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消痞方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时间:2022-09-03 03:41:51

白术消痞方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西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七期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纳入:①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②研究前1个月内检查证实诊断;③受试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④无严重并发症与精神疾病;⑤患者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予中成药胃复春(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90697)口服,4片/次,3次/d。

1.2.2治疗组予自拟白术消痞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白术15g,败酱草15g,蒲公英12g,荷叶12g,砂仁12g,黄连12g,白花蛇舌草12g,半枝莲12g,蜈蚣2条、甘草6g。临证加减:伴失眠者加远志、五味子、合欢皮等;反酸明显者加乌贼骨、浙贝母等;嗳气频者加竹茹、陈皮等;胃脘疼痛显著者加蒲黄、郁金、姜黄等;大便干者加大黄、火麻仁、何首乌等。由我院中医科制剂室使用中药自动煎药机煎成300mL/副,每副中药分装成2袋,1袋/次,2次/d口服。2组均以3个月为治疗疗程。

1.3胃肠激素的测定

2组治疗前后静脉取血5mL,放入抗凝试管中混匀,3000r/min,离心1O分钟,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MOT与SS含量,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胃肠动力的测定

1.4.1胃排空率的测定采用13C-呼气试验进行测定,选择仪器为红外光谱测定仪。

1.4.2小肠推进力的测定采用酚红定量测定法进行测定,选择721型分光光度计。

1.5疗效标准[3]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或增加。同时2组记录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变情况,其中重度计3分,中度计2分,轻度计1分,无计0分。

1.6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总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临床症状评分对比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胃肠激素2组治疗前MOT与SS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MOT含量上升(P<0.05),SS含量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3。

2.4胃肠动力2组治疗前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力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上升,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复杂且隐匿,病程长,病情反复。目前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尚未明确。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饮食内伤、情志不舒、肝胃不和、胃气失和、浊邪内停所致。现代医学认为,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会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在胃肠激素中,MOT与SS广泛分布于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和消化道中,在胃肠道及脑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SS对胃酸分泌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SS可加速胃排空,能通过胆碱能传入纤维作用于胃肠道。MOT是由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肽,对消化道的机械活动、电活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具有增加结肠运动功能和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同时MOT能减少固体食物及消化液在胃内存留时间,对食物的物理消化有重要作用,能加快胃炎的康复,有利于胃黏膜修复。有学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已确诊的6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例胃癌患者及1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SS与MOT水平,结果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MOT降低与SS升高的现象。

现代医家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脾虚为主,在药物选择上应以疏肝行气、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等药为主。本研究应用的中药白术消痞方主要有白术、败酱草、蒲公英、荷叶、砂仁、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蜈蚣、甘草等,其中白术、败酱草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砂仁有行气消胀,解痉止痛的作用,对胃肠输送机能有促进作用;蒲公英、荷叶可明显加强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力;黄连、蜈蚣可保护胃黏膜,能杀灭幽门螺杆菌,黄连素对食管癌、结肠癌等许多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对人胃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胃肠激素是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它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分泌、运动和吸收。本研究所用药物如白术、败酱草能够促进胃肠动力,可能与其可调节大鼠胃肠道MOT、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有关[13]。也有学者发现蒲公英、荷叶、砂仁均可通过提高血浆MOT含量来增强胃肠运动。本研究治疗后MOT含量上升(P<0.05),SS含量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力治疗后明显上升,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白术消痞方加减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机体的恢复,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MOT与SS的含量有关,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作者:马天寿单位:临洮县人民医院肾病科

上一篇:小儿腺样体手术的效果与机制 下一篇:白头翁汤熏洗内痔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