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犹太人的家教观反思中国家庭教育

时间:2022-09-02 10:57:24

从犹太人的家教观反思中国家庭教育

犹太人经历了长期的民族灾难,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自己的国家。然而,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这个古老的民族却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经济学家,如爱因斯坦、毕加索、马克思等,他们是犹太民族的骄傲。犹太人之所以人才济济,与其独特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特别尊重知识。据说,当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差不多每个家庭的母亲都会打开《圣经》,把一滴蜂蜜洒在上面,再让孩子去吻它。紧接着,母亲就会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也就是说,父母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和知识是最重要的。在犹太人的家里,家中的书架一定要放在床头,如果放在床尾,就是对书和知识的大不敬。上个世纪9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个调查,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中,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

而在中国,笔者每次去书店或是图书馆都发现是冷冷清清的,有时看到几个席地而坐的贪婪读书者,常常会感动不已。图书馆里书架上有琳琅满目的书,问津者却寥寥,与之相反的是,各类考试复习资料的书店,却很火热。可见,中国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切。同样,在户外,偶尔遇到有奶奶领着心爱的宝贝玩耍,听到最多的也是“1+1=?”的“开发”幼儿智力的数学题。大部分学校都有图书馆,而真正到里边看书的又有几人?浮尘擦了又擦,抹了又抹,书香依旧。

再回过头来看看犹太人。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命呢?”如果回答钱和宝石,母亲就会耐心地开导孩子:“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以知识谋生存、靠智慧图发展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立身之本。

犹太人不仅尊重知识,而且还注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他们认为创新不是一味地模仿,只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就是“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大胆怀疑,随时提问。很多犹太家庭,父母遇到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句话就会问:“你又提问题了吗?”

反观中国家庭,他们又是怎样激发孩子的呢?“爸爸妈妈每天这么辛苦地挣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供你读书,以后不再像我们一样受苦受累?”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孩子明白,父母现在的辛苦,是为了使孩子们不再受苦,不再受累,过上优越的物质生活;或是教育孩子出人头地,有个好的前景。他们却忘记了告诉孩子,天有不测风云,时事也会瞬息万变,那时他们该怎么办?

如今的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掉眼泪,抗压能力差,原因就是父母除了孩子婚姻不包办以外,其余的什么都包办。一旦遭遇困难,便想逃避,或是无所适从,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孩子放学回家,家长们问得最多的是:“宝贝儿,老师提问你了吗?”或“有同学欺负你了吗?”或“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要么就是许诺:“只要你考好了,爸爸妈妈带你去旅游。”“你要啥都成,发个大红包。”中国的“红包”文化用在孩子身上的不乏其人。更有甚者,可怜的家长们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孩子的缺点,否则,跟你急!

尽管犹太人长时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们却仍然传承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他们还不断地学习所寄居国家的文化,弃其糟粕,吸取精华。这就是一种最大的人生智慧。

写到这儿,笔者不禁扪心自问,从犹太人的家教观里,国人应该学习什么?

上一篇:“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调研报告之三:让每个... 下一篇:营造美术课堂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