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假日旅客运输工作的探讨

时间:2022-09-02 10:13:55

关于假日旅客运输工作的探讨

摘要: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假日旅客运输客运量、周转量逐年递增,本文言明假日旅客运输工作的重要性,总结了客流特点,指出运力供给、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假日旅客运输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假日春运旅客运输

1.前言

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2008年再次调整法定节假日,取消“五一”长假,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休假,小长假全国统一放假3天。近10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假日运输客运量、周转量逐年递增,旅客也对道路客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出行环境,成为交通运输部门乃至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2.假日旅客运输的特点

假日期间,道路旅客运输最显著特点就是客运量和周转量较平时大幅度增加,且假日前后半段的形成偏流,各个假期的客流特点也各不相同。“春运”是客流最集中、历时最长的假日旅客运输。春运期间,由于探亲流、学生流和务工流叠加,产生持续高发的客流,并保持近40天,道路客运网络因客流的骤增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春节是全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都要尽量在除夕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这些在外地工作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或探亲,成为客流增加的主要原因;“十一”7天长假以旅游客流、学生流和探亲流为主。“五一”、“端午”、“中秋”等节日小长假客流组成大致相同,以探亲流、旅游客流为主,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至周边市县之间的中短途线路上。

3.假日旅客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根本的原因是运力供需失衡。节假日期间很多线路仍然一票难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节假日期间道路运输市场的集中消费,导致运输市场供给能力不足。因客流状况受节假日、季节、天气、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在一年中客流呈现高低起伏不断变化的曲线,旺季和淡季客流相差较大,如果按照旺季和节假日期间的客流量投放运力,将造成经营成本增加,节假日期间加班车有限,运力不足现象就显得尤为突出,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并衍生出以下多方面问题:

3.1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假日期间,因客流大、经济效益好,部分客运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更加显现出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没有真正树立,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流于形式,部分企业对从业人员管理不严。驾驶员配备不足,节假日运输期间连续加班工作,疲劳驾驶等行为时有发生。客运企业GPS应用和视频监控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对承包、挂靠的客车管理松散,超员、超速现象时有发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酿成严重后果。

3.2运输服务质量下降

由于部分线路平时处于微利状态,节假日期间客源充足,是此部分车辆盈利的好时机,一些客运经营者只顾赚钱,忽视管理和服务,个别司乘人员素质不高,欺客宰客、私自提高票价、服务态度恶劣等引起的投诉事件时有发生。

3.3非法营运冲击市场

假日期间,一些非法营运车辆纷纷参与班线经营和包车运输,由于旅客归心似箭,很容易受人拉拢或贪图便宜乘坐黑车,服务质量和乘车安全没有保障,一旦发生纠纷或者交通安全事故无处诉苦,非法营运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客运市场秩序,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关于加强和改善假日旅客运输工作的几点意见

假日旅客运输工作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年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现阶段仍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客运经营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4.1解决假日旅客运输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要尽快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及教育资源分配过于集中的问题。其次,各行各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人们自主支配假期时间,利用媒体宣传和引导旅客错开客流高峰出行。

4.2建立假日旅客运输长效机制和制度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客运企业应该建立长效的机制和制度,节假日前,只需根据变化情况予以微调,不必每次临时制定运输方案,落实责任的同时又减少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假日旅客运输管理办法,应尽快建立和完善。

4.3合理投放运力,加强运输组织

行业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充分考虑市场供求状况,在供和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投放运力,假日期间,科学调配运力,合理安排班次。利用集约化成果,客流量大的集的集约化经营的线路,可采取加班、延长首末车发车时间、流水发车等多种组织形式。

4.4加强行业监管

加强对服务质量投诉事件的查实和处理,组织力量打击非法营运、违规经营等行为。按照“三关一监督”的要求,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和驾驶员资格关,要加强客运站源头管理,严格执行三品检查和安全例检工作,清理客运站周边秩序,打击倒票、喊客及站外非法营运车辆组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站内外环境。

4.5加强安全管理

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负责人要从主观上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重点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教育,运输企业应密切关注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使之自觉遵守行业有关规定,客运企业要发挥GPS平台和视频监控在的动态监管作用,完善监控制度与奖惩措施,防止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的发生。

上一篇:土地供给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剖析及政策建议... 下一篇:如何控制好UPVC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