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和加强行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时间:2022-09-03 07:09:41

重视和加强行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和行为表现,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行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素质教育是知识和能力并重的教育,要求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统一的要求迁移到德育工作上来,就是“知”与“行”的统一。“知”就是教育对象关于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认识,而“行”则是认识的外化,即教育对象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习惯,或称之为“行为整体”。学生中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和行为表现,使当前的德育工作遇到了新的难题。要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和加强行为指导,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的直接对象,在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锻造学生的优良品质。

一、学生中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和行为表现(学校德育实效低的几种表现)

1.逆反心理:对德育和德育管理存在一种厌烦情绪。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在老师进行思想教育时,表现得烦躁、敷衍、漫不经心,甚至和老师顶撞、争吵。在一些班级里,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被孤立,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却能得到同学的支持。班级里缺乏正确的舆论,班风不正。

二、切实有效地开展行为指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使学生分清是非曲直,明白什么行为是不能做的,什么行为是必须做的。

教师开展的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智力的时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缘故,他们的是非观念尚未形成,行为和价值取向还处在比较盲目的状态,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要使行为指导有效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让学生懂得坚持真善美和反对假恶丑的道理。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与人的道德认识有直接关系。良好的道德认识支配下的行为往往是正确、合理的;而错误道德认识产生的行为往往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要注重疏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鼓励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使学生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明确目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要遵循四个原则:(一)内容要具体。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小事做起,内容具体、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避免口号式、成人化的倾向;(二)贴近实际。要使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时代的发展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抵制能力和批判能力;(三)内容要注意知行统一。不能道理讲得多,行为指导少,知行脱节,要抓养成教育;(四)内容要讲究层次。人的成长是有序的,那种突击性、运动式、一刀切的做法往往是“雨过地皮湿”,并未在学生身上扎根,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德育内容、空间和时间进行科学的序列安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来的目标应当具体,有的放矢。

对初中学生,可针对其“心理断乳期”出现的性意识觉醒,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增强等心理特点,要以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制定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要求,并针对身边一个个日常行为、道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活动为载体,把说教变成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

对于高中生,可针对其个体身心两个方面逐渐走向成熟这一过渡性的特点,就要侧重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爱国意识,培养文明待人的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训练可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不能单纯靠说教而形成的,只有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稳定的动力定型,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重视对“问题”学生的重新塑造。

“问题”学生主要是其行为习惯、个人态度、心理智力方面与正常学生存在差异,导致意志品质、道德规范、学习成绩落后于其他学生。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有耐心、有信心,有热情,循环渐进地开展工作,运用正负强化手段,帮助学生重塑自我。例如,我校专门设立了“问题”学生档案,制定了《违纪学生处罚条例》,加强对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要求“问题”学生每月写出思想汇报,说明自己有哪些进步,还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帮助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针对学生进步情况,及时在全校通报表扬,鼓励学生转化。

行为指导应当渗透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学生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是通过教师的教育诱导还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践行。学校必须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使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先从校内做起,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使学生在道德情境中得到情感体验,鼓励学生树立“四自”精神,即“人格自尊、处世自重、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习场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学生的言行与家庭的影响密切相关,教师应注意分析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分类分层次和家长进行"做合格家长"、"做孩子的朋友"、 "做老师的伙伴"的讨论,成立家长委员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更好地推进行为指导。与此同时,有计划、有组织、有要求、有评价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沉默的知识转化为活的智能并应用于实践,与社会同步发展。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使学校德育从教育者的行为控制、动机激励达到被教育者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最终实现德育工作的最优化。

青少年是国家兴旺发达、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的素质,他们的行为,决定了祖国的明天。德育始终是一个全社会性的大课题。从学生的行为指导入手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基本规律,也符合小平同志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求真务实和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两大原则,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出生年月:1977.3.9;性别:女;

学历:研究生学历;职称:中教一级;

职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十七中学政治学科教师

上一篇:建立课堂错题集,让高中化学评讲课更高效 下一篇:议新中式家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