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三大管理措施

时间:2022-09-02 09:41:45

浅议建筑工程三大管理措施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进度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对进度管理提出了采用网络控制技术和定期进度报表的管理措施;在成本控制方面着重分析了建立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议;在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质量管理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of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chedule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schedule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and regular progress report network control management. In terms of cost control it focus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t cost of construction control system is proposed; in terms of quality control was proposed to set different quality management objective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61

1概述

建筑工程从开始项目立项到最终投付使用,中间需要经历规划、审核、设计、施工等诸多环节。在这一流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前者决定该工程在本质上有没有缺陷,而后者则是将设计成果从图纸变成工程实体。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意图能够完整体现,还需要在具体施工中排查设计阶段的不合理因素和保障施工质量,施工管理的总体目标在于保障工程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组织失当,甚至会留下隐患和质量缺陷,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需要高度的重视。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后续环节都以前面所完成的工作作为基础,一道工序上的质量缺陷就可能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影响,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首先应当是进度方面的管理,本环节追求的是施工程序的合理性;在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后才需要考虑的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本环节追求的是保障建筑工程效用发挥;其次是在保证施工质量时候的成本控制问题,追求的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1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施工进度的管理关键在于对各个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与资源合理调配。本阶段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一环节集中体现在需要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业主方面的要求,二是施工企业自身的条件。

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际管理的需要,网络计划技术已经在工程施工中体现出了其优越性。实践证明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是提高施工进度的编制和执行效率的有效措施。限于篇幅,本文不详细讨论网络技术的具体实施细则,这里只探讨施工计划的动态控制的措施。

(1)依据网络计划技术编制施工进度表,以时间节点作为控制要素,编制子工序的作业计划。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如无特殊情况都应当按照作业计划进行施工。

(2)按一定的施工周期建立进度报表制度。可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周、旬、月的施工进度审查。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量一般都较大,建议按旬或月为周期来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审查上一周期内的施工进度报表;②本周期内的施工计划和成果,主要考察已经完成的工作和需要完成的工作;③对比实际完成工作和进度计划之间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下一周期的施工安排。

(3)建立项目各方的定期例会制度。其目的在于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保障施工进度并及时纠正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2施工成本控制问题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的活动,应当把成本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同时需要有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等手段;其次是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等;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对施工进行成本目标管理,对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核算,并做到有效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在人工费控制方面建议采用的措施为“量价分离”方法。将施工过程中的用工按定额工日划分,并按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和单价,并通过签订明确的劳务合同来进行总量控制。

(2)材料费控制。施工材料产生的费用是施工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材料费的控制主要涵盖材料的用量控制和材料的价格控制。在材料用量控制方面,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手段来控制施工材料用量。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使用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后方可使用。材料价格则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控制,依据市场价格采购,但需要上级部门进行监管。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也应当予以重视。

(3)建立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目的在于把成本控制行为规范化。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应当编制成本预测,对各类成本编制详尽的计划;在实施阶段由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计划进行实施;由管理层定期的进行成本控制审核,对成本控制中超标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使得施工成本始终处于被监控的状态。只有制度化的成本控制手段才能够有效的将施工成本进行控制。

2.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的效用能否正常发挥,施工的质量一直都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问题。要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1)提高人员素质

必须首先意识到的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是人,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单位中强调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不断培养施工人员的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办事的习惯。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本行业的新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2)保障施工材料质量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实体质量的核心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环节。为了保障施工材料质量,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管理。首先是重视材料的采购环节,从源头上保障材料的质量。如果是施工方自行选择供货商,最好多选择几个备选的厂商,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优选长期供货商。如果是供货商是设计单位或业主所指定,也应当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不满足质量的施工材料坚决不采用。其次是重视材料构配件的质量的现场验收,当现场验收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同供货单位进行交涉,以验收报告为依据协调退换货事宜。最后是施工建筑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问题。应当使库存的施工材料完整,不发生变质,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入库材料构配件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

(3)明确各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

管理人员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在材料的采购阶段的管理目标是采购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在主体施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杜绝偷工减料行为,如果发现设计不当的细节,应主动和设计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在施工装饰阶段的管理目标应当是力求尽善尽美。除了对一般的建筑部位进行例行的施工外,对建筑物关键部位和隐秘部位的施工更应当重视。尤其是对于细部的施工更能体现出施工单位的业务水平,这些也是项目验收的细节之一,应当引起重视。

上一篇:论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浅谈工业厂区给排水中的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