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02 11:51:15

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剖析血液透析运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共120例。随机等分120例患者:实验与对照。两组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存在心理问题者共13例,对照组共51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配合治疗;个体化心理护理;满意度;血液透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接收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12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21~73岁,平均(49.1±4.3)岁。本组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者,共16例;高血压性肾炎者,共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共21例;糖尿病性肾炎者,共9例;其它类型肾病者,2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49.3±4.2)岁。本组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者,共17例;高血压性肾炎者,共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共19例;糖尿病性肾炎者,共10例;其它类型肾病者,1例。两组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两组都接受常规护理,其内容为:监测患者各项基础体征;若患者出现异常,需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并告知相关医师。实验组同时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详细如下。

1.2.1健康宣教[1] 因对疾病认知程度的偏低,使得患者在透析时容易产生恐惧、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甚者,还会对治疗医师表现出抵触情绪。故,护理人员需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作出详细的陈述,包括: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致病因;治疗方式;预后情况。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解释血液透析的过程、目的与效果,以帮助其疏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

1.2.2心理干预[2] 长时间的治疗以及疼痛,都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缺失面对治疗的信心,进而产生忧虑、紧张以及不安等情绪,并形成暴躁亦或者是易怒等性格。故,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的力度,以掌握其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然后再适当的对其辅以针对性较高的心理辅导措施。倾听患者主诉,给予其宽慰与鼓励,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如:个性特点、家庭情况、工作以及年龄等,并以此为依据,完善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内容。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与作息习惯,病房探视时,给予其人文关怀,同时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疼痛,以缓解其不良情绪[3]。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配合治疗的情况以及有无心理问题。采取院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共120例)患者实施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并作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分析两组的配合治疗率以及心理问题发生率 实验组护理后的配合治疗者,共59例,所占百分比为98.33%;对照组配合治疗者,共28例,所占百分比为46.67%。实验组配合治疗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实验组护理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1.67%,对照组为85.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8.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能起到维持患者生命的作用。可尽管如此,该疗法也容易使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诸多的并发症亦或者是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疼痛加剧,并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如:恐惧;抑郁;焦虑),进而直接性的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对此,护理人员需于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性格特点,为其制定最佳的个体化心理护理计划,以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辅导等方式,达到疏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以及维持良好心态的目的[4]。

本研究,实验组经个体化心理护理后,其配合治疗率、心理问题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可帮助其疏解不良情绪,建立治疗信心。

参考文献:

[1]曹秀梅,李大雨.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14):842-843.

[2]王卫莲.研究血液透析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5):944-944,945.

[3]刘敬贺.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2):214-214,215.

[4]刘玉荣.血液透析护理中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实践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61-262.

上一篇:动作那么大,不就是个耳机吗? 下一篇:2016/17年度中国棉花将大幅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