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的反叛――论后朦胧诗的创作特色

时间:2022-09-03 05:19:05

朦胧的反叛――论后朦胧诗的创作特色

【摘要】后朦胧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文坛出现的一次特殊的诗歌浪潮。他们发生于朦胧诗,继而又对朦胧诗进行了反叛。虽然流派众多,诗人纷呈,但都提出了反文化、反崇高、反意象、口语化的诗歌主张。 本文就试图从后朦胧诗对朦胧诗的反叛角度分析后朦胧诗的这些创作特色。

【关键词】后朦胧诗;朦胧诗;反叛;特点

前言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风起云涌。作为后的一代,朦胧诗人们首先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中国诗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朦胧诗人们正是站在之后一片荒凉的历史废墟之上,以怀疑为武器,向世界发出了深深的叩问,并对理想中的一切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深切呼唤。”1他们对现实主义的反叛,对“人”的关注,为中国诗坛带来了新的思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很快,一批新的诗人――后朦胧诗人,以不可抵挡之势,又迅速的对他们提出了反叛。所谓的后朦胧诗,是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影响之下产生并迅速崛起的、在1985至1986年达到高潮的、以不满和颠覆朦胧诗为基本特征的诗歌现象的总称。后朦胧诗流派繁多,主要有非非诗群、他们诗群、海上诗群、整体主义等。诗人众多,代表有徐敬亚、于坚、韩东、西川、李亚伟、王家新等。他们虽然观点纷呈,但总体来说都是反对朦胧诗的崇高、文化、意象等,希望回归到事物和现实本身。下面就从后朦胧诗对朦胧诗的反叛角度来认识后朦胧诗的一些特征。

一、 文化的反叛

后朦胧诗的反叛首先体现在了对文化的反对。他们极力避免博学和高深,反对那种对诗的冥思苦想似的苛刻获得。于是,“反文化”成为“第三代”诗人众多口号中最响亮的一个。所谓的反文化,是指超越文化的樊篱,而回到诗的本体世界,回到事物的原生状态。所以,诗歌不再负载任何其它的意义,任何文化的价值评判对它都不起丝毫的作用,它就那么存在着,无所谓有意义或无意义。后朦胧诗歌中有很多这样的代表作品。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就是对文化的一次反叛。同时,朦胧诗人杨炼也写过《大雁塔》来具体表现了大雁塔的人格化历史:“我被固定在这里/山峰似的一动不动/墓碑似的一动不动/记录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在杨炼笔下,大雁塔被赋予了浓重的历史感和人文色彩,它是民族命运的象征,是民族苦难的历史见证者。而韩东的《有关大雁塔》这样写道:“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不过如此而已。大雁塔不再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物,它没有任何美丽的侧面和深度象征,它完全切断了与历史的某种联系而成为一个在此时此地存在着的物体。我们爬上去,就如爬上一个有一定高度的其它什么东西一样,只不过为了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大雁塔所承载的深刻文化意义被消解了。后朦胧诗人们通过反文化这种方式回到现实世界,以求回到事物本体。

二、 崇高的解构

诗人同徐敬亚说过:“朦胧诗把诗写得充满人文美……把极端的事物推向极端的办法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反对它。崇高和庄严必须用非崇高和非庄严来否定。”2反崇高也就成了后朦胧诗人们所提倡的。他们反对一切崇高的事物,如何反文化一样,希望把事物崇高的一面化解掉,而将事物客观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庄严不再存在于后朦胧诗歌当中,所有的事物都回归到尘世,回到他们的本体状态。非非主义的代表诗人李亚伟的《中文系》就是对崇高的一种调侃和消解。“老师说过要做伟人/就得吃伟人的剩饭背诵伟人的咳嗽/亚伟想做伟人/想和古代的伟人一起干/他每天咳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图书馆/回到寝室后来真的咳嗽不止”。中文系的教授们代表着知识和经验,崇高和庄严,但诗人在这里却极尽嘲讽之势,伟人的崇高最终也只是令人讨厌的“咳嗽”。诗人在这里消解了中文系以及教授们的崇高。同时,诗人在文化亵渎、他人亵渎的过程中,也给予自我以同样无情的嘲弄。又如伊沙的《车过黄河》:“列车正经过黄河/我正在厕所小便/我深知这不该……只一泡尿的功夫/黄河已经流远”。诗人在黄河的源头小便,将民族的骄傲和日常的猥琐、毫无诗意的生理排泄融合在一起,伟大的民族“只一泡尿的功夫”,就流远了。民族的伟大在这里消失殆尽,在淡淡的叙述中呈现出一种平民的心情。这是一种回到尘世中来的的姿态。我们随之也消失了所谓的庄严与崇高,而被一片世俗的潮流所裹挟,进而还原到一个真正存在的世界。

三、 意象的抛弃

对意象的反对,是后朦胧诗对朦胧诗的又一大反叛。朦胧诗歌注重意象的使用,他们通过不同的意象组合来表现内心的体悟,对荒谬的批判和对社会的反抗。但是,在后朦胧这里,他们完全摒弃了意象,消解了意象所承载的意义。他们提出的“打倒舒婷”“pass北岛”里,就有着对意象的反对。后朦胧诗人们厌倦了意象和象征,希望直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如韩东的一首《你见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你见到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朦胧诗人舒婷也曾写过关于大海的诗作《致大海》:“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在这首诗里舒婷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充满了哲理的意味。而韩东这首关于大海的诗读完以后就好像一无所获,诗人只是在绕口令一样的不停的提及大海。大海在这里表现出了单纯性:大海就是大海,它是湛蓝色的、咸咸的一种液体,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大海的意象消失了,它所背负的意义也就消失了。通过对意象的解构,后朦胧再次把诗歌从不可知的心灵表达转向了世俗的本体世界,让诗歌只是单纯的呈现。

四、 口语化写作

朦胧诗所用的语言,依然是一种文学性的语言,朦胧诗人试图通过朦胧的语言来表达感情,含蓄而委婉。但是在后朦胧诗人这里,诗歌语言的含蓄、张力完全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口语化的语言。他们反对诗歌语言的隐喻和朦胧,他们的诗学立场是直陈其事,直抒其情,而不是让读者反复揣摩。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朦胧诗人们口语化的语言写作。又如张锋的《本草纲目》也是其中的代表:“一两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 三钱李商隐的苦蝉/半勺李煜的一江春水煎/所有的春天喝下/都染上中国忧郁症。”诗人在这里解构了古代充满哀伤的意象,而让这些曾经在中国古代文化(下转第15页)(上接第14页)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象以叠加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口语化的表述展露无遗。又如于坚《远方的朋友》“您的信我读了/你是什么长相我想了想/大不了就是长的像某某吧/想到有一天你要来找我/不免有些担心/我怕我们无话可说……”仿佛诗给你的全部东西就是语言,就是生命节奏的自然奔涌,谈不上令人回味的内涵。当然,仔细品味后我们仍能感受到诗人的担心和莫名的恐惧。正如评论说:“口语化叙述使诗在时间知觉中延绵的情境悠然走来,时时弥漫着或浓或淡的生活趣味与生气,对语言和世界的表达有了清晰直接又生动通脱的真实亲切感,情绪氛围的宣泄获得了沉实的依托。”3

结语

后朦胧诗虽然在朦胧诗的母腹之中发展起来 ,但他们试图超越朦胧诗人,寻找诗的新出口。他们以消解崇高和口语化的方式努力使诗回归到民间,使事物回到其本身。他们反对文化的沉淀,消解繁复的意象,以求感情表达回到个人。后朦胧诗的兴起,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拓了诗歌的创作空间,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促使中国诗歌创作更加多元化。但是,后朦胧的消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的许多流派观点极端,同时,理论众多,纷繁复杂,但优秀的诗歌创作并不多,某些诗歌甚至不能称其为诗。由于它极大的消解了诗性,使诗歌坠入凡间,最终将诗歌推向了边缘化。通过对后朦胧诗对朦胧诗的反叛分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后朦胧诗的特点,以求更加客观、辩证的看待这一诗歌潮流。

参考文献

[1]谢冕:《谢冕论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徐敬亚、孟浪、曹长青、吕贵品:《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 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

注释

1 黄曙光:《先锋:一种姿态的两种向度》,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 徐敬亚、孟浪、曹长青、吕贵品:《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 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前言第1页。

3 罗振亚:《后朦胧诗的语言态度》,《文艺评论》200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蔡晶(1987.10-),女,四川射洪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下一篇:浅析演讲中常见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