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感冒颗粒解热抗炎作用

时间:2022-07-12 07:49:16

防风感冒颗粒解热抗炎作用

《西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七期

1抗炎实验

1.1小鼠耳廓肿胀法[1-4]取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防风感冒颗粒小、中、大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连续7天,1次/d。空白对照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予阿司匹林混悬液0.072g/kg,防风感冒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防风感冒颗粒0.32、0.64、1.28g/kg。末次灌胃给药后0.5小时,将小鼠右耳二甲苯致炎,0.5小时后将小鼠脱颈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8mm直径打耳器分别在同一位置打下圆耳片,用组织天平称重,以两耳片重量差作为肿胀度。

1.2大鼠足趾肿胀法取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防风感冒颗粒小、中、大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连续7天,1次/d。空白对照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予阿司匹林混悬液0.036g/kg,防风感冒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防风感冒颗粒0.16、0.32、0.64g/kg。末次给药前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大鼠右足容积,然后灌胃给药,给药1小时后在每只大鼠右足跖中部皮下注射新鲜蛋清0.1mL,1小时后测大鼠右足容积,然后将大鼠脱颈处死,将致炎足于踝关节上1cm处剪下,称重,剥皮后浸泡于5mL生理盐水中,45分钟后离心浸泡液,取上清液0.3mL加0.5mol/LKOH溶液2mL,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78nm处测PGE2吸光度。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解热实验

2.1.1防风感冒颗粒对LPS所致青紫蓝兔全身性发热的影响各组实验动物予LPS后明显发热,给药后各组前期退热效果均不佳,1.5小时时防风感冒颗粒中、大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防风感冒颗粒中、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时防风感冒颗粒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防风感冒颗粒对于LPS致热青紫蓝兔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其作用在2小时时甚至优于阿司匹林,见表1。

2.1.2防风感冒颗粒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全身性发热的影响各组实验动物予酵母悬液后均明显发热;各组给药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小时,仅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小时阿司匹林组和防风感冒颗粒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小时阿司匹林组和防风感冒颗粒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时防风感冒颗粒各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小时防风感冒颗粒小、中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照组比较,0小时时防风感冒颗粒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时时防风感冒颗粒大、小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4、8小时防风感冒颗粒各剂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防风感冒颗粒对以酵母悬液致热大鼠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和阿司匹林相比其退热效果时效更长,见表2。

2.2抗炎实验

2.2.1防风感冒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防风感冒颗粒小、中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防风感冒颗粒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防风感冒颗粒具有一定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其作用弱于阿司匹林,见表3。

2.2.2防风感冒颗粒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度及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防风感冒颗粒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足趾肿胀度和PGE2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防风感冒颗粒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防风感冒颗粒能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度,并能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见表4。

3讨论

防风感冒颗粒为甘肃省中医院注册中药制剂,以防风为君药,以黄芩、柴胡为臣药,佐以半夏、野等,全方共奏解表散风、清热解毒、温胃止呕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色原酮类成分为防风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黄芩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代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功效;半夏含葡萄糖苷、儿茶醛、β谷甾醇、多糖、多种氨基酸及少量挥发油等,对多系统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以镇咳、祛痰、止呕等作用突出;柴胡中含有皂苷类、挥发油类及多糖类化合物,具有解热、抗炎、保肝、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野含有萜类和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主要药效部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和免疫等药理作用。

本研究采用经典发热和炎症模型,每种模型选用两种不同动物,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并检测炎症组织中PGE2成分。实验结果表明防风感冒颗粒对脂多糖所致青紫蓝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模型具有较好解热效果;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能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郭晓颖马新换单位:兰州市城关区五泉铁路西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省中医院

上一篇:尿酸性肾病临床观察 下一篇:敦煌古方治疗臌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