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学生的差距在哪里?

时间:2022-09-03 04:00:11

两岸大学生的差距在哪里?

近日,台湾《商业周刊》刊登封面文章《大陆勤奋潮会不会淹没富裕台湾的下一代》,对目前台湾大学生的现状深表忧虑。

大陆学生勤奋,台湾学生有创意

《商业周刊》对台湾岛内具有10年以上大学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首次“台湾大学生竞争力调查”,结果发现,在313位大学教授中有高达60%的人认为,台湾大学生的竞争力不如大陆大学生。台湾“教育部长”黄荣村说,大陆目前的情况有点像30年前的台湾,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努力读书才有机会摆脱贫穷。而现在的台湾“认真读书的观念正在消失中”。台湾清华大学的老师马振基2002年9月从北京清华大学客座返台后,对两岸学生的表现做了比较。他分别在两边的课堂上出了同样一道习题,台湾学生要一到两个星期才会交作业,而大陆学生最快的隔天就完成了,全班60个人最迟的也在3天内交齐。比较而言,台湾学生花更多时间,但答题内容并不比大陆学生更完整。另外,在上课时,大陆学生都抢前面的座位,而且还主动要求在下课前空出时间让他们发问。而台湾学生一般一听到下课铃声,就一哄而散,“两岸学子的求知欲实在差太多了”。

当然,台湾学生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优势。2002年12月,欧莱雅公司举办了第三届全球“商业策略网络竞赛”,结果台湾报名的学生数高居亚洲第一,而且通过初审的比例,台大为29%,政治大学为23%,北大仅排在第三,为20%。实际上,由于台湾开放市场比较早,所以学生的商品化意识要比大陆强很多,他们接受的企业管理和行销训练,也比大陆学生实际且扎实。现在念台湾政治大学企研所二年级的陈宏隆说:“我们平均一个星期要简报一次。做简报时,老师和同学当然不会让你好过,他们会丢很多问题给你。此外,你还要经常在企业老板面前做报告。”这样的训练,让台湾学生懂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重点。

台湾科技人才出现断层

不过,更让台湾教育界感到忧心的是,在国外学术圈,曾经“聪明、勤奋、肯干”的台湾留学生如今已被大陆留学生所取代。台湾大学校长陈维昭日前到美国加州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考察时发现,过去到美国留学的台湾人现在虽然都是教授,但下一代已经形成断层,这些大学的年轻助理教授没有台湾人,几乎全是大陆人。校方说,大陆来的留学生很拼,肯花苦功夫做实验,台湾学生的认真度差很远。学校怎么会留他们?

与此相呼应的是,台湾近年来留学外国的人也越来越少。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公布的统计资料,台湾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在1993年和1994年达到顶峰,总数为37581人,此后一路下滑,到2001年和2002年仅有8930人,也就是说,8年之间降了2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机会,而是在于没有好学生。每年暑假都会到美国短期进修的台大电机系主任郭斯彦2002年夏天遇到美国的教授友人,这些人纷纷拿出名校的入学申请表,希望他回到台湾后能“拜托”台大电机系的学生向他们申请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但是,现在的台湾学生都不太愿意吃苦。

此外,台湾岛内相当受产业界欢迎的“国防科技役”(兵役的一种)也使近90%的与电机、资讯等领域相关的研究所硕士人才不用选择留洋深造,就可以马上获得不错的工作机会和待遇。有人甚至因为配发股票而瞬间成为千万富翁。比较而言,到外国留学的“投资回报率”似乎没那么大。台湾企业界对此也表示担忧。赛博数码广场商情部协理陈雯丽说:“未来在国际公司里,最有可能取代台湾人的不是日本人、韩国人,而是同文同种的大陆人。”

台湾教改反而使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下降

在台湾教育界看来,和大陆下一代相比,台湾大学生可能输在学习态度上,而大学以下的学生则可能输在教改制度上。

就在大陆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台湾也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但课程简化反而出现学生基本学习能力下降的问题。台北市敦化“国小”一位有30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透露,现在的台湾小学教学“简单得不像话”。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竟出现:“爸爸出国旅行,一件行李25公斤,一件行李28公斤,爸爸的行李一共是几公斤?”的简单两位数加法习题。

上一篇:正说:十大人气飚升球星 下一篇:青春可以不再为爱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