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统降低钢铁合金料成本

时间:2022-09-03 08:32:18

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统降低钢铁合金料成本

摘要:石钢公司作为专业化特钢棒材生产企业,生产组织模式为按订单组织生产,产品多为针对客户需求下达生产订单,相同钢种不同客户对钢材硬度等需求不同,主要体现在炼钢工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合金料消耗不同。针对这一生产现状,财务部与自动化部联合编制了合金料消耗监控对比分析系统,对钢种合金消耗进行监控和对比分析,及时将合金消耗变动差异反馈到技术部门和生产厂,达到既满足客户需求又严格控制合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ERP管理系统 合金料消耗监控系统 降低成本

BW系统的理念是通过数据仓库模块的搭建,从SAP系统或非SAP系统海量数据信息中采集挖掘出最有价值的数据通过抽取、存储、分析和管理提供一个集成的、快速数据展示的平台。以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从而使企业对市场反应更灵敏快捷,整个企业也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现有ERP管理系统中,SAP系统中的各订单计划消耗量以BOM形式体现,不能直观反映出每个钢种合金消耗是否按照要求投料,管理部室只能在事后对多有消耗进行对比分析,既费时又费力。通过把消耗量抽取到BW系统后进行后期的数据整合,同时融入财务分析方法,将合金料消耗量和消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EXCEL的格式直接体现出消耗物料价格差异和消耗数量差异。通过分析结果,对后期生产的各钢种合金消耗下达具体指标,以达到控制成本目的。

1 实施的难点

1.1 不能作为主数据实现

合金物料计划消耗量是物料BOM清单中的一部分,一般说来可以作为物料主数据的属性实现,但计划消耗数量是需要生产物料和消耗物料两个指标同时来确定,在BW中难以用主数据实现。

1.2 不能单纯作为业务数据实现

业务数据是必须要有“时间”这个指标作为运行报表的必要条件,否则系统不能判断你需要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数据。物料的BOM不涉及“时间”,而实际消耗数量是作为业务数据每天上传到信息块中有“时间”,因此不能通过多信息块将两个独立的信息块关联实现。

1.3 同一个牌号下同一个消耗的物料取一个计划消耗数量,按照惯例建模型数据会累加

如果直接取数,计划数量会根据业务数据的条目成倍增加。

例如业务数据BOM清单如下表:

业务数据实际数量如下表:

将计划数量和实际数量进行整合:

报表运行7月份显示的结果:

对于Y03060002物料消耗的计划数量应该是21,而不是两笔相加得出的42。

1.4 BW自身处理数据方式

以上技术上的难点只能通过写程序来控制,正常的模型建立不能满足以上的需求,但写代码有个弊端,BW是把数据按条目数打成几个包来处理,数据处理是按包运算而不是对整个数据运行。第一个包先运行程序,完成后第二个包再重新运行程序完成,这样不能保证处理的物料都在一个包里,可能分散到几个包,依然不能保证同一个牌号下同一个消耗的物料取一个计划消耗数量。

2 实施具体过程

2.1 从SAP系统中找到计划消耗量的来源,建立“合金消耗量统计”数据源。

2.2 在BW中建立“合金消耗量统计”信息源。

2.3 建立“合金消耗量统计”信息块。

2.4 建立更新规则,把信息源连接到信息块中,由于数据源里没有成本中心,所以需要手工写程序区分电炉的物料还是转炉的物料,物料第一位是7开头的是电炉产物料,8开头的是转炉产物料。

计划消耗数量是物料的属性,没有日期的,也需要通过程序来定义日期,通过运行报表都是第二个月初查看上个月的数据,所以自己定义取系统上月。

数据源里只有物料没有牌号和执行标准,需要从物料主数据取到牌号和执行标准;和实际消耗的物料相比,当月没有消耗的不取计划量;同一牌号、同一消耗物料,同一执行标准只取一条,执行标准是国标的取国标物料,没有国标的随意。这些要求都通过更新规则的程序来实现。

2.5 做信息包,分成两个包来抽数,目的是使每次抽取的数只有一个包,这样才能确保上面的程序有效。

2.6 把合金消耗量统计的模型和系统已有的实际消耗量模型做成多信息块。

2.7 报表查询和工作薄的实现。

2.8 给使用部门配置权限。

2.9 运行报表:进入BW生产系统,找到相关文件名,双击,在弹出的条件框中输入查询日期,执行即可。

输入条件:

运行结果:

3 使用效果

此次开发的合金料监控程序共分两大类:①合金料消耗与上月比较:主要实现每个牌号当月与上月单位消耗数量和单位实际成本对比,并计算出成本对比、价格差异、消耗差异。②合金料消耗统计:主要实现每个牌号当月单位计划消耗数量与单位实际消耗数量对比;单位计划成本与单位实际成本对比,并计算出成本对比、价格差异、消耗差异。

本成果采用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方法,该理论在帮助企业管理及运行等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分析工具。结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对钢种合金消耗进行监控和对比分析,及时将合金消耗变动差异反馈到技术部门和生产厂,达到即满足客户需求又严格控制合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上一篇: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完整公益产业链视角下社会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