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的课堂,情感放飞的乐园

时间:2022-09-02 09:39:46

诗化的课堂,情感放飞的乐园

摘 要:诗化的课堂,教师应通过诗情画意的教学来把握课堂基调,放飞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课堂;诗意;情感

新课堂把诗情引入,提倡诗化的语文。诗源于情,情动而歌咏。因此诗意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是感性的,她以文本作词,以情感作曲,用心灵歌唱;诗意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是灵性的,她是真情的流露,真爱的呼唤,真心的共鸣;诗意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是人性的,她熏陶的是童年,感染的是童心,激荡的是童言。

诗意像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似一场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在教师诗一般语言的滋润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有了情感的碰撞,共享到学习的快乐。才会有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才会有放飞灵性的生命欢歌。

因此,教师应通过诗情画意的诗化教学来把握课堂的感情基调,放飞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动情读文,从而达到情理文的相通。

一、诗意的情境,酝酿情感

诗意的阅读教学需要诗意的引领,课堂通过创设诗的情调,营造一种诗的意境来为学生情感的酝酿埋下伏笔。酒越酿越醇,情越酝越深,情到深处才能与文本产生共鸣。

执教《秋天》一课时,在音乐的渲染中,我用美丽的色彩图画再现了诗意的秋天美景。当我把秋天的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之声:“多美呀!”“太美了!”图中蔚蓝的天空、棉絮似的白云、金黄的稻子、明镜般的湖水、正在落叶的梧桐,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秋色。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景,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学生在轻快的古筝独奏、高山流水声中好像身临其境,个个情绪高涨,充分感受到自然之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就溢于言表。

二、诗意的语言,点燃情感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文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教师在课堂上深情投入,热情奔放,激情满怀,诗情洋溢,其触发的必然是学生的深情,鼓动的必然是学生的热情,激发的必然是学生的激情,释放的必然是学生的诗情。

来自课堂的情感源泉,是对文本真实的体验、融入与感动,诗意的课堂泛起的涟漪,收获的浪花是与学生心有灵犀的融通,轻舞飞扬的创造。

三、诗意的态势,传递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除了诗意的有声语言,还有一种无声并且常用的语言,那就是态势语言。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态势语言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表情语言。“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够做教师。”教师和学生交流时,首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它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用诗意的态势语言直观地传递情感,以情激情,使学生随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入文体所表达的境界。

四、诗意的倾诉,挥洒情感

当学生完全与作者、文本、人物融为一体,心潮不断掀起情感的浪花时,就有一种冲动,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个机会,创设一种情景,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感悟,宣泄自己的感情。

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诗的世界。此时,耳边不觉响起苏霍姆林斯基那充满深情的话语: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古峰二小)

上一篇:农村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用爱教学,用心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