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用工形式下公立医院如何做到同工同酬

时间:2022-09-03 06:12:31

在新的用工形式下公立医院如何做到同工同酬

摘要:在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公立医院在用工形式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如何确保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时,做到同工同酬,避免劳动纠纷,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在结合医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 同工同酬 探讨

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在用工形式创新方面不断探索,新的用工形式不断呈现。2012年12月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对同工同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用工形式创新时,在保障临床业务需求、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基础上,应该做到同工同酬,避免劳动纠纷。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出,用人单位应该在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工作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定岗定薪,招聘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职工,按照岗位职责及工作表现发放绩效薪酬,做到同工同酬。

我院从2011年起,在对后勤岗位、医技部分岗位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岗位职责,明确了岗位招聘条件。针对这部分对技术要求较低的岗位,创新用工形式,引进了一批本科及以下学历技术人员,签订了“技术工人”用工合同,达到了既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又实现合法、高效、低风险用工的目的。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获取与付出相一致的报酬,做到了同工同酬。

针对在新的用工形式下如何做到同工同酬,在结合我院实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

一、综合分析,定岗定责

“定岗”,即在详细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将岗位进行分类,可以采取按工作种类、工作风险、技术含量等方面综合分析的方法,开展定岗工作。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公立医院设计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应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劳动力市场供给情况,合理设置岗位层级、类别。

定岗必须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根本原则,按照各部门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确定岗位名称,做到“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不应因人设岗。

二、分层管理,减低成本

公立医院可以按照职工的学历层次、技术水平、工作中承担的风险对工作岗位进行分层管理,按照岗位层次制定薪酬标准。其次按照医院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进行工作分析,结合医院空缺岗位任职条件,把院内合适的人员进行合理调动,按照新的岗位层级进行管理,灵活按照技术要求、工作风险大小、工作替代性安排岗位层级,做到层级有升有降,在保证医院正常业务的情况下,灵活控制层级和类别,减少用工成本。

三、同工同酬,落到实处

同工同酬指对于从事同一个岗位、付出同样的劳动且取得相同业绩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该支付与付出对等的劳动报酬。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揭示出,员工对自己的付出和报酬通过与同事的情况比较后感到满意,才会增强集体归属感,才会激发其更高的工作积极性。

我院对技术工人进行岗位管理,打破了以往身份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同一个岗位发放相同的薪酬的原则,将“同工同酬”落到了实处。

四、岗变薪变,有效激励

公立医院要加强岗位分析,针对变化了的工作任务,更新岗位职责,做好岗位评价和绩效考核,科学设定岗位薪酬与绩效薪酬标准,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技能、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的分配制度,做到“岗变薪变、技变薪变、绩变薪变”。

我院在“技术工人”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激励条款,对表现优秀者加大奖励力度,即年度考核优秀者,下一年度绩效工资增加5%。这样就确保职工有归属感和凝聚力,确保职工有较高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责任感,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

实践证明,有序推进用工形式的改革,是继后勤社会化之后用人改革的有力举措。公立医院应该进行大胆创新,根据岗位说明书招聘合适人员,根据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发放薪酬,在做到同工同酬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的是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医院服务水平提高。

(作者席祖洋,女,1969年4月生,本科学历;任职于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护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通讯作者刘亚孔,)

参考文献

[1]肖平,田怀谷,刘颜等.后勤社会化对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

[2]赵玲.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管理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

[3]宋玉香,王玮.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本的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4]尹英.医院试行人才派遣用工模式探析[J].中国卫生人才,2008(9):64-66

上一篇:西宁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离职意向影响因素鱼骨图... 下一篇:试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理念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