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评价

时间:2022-09-02 09:42:38

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评价

【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50例,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72小时胆红素下降值、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在日均胆红素下降值、72小时胆红素下降值、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本文旨在分析评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50例。治疗组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6例。胎龄35周-42周,平均胎龄39.5±2.7周。体重2.5kg-4.4kg,平均体重3.8±0.6kg。病程1.5天-25.0天,平均15.5±5.5天。其中27例为早产儿,23例为足月儿。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7例。胎龄34周-42周,平均胎龄39.5±2.7周。体重2.3kg-4.3kg,平均体重3.6±0.7kg。病程2.0天-24.0天,平均16.1±5.4天。其中28例为早产儿,22例为足月儿。本研究通过院方伦理委员会的评审,所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在数量、性别、胎龄、体重、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两组患儿均符合第七版《诸福棠儿科学》[1]中有关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均满足以下5项中的任意一项:在出生后的24小时就开始出现黄疸;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257 μmol?L-1以上或者每天升高85μmol?L-1以上,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221 μmol?L-1以上;早产儿的黄疸持续时间在4周以上,足月儿的黄疸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黄疸消退后又重复出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在34 μmol?L-1以上。

1.3 排除标准

两组患儿均无甲状腺机能减退、败血症、溶血病、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积及胆道肿瘤压迫导致胆管阻塞出现的黄疸。

1.4 观察项目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72小时胆红素下降值、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

1.5 方法

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即在给予苯巴比妥(肝酶诱导剂),5mg/kg-8mg/kg,口服,每天2次;丙种球蛋白,0.5g/kg-1.0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人血白蛋白,1.0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蓝光照射治疗,8小时/天-20小时/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1.0g/次,口服,每天3次;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片/次,口服,每天2次,溶解服用。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即上述常规治疗。

1.6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即治疗后黄疸消退明显,经皮检测胆红素的浓度在102.6 μmol?L-1以下或者较治疗前降低超过75;有效,即治疗后大部分黄疸消退,经皮检测胆红素的浓度在102.6μmol?L-1-171 μmol?L-1间或者较治疗前降低50-75;无效,即治疗后黄疸无消退,经皮检测胆红素的浓度在171 μmol?L-1以上或者较治疗前变化较小或者上升。

2.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详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后在日均胆红素下降值、72小时胆红素下降值、治疗时间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详见表2。

由表2可见,治疗后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在28天以内的新生儿出现的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上升,导致皮肤、黏膜、巩膜出现黄疸的一种病症。临床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者在出生后的2天-3天开始出现,在4天-6天达到顶峰,在7天-10天开始消退,其中早产儿的持续时间会较长,除了出现微弱的食欲不振症状外,不会出现其他的临床症状。后者是指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或者出生后的一周或者数周开始出现,持续2周-3周仍旧不消退甚至加重或者消退后又重复出现的黄疸。新生儿黄疸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甚至对新生儿的生命产生威胁[2]。

蒙脱石散是为一种有效的肠道病原的清除剂,能够有效的覆盖消化道黏膜,使消化道黏膜对胆红素产生的吸附与固定作用提高,使小肠黏膜的重复吸收作用减少。蒙脱石散能够以颗粒形式在肠道内存在,不参与血液循环,对肝、肾、中枢神经不产生影响,不影响肠道吸收营养物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属于一种含有嗜酸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制剂,新生儿口服后能够使药物在肠道内定植,对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补充作用,对结合胆红素转化成尿胆原而随粪便排出具有促进作用,并可经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和乙酸,使肠道的PH值降低,进而使β-G(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降低,对结合胆红素分解成未结合胆红素产生阻碍作用,使肠肝循环减少。还可以使肝酶活性得到促进,加快胆红素的代谢。蓝光照射治疗属于一种简便的降低血清内未结合胆红素的方法,是通过425nm-475nm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黏膜,将皮下游离的胆红素经光的作用异构化,并形成异构体,使其由脂溶性变成水溶性,从而经过胆汁或者尿液排出体外而非经肝脏结合[3]。本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才治疗组患儿,在日均胆红素下降值、72小时胆红素下降值、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儿。

综上所述,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惠晴,崔其亮.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现状[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3):56-58.

[2] 李晓萍.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2-94.

[3] 薛玉.茵栀黄颗粒辅以二联活菌治疗新生儿晚期黄疸[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3):397-398.

上一篇: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评价价值 下一篇: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