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妙用

时间:2022-09-02 06:40:31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容器的充放电,光敏电阻的阻值,涡流等物理现象难以直接观察,但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间接地进行演示观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得物理知识生动化,具体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充放电;光敏电阻;涡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1(S)-0063-1

妙用1 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

器材:3节1.5V小型电池,一只“100uF 16V”电容器,一只发光二极管及导线。

操作:充电操作——用3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源,电源正极接到电容器的正极。电源负极接到电容器的负极,接触一下即好。

放电操作:电容器的正负极触碰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

现象:当电容器的正负极触碰到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时,二极管闪亮一下。

效果:二极管的闪光。给人鲜明的视觉效果,使人深信有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闪亮一下后不亮了,说明回路没电了,电容器没电了。电容器能放电正是电源给电容器充的电。本实验趣味性强。操作方便。能把看不到的充放电通过发光二极管的光亮间接显示出来。

妙用2 演示光敏电阻的电阻随光强的增强而减小

器材:3节1.5V小型电池。一只光敏电阻,一只发光二极管及导线。

操作1:将电源,光敏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组成串联电路置于发光的日光灯下方。

现象1:二极管发光。

操作2:用手遮在光敏电阻上方,挡住光。

现象2:二极管不发光。

效果:光照强,二极管发光,说明光敏电阻阻值小:用手挡光后。二极管不发光。说明光敏电阻阻值变大了。本实验操作方便,能把看不到的阻值变化通过发光二极管的光亮间接显示出来。

妙用3 演示涡流的存在

器材:一台较小的电磁炉。一个匝数较多的串联接入一只发光二极管的闭合线圈。

操作:电磁炉通电,线圈平面从平行于电磁炉到垂直于电磁炉,再继续缓慢转到平行位置。

现象:发光二极管在线圈垂直于电磁炉时不亮,线圈平面平行与电磁炉时发出鲜红的亮光。

效果:二极管发出鲜红的亮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二级管发出鲜红的亮光间接显示感应电流(涡流)的存在。

上一篇: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国外数字监控(Digital Curation)教育及对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