,这才是对竞争对手的不尊重” 。

“百度知道的内容归属于百度吗?”双方的唇枪舌剑至今仍未休战。张凯磊坚称,理论上百度知道上的这些问答内容的知识产权应该归属于信息的提供者。换言之,“百度只不过是物业,房子还是业主的”,张凯磊以知乎的例子做类比――知乎上内容的所有权归发起者所有,搜索引擎能够搜索到的内容,并不归属于知乎。

App下架事件让学霸君和作业帮两个公司从此交恶,在变现之路的探索上,竞争更加直接而激烈。

经过几轮的渠道推广和广告营销,截至今年六月,作业帮的用户量突破1.3亿,小猿搜题用户量过9000万,学霸君的用户量则是5500万。而眼下,这三个选手正在共同面临一个新挑战――如何做出能持续赚钱的产品。

围绕变现的产品升级

辛辛苦苦打造出的猿题库在上线之初,曾经被设计为收费产品,但转身看看后面迅速赶上的一批竞品――菁优网、易题库、魔方格,上线的全是免费题库,李勇团队只能迅速将原先的收费模式改为了免费模式。在赚钱和获取规模化的用户量之间,李勇和他的团队曾经讨论多次,最终选择了后者。

“我们不着急赚钱,我们想做的是一个全国性的市场。”李勇说。在这个理念之下,小猿搜题继续执行免费政策。

2015年6月,猿辅导公司推出在线辅导平台“猿辅导”,为初高中学生提供真人在线辅导,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上上辅导课,这款收费产品正是李勇团队锁定的一条变现之路。

不过,竞争总是如影随形。“猿”家军多年的老对手――作业帮和学霸君先后于2015年6月和9月也推出教师付费答疑服务,学生在拍照搜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在App下面点击“老师答疑”键,平台上的老师会以板书和语音的方式为学生答疑,收费按1元/分钟来计算。为此,这两款产品的运营者各自招募了数千位老师,参与人工答疑的环节。

今年六月,学霸君推出自己的在线辅导产品“不二课堂”,作业帮也在悄悄跟进,其产品“直播课”目前已经开始内测。至此,二者对标于猿辅导的意图已经显露无疑。

进入猿辅导的办公区,我们很容易看到它与传统培训机构的不同――没有教室,没有黑板,老师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可用的“教具”只有老师面前的一台电脑和一个手写板。登录猿辅导教师端,可以进入到猿辅导提供的“虚拟教室”,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能够看到电脑屏幕上自己的板书和位于屏幕右侧的留言区的学生留言。

李勇想得很明白,只有高薪聘请老师,低价吸引学生,才能将在线辅导这门生意做起来。

给线下辅导班的收费标准造成强烈冲击的,是猿辅导引入明星教师开办的各种品质很高的专题课,有一些对学生的收费只需要1元钱。线下要两三千的暑期系统班课,在猿辅导上同类课程的报价是199元,课时还远远多于线下,所以在开卖当日便一口气售出三万席。

高考前夕,专题课的售卖最为走俏,一节课会有近万人购买。有时候,直播课程安排的时间已经是晚上10点,但电脑上参与直播课程的学生也能达到上千人,剩下的学生则选择之后看课程回放。

王羽曾经是猿辅导聘请的专职高中物理教师。今年3月,因为一条“收入超过网红”的新闻,王羽成为猿辅导平台的明星老师。2008年王羽曾在北京新东方学校担任过物理辅导课老师,此后他也曾在济南独立开办了辅导学校,后来受李勇征召,加入猿辅导的教师团队。

猿辅导开设了专题课、一对一辅导和班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收费标准为1元、59元和199元不等。为了吸引优秀老师加盟,猿辅导初期以C2C平台的模式,同时招揽教师和学生使用自己的产品,一个老师就形同一家“店铺”,学生在每个老师的店铺里下单选课,收益的绝大部分都归属于老师。

这当然是一件让所有老师都很兴奋的事。人气高的老师,上一堂1元的专题课马上就能赚到5千以上。另外一种9元的专题课,则有可能让老师上一堂课的收入直接过万。王羽向《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证实,在今年的3、4月份他的月收入的确可以达到20万元以上。

记者曾体验过一堂这位网红教师的专题课。视频画面里,在王羽进入猿辅导平台的虚拟教室之前,已经有两百多位学生在等候,王羽出现时,场面堪比明星,他跟在线的同学打招呼,位于屏幕右侧的发言区,学生们快速地刷着留言,效果看上去很接近B站的弹幕。学生们好像跟老师很熟络,他们很热烈地讨论着王羽今天的发型和衣服如何如何,不时还有学生发出“老王好帅”、“老王有女朋友吗”之类的戏谑留言。

这节课,王羽使用的是自己整理的一份PPT,在整个上课过程中,他马不停蹄地讲题,语速很快,板书写的也很快,其间留言区不断有同学会反馈一些听不懂的细节,王羽在整个上课过程中,对留言区的反馈做出了两三次回应,但他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的意见,只有在大量学生同时反映某个问题的时候,才停下来做些解释,即使是用这样的速度,这节原定一小时的课最终还是拖延了近40分钟才结束。

将时下流行的视频直播技术引入在线辅导,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它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效果更接近一群人坐在线下的教室里上辅导课的场景,而它的优势在于,除了一对一模式,其他类型的课程,同时听课的学生人数可以无限扩展。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线辅导可以喊出“1元课”这样惊悚的价格。

“最终能收钱的就是辅导。”现在的李勇,对猿辅导的未来信心满满。他向记者重新梳理了旗下三支产品的关系――猿题库和小猿搜题两个免费产品的作用,是负责积累大量用户,而后来跟上的猿辅导,则是猿家军突破变现难关的核心产品。

同一刻,友商张凯磊和侯建彬也在琢磨产品收费的事情。但一开始,这两家对于投入重兵押宝在线辅导类的产品还是有点顾忌。

“辅导的模式比较重,我们想先试试付费答疑。”张凯磊说。

2015年9月,学霸君推出“一对一”在线实时答疑功能,教师通过“语音+白板”的方式对题目进行一对一讲解,采取滴滴打车的模式――学生发单,老师抢单,讲解按分钟收费,每分钟一块钱,也有299元一个月的包月选项。为了吸引老师,在线答疑功能获得的所有收益都归于老师,这意味着学霸君在付费答疑中,并不能够赚到钱。

“我们收集学生数据,构建一个能向学生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这个平台理解学生需要什么,老师能提供什么,我们提供匹配服务,从这个平台上赚钱。”今年5月张凯磊在接受《财经天下》专访时,谈到如何变现的问题,依旧语焉不详。但其间,他其实已经想明白了一点:离钱最近的变现之路仍然是在线辅导课的模式。

今年6月,赶在暑期补课高峰月份之前,学霸君宣布上线基于PC网页版的直播辅导产品――“不二课堂”,内有培优课和专题课两种形式的课程。目前培优课有高一暑期提高班、高一、高二、高三暑期尖子班,这三个班均为50人一班,收费为1200元,专题课则是10元每节,每节课上课人数限制为5000人。

同样在这个夏天,继推出付费答疑功能之后,作业帮的收费在线辅导产品――直播课也悄然上线,包括长期班课和专题课,班课是一套较长周期的完整课程体系,专题课会基于学生需要定点突破的某些知识点,进行1小时的课程精讲。

虽然模式很重,但在线辅导类产品并没有太多壁垒,主要的资源就是优秀老师。在抢老师的问题上,作业帮对其他两家主要友商显得有些当仁不让。

2016年3月作业帮针对答疑产品所做的营销推广活动中,公开提出“注册接首单100元,再荐学霸君老师一位100元,同时那位学霸君老师也会有100元红包”的说法,与学霸君正面争夺教师资源。

“良禽择木而栖,我们只是寻找更好的老师,行业内有形态相近的产品很正常,关键是产品质量不是形式。”侯建彬接受采访的时候对抢夺老师资源一事泰然作答。

表面一向四平八稳的李勇,眼看也有点坐不住了。今年5月他在接受《财经天下》专访时曾介绍说,猿辅导平台聚集了大约1200多名老师,但面对整个K12线下教育场景中百万级的老师规模,现在的竞争应该还远远不到抢老师的地步。但侯建彬的挖角行动,的确已经试探到猿辅导的教师团队之中。

几经拉拢,包括王羽在内的几位明星老师目前已经跳槽去了作业帮的直播课。吸引他们的关键因素还是薪水。

今年6月初,拥有15万核心用户的猿辅导,获得腾讯公司4000万美元的投资,李勇索性将整个公司对外的称谓,也从之前的“猿题库公司”改为现在的“猿辅导公司”,产品重心的转移已经非常明确。

为了进一步扩大标准化产品服务的规模,猿辅导在今年五月份做了一次重大的产品策略调整,将原来淘宝模式的C2C平台改为了更接近京东模式的自营B2C。在C2C模式阶段,猿辅导的运营很轻,只负责提供技术支付和服务平台,老师自己组织教学内容。但很快,猿辅导就发现,C2C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会越来越集中涌向明星老师,导致平台上师资课时分配严重不均。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猿辅导开始组织教研团队,包括王羽在内的一些明星老师开始也会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授课经验,设计出标准化课程的相关教案。

“现在你也可以把猿辅导理解成是一个线上的辅导学校。”猿辅导运营总监帅科向《财经天下》的记者介绍说。

但是,标准化课程的引入,也带动教师薪酬机制的改革,从原先的分成模式,变成固定工资模式。王羽的收入相比早期一个月20万元的水平被大幅降低,而这时,作业帮向他伸出橄榄枝。

“工资下降是一部分原因,我离开猿辅导主要还是因为更喜欢当初的平台模式,自由度更大,我不适应后来的自营模式。”王羽对记者解释说。

站在明星教师的立场,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更多老师,形成标准化教案的过程,自己的收入不升反降,这种局面个人心理上的确难以接受。说到底,王羽坚持称赞的平台模式,其最大好处就是让老师获得前所未有的收益。但是,正如打车软件的补贴政策一样,呈现高分成特征的C2C模式,明显属于平台在产品早期阶段用于圈取用户而采取的粗放型经营策略,长远来看,从服务升级和打造更为良性的教学生态的角度,则难以为继。

“平台间教师的流动很正常,每个老师有不同选择,这说明竞争开始激烈了,我们要保持一直跑在最前面。”帅科对友商挖角和老师的跳槽表示理解,但他更笃信,眼下猿辅导投入重金招募专业老师组成规模庞大的教研团队来打磨一套标准化教学产品,这一运营思路对猿辅导在这场竞争中能跑得更快更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辅导是目前在线教育产品里面唯一靠谱的商业模式,所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公司加入到这一领域来。”猿辅导公司的投资人,经纬中国的牛立雄分析认为,教育市场竞争方向已经逐渐清晰,未来参与者不仅会包括大批在线教育的创业公司,战火还将很快蔓延到传统的培训机构。

老牌线下机构变身“投资人”

在接受采访的那天下午,北京风很大,匆匆走进会议室的罗娉一边跟记者打招呼一边还整理着被风吹乱的头发,她妆容精致,看上去高瘦而干练。

“新东方从2001年开始中学业务,一直没有起色,到2009年成立优能中学,我过来负责这个项目。当时我很兴奋,因为市场很大,但我也很焦虑,天天想着新市场要怎么打开。”罗娉还记得她从哈尔滨新东方学校刚调来北京负责优能中学时的情形。

彼时,新东方在K12辅导市场最强劲的对手,无疑是学而思培优(学而思集团后来更名为好未来集团)。2003年成立的好未来教育集团,在中小学线下培训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同业的主要对标公司。

“当时我们要想的就是怎么从他们手里把学生抢过来。”罗娉并不讳言,诸如价格战、抢夺优秀老师资源、参考对方的教学方案这一类竞争事件,早在七八年前,线下辅导市场的几个主要选手之间都曾鲜血淋漓地经历过。然而,目前国内最大的两家K12线下培训机构,都要面临新兴的在线辅导产品对其市场的迅速抢食。

“我们每天都很有危机感,2014年之后,由于在线教育产品的加入,整个市场的竞争变得多元化。”罗娉对《财经天下》记者说。

线下机构遭遇的第一拨在线产品冲击,是2014年涌现出的一批包括请他教、轻轻家教、疯狂老师在内的家教O2O平台。这些类似是教师资源中介的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老师,习惯性地甩出烧钱补贴的大招儿,用来吸引线下培训机构的老师,让他们成为平台上的自由老师。一些老师加入这些平台后,却仍然挂着是某某著名培训机构的全职教师的身份,此事随后引发线下机构的强烈抗议。

2015年下半年,O2O家教平台的补贴大战终于偃旗息鼓,但猿辅导等在线辅导产品,又开始了新一轮对学生和优秀教师资源的抢夺。李勇、张凯磊和侯建彬在介绍其在线辅导教师时,都公开说明这些老师资源最早都来自各个线下培训机构。

多年来,线下机构不是没有想过应该成立自己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将学生留在自己的池子里。然而,诸如成立于2009年的学而思网校坚持多年,却直到2014年才实现扭亏,在好未来2016财年Q1分析师会议上,好未来CFO罗戎指出,学而思网校在集团总营收的占比只有4.5%。

“学而思网校做了5年亏了5年,本质上我们觉得持续亏损的原因是因为量没有起来。”张邦鑫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网校多年亏损的原因。这样的局面确实让线下培训机构心力交瘁。

盘点业界,好未来一直是猿辅导创始人李勇最为敬重的培训机构,但他也指出,传统机构往线上转型会十分困难,而未来线下培训机构被线上培训模式逐步取代,是大势所趋。

新东方集团的线上转型同样道路艰难。新东方在线CEO孙畅脸上已有皱纹,自她成为新东方在线的CEO开始,集团就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截至目前,在线的营收只占全集团的3%。

“这两年一直有人问我,互联网时代来了,我们熬了这么多年,日子好过些了吧,其实根本没有。”孙畅性格爽朗,采访期间不时哈哈大笑,公司的人都爱喊她“畅姐”,她乐观而带点硬派的作风,让新东方在线在与新东方学校的博弈中,没有落于下风。

2005年成立的新东方在线,在集团内一直是比较尴尬的存在。集团的初衷很美好,希望新东方在线可以做一些不同于线下的东西出来,但原则上仍然是线下教学的“补充”。这并不是孙畅想要的,她一直觉得,想要做大做强在线产品,新东方在线“必须独立发展”。

然而,为了这件事,集团内的协调会不知开了多少次。2014年初,集团对于线上线下发展策略的讨论一度达到最顶峰。孙畅还记得,在会议室里,学校校长们坐一边,她坐另一边,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坐在中间作为调停人,双方唇枪舌战,谁也不让谁。

眼下,这种内部争执已经告一段落。“因为他们发现,再不支持我们,学生就都跑去其他平台了。”孙畅对记者说。

内部转型艰难的线下投资机构,开始尝试通过对外投资,来扩充自己的在线教育产品线。李勇点评说,这些机构转头做投资,其实是“一个比较聪明的选择”。

好未来集团CEO张邦鑫非常注重在线教育领域的布局,他曾在公开演讲中提到:“教育这个大蛋糕,是由几百块小蛋糕组成,蛋糕总体很大,但吃蛋糕的都是些‘蚂蚁’,连个‘蟑螂’都没有。教育行业的特点是细分、垂直的,但是好未来没办法每个领域都做,那么好未来不擅长的就投资。”

好未来的投资布局主要围绕着K12上下游延伸的产业链,聚焦于如下几条关键赛道――幼儿教育、K12课外辅导、外语教学以及前沿教育科技公司。自2012年以来,共投资了包括果壳网、作业盒子、宝宝树、鲨鱼公园等超过40个创业项目。除了投资,好未来还创办了在线教育CEO创业营“未来之星”计划,借以笼络在线教育领域的创业者。

“好未来借‘未来之星’,笼络到未来的一批教育创业者,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从好未来的投资布局来看,这是个很有远见的公司”,去年七月获得好未来投资的作业盒子CEO刘夜这么评价。

借助投资,好未来开始尝试将这些外部产品与自身已有的成熟业务进行融合,继而完成自己的转型。2016年6月26日,好未来领投轻轻家教C轮融资,而在这之后,好未来将旗下一对一辅导品牌“智康一对一”整合到轻轻家教的业务线中,升级成为一个更大的家教O2O平台“欣欣家教”。

新东方这几年来在教育领域,相继投资了留学服务网站时差网、IT培训公司达内科技、艺术教育培训机构斯芬克、亲子服务平台童伴教育、以及中小学生远程学习平台乐乐课堂等产品,投资步伐不如好未来的激进。

“如果新东方转型可以重来,我愿意尝试一些更为激进的措施。”去年俞敏洪接受媒体采访时,颇为感慨地说了这句话,他给新东方的转型打50分,还不到及格线。无论是线上转型还是投资布局,新东方目前的成绩单在俞敏洪心里可能都不算漂亮。

在张邦鑫眼中,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向左走或者向右走的问题。他更看好的,不是纯在线产品,而是O2O模式。他认为,辅导这件事,如果做纯在线的辅导平台比较难,线上线下联合来做更容易。“我觉得在线教育领域,最大的可能是线上连接线下,目前线上的老师和品牌都不如线下的成熟。”张邦鑫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进击公校

下课后,天津南开中学的数学主管林秋莎回到办公室,将收集上来的作业放进阅卷机,客观题自动批改完后,她打开电脑开始批改主观题,最后她会查看一下由系统生成的分析,在下班前的空余时间里,根据答题情况她给一些同学推送了一些习题。

“通过这套系统,我能了解全班同学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这样布置作业更有针对性。”林秋莎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说。

2015年7月,南开中学正式引入由北京快乐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快乐学)自主研发的一套K12智慧学习引擎。该系统基于PC端,从布置作业这一重要的教学场景切入,主要功能是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老师还能够根据分析结果给学生有针对性地推送题目。

快乐学的CEO林桢是一个细节控,亲自参与研发的过程中对产品抠得很细。

“快乐学通过平时的考试和作业收集老师的教学数据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通过分析,满足老师根据不同学生出题的需求,达到数据驱动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林桢介绍说,快乐学还有线下的错题本和考试分析报告。

进入教育领域创业之初,快乐学也曾选择过做拍照搜题,但后期还是决心转向打造面向公校的产品。解释转型原因,林桢对记者表示,快乐学希望收集“更连续密集的有效数据”。

但是众所周知,进击公校之路从某种角度上说,难度似乎更大。学校需要一家一家去谈,林桢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地跟学校的老师去展示产品,说服他们使用。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先获得一个城市的教委针对某学科教研室的支持,自上而下,在其辖区内选择一所具有试验意义的学校,率先成为快乐学产品服务的“VIP学校”,比如南开中学。

林秋莎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也有其他类似产品曾经试图进入南开中学,但都遭到了校方拒绝,最终之所以接受快乐学,理由很简单――这是天津教委推荐教研室把关的产品,“这是一个官方的暗示吧”。

快乐学现已进入的学校包括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名校,这为快乐学做了有力背书。根据林桢的介绍,目前全国有1.2万所中学的数十万名老师在免费使用快乐学的产品,而公司下一个更大的挑战,将是尝试向使用这些系统的校方收费。

另一款针对公校师生的产品――作业盒子的CEO刘夜觉得,进公校的产品向学校收费意思不大,“最后还是应该考虑如何从学生身上才能赚到钱”。

刘夜2014年7月创办作业盒子,产品刚推出的时候,公司保持着一周更迭一次的速度。作为一款手机App,老师可以利用作业盒子来布置和批改作业,而学生能够在上面完成作业。

针对产品迭代,刘夜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有一个蛮新颖的观点――作业盒子不太相信用户的审美,所以也“不会根据老师的反馈来改善产品”。

“你看苹果手机,用户说我要能够随便安装软件,苹果说no,用户说我要设置桌面,苹果还是说no,因为苹果觉得用户没有这个审美能力,他们只需要享受我们提供的产品就好了。”刘夜告诉记者,他希望作业盒子做教育产品界的“苹果”。

作业盒子目前进入2.4万个学校,用户量超过500万,次日留存率达30%。但同样是针对公校这一细分市场,作业盒子想要打动的目标用户并不是老师,而是学生,所以作业盒子是一款十足的C端产品。刘夜想从学生身上赚钱,他将产品设置为游戏闯关模式,提升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然后在游戏中设置收费环节。刘夜透露,从今年开始推出的游戏闯关收费模式,目前已经产生了一定营收。

学生在校日常作业所积累的数据确实很诱人。不仅快乐学和作业盒子看到了这一点,学霸君则选择通过与一起作业网合作,也想要摘取这部分的黄金数据资源。作为作业盒子的竞品,一起作业网也是一个接管公校作业场景的平台,目前这还是一款免费产品,官方称产品用户量已经突破两千万。张凯磊想得很圆满――学霸君和一起作业网的合作逻辑是学生在一起作业平台上写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学霸君为其提供答案和解析以及实时答疑服务。

几家选手中,李勇的猿辅导最终选择通过自己开发的产品直接进军公校。除了猿题库,去年5月18日,围绕“作业”这一场景,猿辅导公司又“猿题库老师版”,但目前仅仅依靠口碑传播,而没有采取任何地推举措。帅科坦言,在线教育的创业公司中,绝大多数不太擅长做To B类的产品,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不愿意和学校、教委打交道”,但是任何一家对K12市场拥有更大企图心的公司都明白,“公校这个市场绝对不应该被轻易放弃”。

有趣的是,从最早的题库到拍照搜题,从开发进校产品到推出线上辅导平台……在众多对手之中,猿辅导公司自始至终显现的都是一种不与他人合作、完全独立成长的姿态。这种局面用李勇的话来总结就是,“我们有从一颗小树长成一片森林的野心”。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8篇

大学期间,成绩优秀的黎莉为了分担爸妈的忧愁和负担,课余到餐馆做临时工、做家教……她时刻都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番事业,不再被人欺负、看不起。

毕业后,黎莉到了一家公司,工作还算稳定,衣食无忧,但每当她看到开着豪车住着洋房的富人,他们身上洋溢的那份自信,让她羡慕、憧憬……她心想:如果光靠这点工资,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实现梦想,只能过这种朝九晚五的平淡日子了。同为职员的小刘被公司老总包下了,被提升为秘书,她每天都在黎莉面前,总是显摆自己的衣服多少钱,香水什么牌子,还时常让黎莉做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虽然黎莉从心底对她不齿,但为了保住工作,黎莉只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终于有一天,因实在忍受不了小刘的无理,她毅然辞职了,她觉得放飞自己梦想的时刻到了!

偶遇“五毒清”

她想去开一个饭店,可是仔细想想,门面小的起早贪黑也挣不了多少钱,加上工商,税务,卫生,请厨师,内部管理太麻烦;又想开个美容院,可是投资太大,美容导师也不好请;她想开个服装店,可是好的门面转让费至少要10万,还要进货款,她没有这么多资金……她忽然觉得这辈子什么都干不了了,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

有一天,大学同学小王打电话请大家吃饭。原来,小王了一个能量活水机──她没有听说过的一个品牌“五毒清”。小王做上了老板,生意非常火爆。第二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成本3万9千元!小王告诉她:现在水污染严重,大家的健康意识也提高了,自来水不敢喝,桶装水正在被能量水机慢慢代替,装了这种机子以后,家里再也不要桶装水了,自来水就变成了可以直接喝的健康水。欧美国家都用这个,目前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谁先做谁先赚,再加上门面不要在繁华的商业圈,在农贸市场或小区租个小门面就可以了。小王还告诉她:净水市场非常巨大,销售模式灵活多样,公司统一培训,还有市场部一对一扶持,并且利润非常高,一个月卖出三台净水机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更关键的是国家重点扶持这个项目。于是,黎莉下定决心,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她暗暗发誓:不管结局是成是败,都要去闯一下,坚决不能给自己留下后悔。

选定“五毒清”

她一个人背着包,走访了二十多家净水机,她发现市场品牌良莠不齐,很多公司没有过硬的产品、持久的市场策略,市场假货和仿货层出不穷,很多品牌净水机的专卖店冷冷清清,包括一些电器行业延伸到净水行业的知名品牌。一天,她来到一家专门销售“五毒清”净水机的小店,不少客户进进出出,生意不错。她又来到了小王的店里,看到了同样的热闹场景,她决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她详细了解了“五毒清”,原来,“五毒清”能量活水机是香港长寿养生基因研究中心耗时七年,模仿世界长寿村的泉水原理,将净水机直接接在自来水管上,打开自来水的水龙头,就能喝到干净健康、长寿村的长寿水,这个技术,是其他品牌都不具备的,已经荣获了多项国家专利,特别是其六大核心技术和先进的盈利模式深深地打动了她,她又考察了公司总部、参观了产品现场演示、工厂车间生产场景、运营良好的商,并跟部分商交流,她不禁唏嘘不已──怪不得没有经验的小王能做得那么好!

她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了总额在十万左右的级别。虽然她之前还是一个水家电行业的门外汉,但所有的运营和管理在经过总部营运专家的严格培训下,她很快就成了业内行家。她说:这和公司的全方位扶持密不可分。

摇钱的“五毒清”

她笑说:“五毒清”总部给她种了一棵 “摇钱树”,这棵摇钱树没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也没有服装的潮流局限,而且总部还指导她如何快速摇钱。在总部大力支持下,她的小店开业了,她先是给周边小区、写字楼、商铺送上了公司统一制作的宣传广告,以及几十元的免费体验卡,这一举措让她一下子就吸引了数千客户,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客源问题。

越来越多的顾客逐渐了解了“五毒清”的各种益处之后,纷纷慕名前来,一时间竟出现了一股强势的抢购风暴。不到三个月时间,她便收回了投资成本。她深切感受到了做老板的爽觉,她总结:名牌是靠口碑打造出来的,质量和服务才是打造名牌的基石!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如今的营业额迅速飙升到一百多万,从而使她成为能量水机品牌的一方霸主,当地很多人都想来做,无奈这个权已经被她垄断,他们只能从她手里拿货,她每一台收取300元的差价,现在有12个经销商每个月都要帮她销200台货。

如今,黎莉已经做到了年创百万的财富,在“五毒清”商的年会上,她说:“每个人的创业路都是无比艰辛的一个过程,道路布满荆棘,没有一个人的事业会一帆风顺,“五毒清”成全了我的创业梦,并为我搭建了一个为青春奋斗的平台,将来我会继续在这条属于自己的路上继续开垦,争取将来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9篇

大学期间,成绩优秀的黎莉为了分担爸妈的忧愁和负担,课余到餐馆做临时工、做家教……她时刻都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番事业,不再被人欺负、看不起。

毕业后,黎莉到了一家公司,工作还算稳定,衣食无忧,但每当她看到开着豪车住着洋房的富人,他们身上洋溢的那份自信,让她羡慕、憧憬……她心想:如果光靠工资,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实现梦想,只能过这种朝九晚五的平淡日子了。

同为职员的小刘被公司老总包下了,升为秘书,每天都在黎莉面前,总是显摆自己的衣服多少钱,香水什么牌子,还时常让黎莉做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

虽然黎莉从心底对她不齿,但为了保住工作,黎莉只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终于有一天,因实在忍受不了小刘的无理,她毅然辞职了,她觉得放飞自己梦想的时刻到了!

偶遇“五毒清”

她想去开一个饭店,可是仔细想想,门面小的起早贪黑也挣不了多少钱,加上工商,税务,卫生,请厨师,协调管理太麻烦;又想开个美容院,可是投资太大,美容导师也不好请;她想开个服装店,可是好的门面转让费至少要10万,还要进货款,她没有这么多资金……她忽然觉得这辈子什么都干不了了,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

有一天,大学同学小王打电话请大家吃饭。原来,小王了一个能量活水机──她没有听说过的一个品牌“五毒清”。小王做上了老板,生意非常火爆。第二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成本3万9千元!小王告诉她:现在水污染严重,大家的健康意识也提高了,自来水不敢喝,桶装水正在被能量水机慢慢代替,装了这种机子以后,家里再也不要桶装水了,自来水就变成了可以直接喝的健康水。欧美国家都用这个,目前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谁先做谁先赚,再加上门面不需要在繁华的商业圈,在农贸市场或小区租个小门面就可以了。小王还告诉她:净水市场非常巨大,销售模式灵活多样,公司统一培训,还有市场部一对一扶持,并且利润非常高,一个月卖出三台净水机相当于两个月的工资,更关键的是国家重点扶持这个项目。于是,黎莉下定决心,毅然踏上创业之路,她暗暗发誓:不管成败,都要去闯一下,坚决不能让自己后悔。

选定“五毒清”

她一个人背着包,走访了二十多家净水机,她发现市场品牌良莠不齐,很多公司没有过硬的产品、持久的市场策略,市场假货和仿货层出不穷,很多品牌净水机的专卖店冷冷清清,包括一些电器行业延伸到净水行业的知名品牌。一天,她来到一家专门销售“五毒清”净水机的小店,不少客户进进出出,生意不错。她又来到了小王的店里,看到了同样的热闹场景,她决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

她详细了解了“五毒清”,原来,“五毒清”能量活水机是香港长寿养生基因研究中心耗时七年,模仿世界长寿村的泉水原理,将净水机直接接在自来水管上,打开自来水的水龙头,就能喝到干净健康、长寿村的长寿水,这个技术,是其他品牌都不具备的,已荣获多项国家专利,特别是六大核心技术和先进的盈利模式深深地打动了她,随后,她考察了公司总部、参观了产品现场演示、工厂车间生产场景、运营良好的商,并跟部分商交流,她不禁唏嘘不已──怪不得没有经验的小王能做得那么好!

她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了总额在十万左右的级别。虽然她之前还是一个水家电行业的门外汉,但运营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在经过总部营运专家的严格培训下,她很快就成了业内行家。她说:这和公司的全方位扶持密不可分。

摇钱的“五毒清”

她笑说:“五毒清”总部给她种了一棵 “摇钱树”,这棵摇钱树没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也没有服装的潮流局限,而且总部还指导她如何快速摇钱。在总部大力支持下,她的小店开业了,她先是给周边小区、写字楼、商铺送上了公司统一制作的宣传广告,以及几十元的免费体验卡,这一举措让她一下子就吸引了数千客户,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客源问题。

越来越多的顾客逐渐了解了“五毒清”的各种益处之后,纷纷慕名前来,一时间竟出现了一股强势的抢购风暴。不到三个月时间,她便收回了投资成本。她深切感受到了做老板的爽觉,她总结:名牌是靠口碑打造出来的,质量和服务才是打造名牌的基石!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如今的营业额迅速飙升到一百多万,从而使她成为能量水机品牌的一方霸主,当地很多人都想来做,无奈这个权已经被她垄断,他们只能从她手里拿货,她每一台收取300元的差价,现在有12个经销商每个月都要帮她销200台货。

如今,黎莉已经做到了年创百万的财富,在“五毒清”商的年会上,她说:“每个人的创业路都是无比艰辛的一个过程,道路布满荆棘,没有一个人的事业会一帆风顺,“五毒清”成全了我的创业梦,并为我搭建了一个为青春奋斗的平台,将来我会继续在这条属于自己的路上继续开垦,争取将来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对一家教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家长会;班级建设;沟通要点;多元化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它在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敏感而微妙,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能借助家长会的召开,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赢得家长的信赖与支持,建立友谊,彼此成为知心的朋友;也有的班主任因为方法上的欠缺,没有充分利用好家长会的契机,无法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笔者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也不断思考着:教师应与家长保持怎样的关系最佳?每个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如何创新地将家长会召开得各有特色,又富有吸引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探出召开家长会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一、明确家长会的意义和目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教育者。”召开家长会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它是家庭教育的有力指导;它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窗口;它能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起到强大支持的作用;它是班级凝聚力工程的推进器。

有效召开家长会能让家长、教师相互交流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让家长进一步增强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协作教育,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同时,通过家长会的召开,班主任能让正确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这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既指班主任老师自己带班的管理、教育理念,又指家长科学的育儿理念。

心理学上有一种“茶杯”原理,即茶杯里即使有内容,也需要揭开杯盖,倒转过来,才能将其内容倾倒出来。实际上,它也是一种“被认同”原理。人们的知识、才能、个人价值是需要一定途径来被认同的。班主任工作可以通过家长会的有效召开,来得到家长的接纳和认同。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的形式,让家长认同教育者的理念与方略,并产生共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协同教育,同时也让家长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学会科学育儿。

实例一:接手一个班风不太好的班级,聪明调皮的学生多,个性强的家长多,该如何设计第一次家长会?

笔者认为在家长会上的亮相很重要,这个亮相不仅是在外形上要得体,更重要的是要亮出你的教育思想火花和教育创新点。

在新接手班级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把班级所有同学的岗位工作分工、卫生打扫分工等展示给家长们看,比如,设有钥匙管理员、班牌管理员、奖品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电脑管理员、空调管理员、资料印发员、文明巡查员、安全小卫士等岗位,借此表达我的带班理念: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主人翁。班上孩子大部分属羊,所以我在班上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了“羊羊家族”评比,激励孩子们在品德、学习、体育、纪律、特长等各方面不断进步;还为每个学生发放了一本“个人目标升级护照”,帮助孩子们制订个人目标,用目标督促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同时,我还给家长们展示咱们班级设置的奖项名称:小贝多芬、智慧成长奖、金牌小老师、小蜜蜂、小比尔・盖茨、阅读小博士、小莫言、小状元、百词听写大王等,涵盖了各个方面,以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奖励,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追崇。

家长们获悉了这些信息后,看到了一种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体会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能迅速建立起对这个班级的信心,对班主任的认同。

在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基础上,以第一次家长会为出发点,可以由此延伸出更加丰厚的家校联动内容,整合起全体家长的凝聚力。比如,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开展亲子植树活动、游学活动、迎新年亲子联谊会等,加深彼此感情,使家校关系连结得更加紧密。

在经过越来越多的家校沟通之后,我逐渐认识到,教师与家长保持的最佳关系是为了共同关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标而并肩结盟的朋友关系。与家长沟通一定要遵循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坚持原则这三个要点。

二、进行家长会的有效操作

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家长会,特别是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召开十二次家长会。怎样创新家长会成为班主任老师的另一个难题。

笔者通过实践研究,认为每次家长会一定要确定一个目标和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新环节,体现新创意,呈现多元化。

家长会的主要形式有表彰会、展示会、交流研讨会、主题会、个别会等。

1. 表彰会

这种家长会适用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新生家长会,或者中途接班的班主任第一次开家长会。基本以表扬为主,先表扬家长,以点名表扬的方式并感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表扬用正确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表扬家长为班级活动作出的贡献。再表扬学生,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点名表扬。如对集体事情特别热心的、热爱劳动的、上课能积极发言的、作业写得漂亮的、团结友爱同学突出的、热爱阅读的、参加少先队活动积极的、美术音乐体育等在各级组织比赛中获奖的、经常担任老师小助手的、经常出黑板报的、课间操精神抖擞的、诚实守信的、拾金不昧的……

2. 展示会

一方面,营造好展示的浓厚氛围,布置出一个整洁、清新、淡雅的文化氛围,适当调整座位形式;另一方面,选择好展示的内容,可以展示作业、作品、活动记录,可以展示课本剧表演,还可以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等。

3. 交流研讨会

在统一组织安排下,家长和班主任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或做个案分析,或交流经验,最后在班主任的整理总结下达成共识。

经过整理归纳,我发现家长们比较感兴趣的教育热点问题有:孩子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说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犯的致命错误是什么?孩子在家很倔强、很固执、很叛逆,不听大人话怎么办?为什么有的孩子很用功,但是成绩总提不高?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何在?

为了更深入地进行交流研讨,可以请几位在家庭教育、个性培养、学习指导等方面颇有成效的家长介绍心得、体会和经验。优秀家长的家庭教育情况是最生动的教材,最易为其他家长学习效仿。典型引路,树立家教榜样,特别注意多树立男孩子教育的优秀榜样。

4. 主题会

就现阶段一些具体的又带有共性的困惑、问题,通过各种主题形式,指导家长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解决困惑和问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会,比如,低年级可以开展亲子阅读主题会,中年级可以利用传统节日(感恩节、妇女节等)开展感恩教育主题会,高年级召开升学指导主题会、回顾成长历程主题会等。还可就怎样培养孩子的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如何有效地使用正能量引导孩子、爱孩子与溺爱孩子的区别及后果等主题召开家长会。

实例二:请设计一个关于“经典诵读”的主题家长会,指导家长学会引领孩子入情入境地朗读。

对此,笔者进行了初步实践。利用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再别康桥》《山雀子噪醒的江南》《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等,将家长分成若干个小组,家长会之前先将诗歌材料发给每个组,让他们反复练习朗诵。家长会上,家长们分组朗诵,形式多样,有配乐朗诵、有齐诵、有领诵,大家都竭尽所能,展现最好水平。孩子们为每组家长点评、拉票、投票,家长们畅谈感想、分享收获,最后班主任总结,引领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经典诵读。当家长们亲身体验过诵读之后,再来接受指导,感受更深刻,领悟更到位。

实例三:设计一次有关感恩教育的主题家长会,并且形成系列活动,深化学生和家长的共同体验。

为了开好这次主题家长会,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我先做了一些铺垫。在“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在班上开展了“体验母亲”的活动,孩子们自由选择“反背书包”“照顾生鸡蛋”等做法来感受母亲十月怀胎和照顾孩子的辛苦。特别是在“照顾生鸡蛋”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自己的“宝宝”,想了很多办法为“宝宝”准备“摇篮”,有些孩子甚至睡觉也不敢松懈。一周后我召开家长会,会上让孩子们谈这次活动的体验和感受。有的孩子动情地说:“妈真的太不容易了。我才背了几天书包就觉得很麻烦、很不耐烦,妈妈却背了我十个月,妈妈太伟大了!”“这几天我带着生鸡蛋来上学,心里总是很担心,生怕鸡蛋碎了,上课都不专心了。现在我都八岁了,妈妈肯定费了更多的心思。以后我要更爱妈妈。”听着孩子们的肺腑之言,很多家长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为了帮孩子们将这份感动表达出来,我紧接着布置了孩子为妈妈洗一次脚或者刷一次碗、扫一次地的亲子活动,孩子们心甘情愿地做着这些家务,爸爸妈妈们在享受孩子感恩的同时也见证着孩子的成长。

将深入体验铺垫在家长会前,将情感升华贯穿家长会中,将实际行动延伸到家长会后,产生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形成了一次环环相扣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5. 个别会

针对特定的个别学生,全体家长会后,再单独邀请相关的家长参加,就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协商,统一认识,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其中包括一对一家长会,即通过通知或电话事先与家长预约,在约定的时间里进行单独的面对面的交流;个别恳谈会,如学生干部家长会(指导学生学习与集体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学习待进步学生家长会(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进步显著学生家长会(鼓舞干劲,指导学习方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等。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改变过去生硬呆板的家长会形式,工作上会麻烦不少,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新颖的家长会会带给我们更有效的家校沟通,你会发现家长和学生更为生动的面孔和可爱的笑靥,你会以更为平等、友爱的心态来解决一切问题。

上一篇:幼儿园疫情家教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