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解我国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困局的思考

时间:2022-09-02 05:48:17

对破解我国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困局的思考

摘要: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成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文章在分析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对加快发展西部民营经济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破解;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困局;措施

中图分类号:K51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在波及我国沿海后,又继续深入我国西部地区,殃及西部大量民营经济实体,从而形成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实体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当前困局。本文以地处四川与重庆两地之间的荣昌县经济运行实际情况为例,深入分析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实体遭遇的当前困局,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1.西部地区民营经济的现况

重庆市的民营市场主体由1996年末的53.43万户增加至2011年末的107.84万户。民营企业由1.36万户增加至22.83万户,增加了近16倍。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发展造就了我国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在带来了经济繁荣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产能过剩的孽根,最终造就了当前民营经济总量过剩的困局。

2012年至今,受全球经济危机大环境影响,中国各种经济实体都受到不同层度的波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三年来首次跌破8%大关,2013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预计也在7.7%左右,经济指标出现的“滞胀”,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失去动力,直接表现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受改革开放30年以来第一次大滑坡,也是世界经济危机的二次探底,特别是民营经济主战场的电子电器制造、装备制造、海外代加工、出口市场业务等行业受波及影响相当严重,很多民营企业处于停产或不饱和生产状态。

2.西部地区经济调研结果不容乐观

重庆市荣昌县虽处西部内陆,但民营企业受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双重阴霾影响依然较重,经济运行形势总体不容乐观。2013年5月17日,我们召开了荣昌工业园区内的18家重点企业恳谈会,企业业主对当前市场经济形势普遍表示忧虑,今年生产经营情况与2012年相比经营收益明显下滑,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业务订单基本不足,对下半年抱较大期望,产销数据出现明显下滑。(调查数据整理见下表)

3.民营经济发展困局的原因

3.1市场销量回落明显。我县规上企业的欧恺电器、巨龙管业、昌元化工、都成荣锋、鑫业五金等民营企业及绝大部分煤炭企业上半年均出现销量同比下降20%-50%。

3.2销量与收入出现“滞涨”困局。以我县民营企业为例,普华饲料、雷士照明、博耐特机电、华森制药等重点企业产销量较去年同期上涨5-10%;但毛利润却下降了5-20%,其表现在工资上涨,原材料上涨,生产要素(水、电、气、工资)上涨、物流成本上涨,而市场疲软、出口受阻、金融收紧、价格普降等严重的“滞涨”问题。

3.3用工成本增大。现员工流动性大,新员工培训成本增加,员工流动率增高,工资水平同比去年上涨20%-50%

4.对民营经济发展困局的分析

1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的结果。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全行业性的有效需求大幅下降,货物出口量明显下降,货款流转速度明显放慢。

4.2全国性大规模工业扩张的结果。受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全国各省、市、县均以工业发展为第一要务,30年来一直在大规模建设工业企业而导致工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4.3粗放式发展和无序竟争的结果。我国西部地区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行业管理机制相对沿海更不健全,企业生产技术相对东部沿海和国际国外更落后,加之全国没有工业发展行业框架约束,各地政府各展其能,诸多因素造成项目重复建设,非优质项目在西部地区更容易落地开花,粗放式发展和无序竟争在所难免。

4.4市场调节机制优胜劣汰的结果。受全国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刺激,全国民营企业总量迅猛扩张性发展,企业素质参差不齐,产能过剩和供大于求的市场表现必然促使部分综合实力较差的民营企业难免在经济危机中淘汰出局。

5.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困局的措施

5.1企业要认准行业发展趋势,摸清本行业产需情况,及时调整企业产品结构,转产旺销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化危为机。

5.2利用此次经济危机,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内强综合素质,外铺销售网络,为经济危机后提升销售业绩做好充分准备。

5.3充分抓取本次经济危机的机会获利点,适时并购相关企业和整合行业资源,为经济危机后状大企业实力打下基础。

6.整合扶持政策,集中扶持优势民营企业

6.1用好财政扶持资金。以重庆市为例,为扶持民企发展,市政府设立了每年2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其中60%即12亿元为市级统筹资金,专项用于规模以上民企发展,40%即8亿元则切块到各区县专项扶持民营企业)。各级政府应将此类专项资金用于优质企业扩能增产和项目技改上,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6.2切实落实工商税务、行政审批政策。认真组织落实好各级政府关于工商手续办理、税收鼓励政策以及进出口税费减免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经营生产,帮助企业度过此次经济危机难关。

6.3集中项目政策,扶持优质项目。建议各级政府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将本次经济危机中的各种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进行重组,重点扶持纳税大户或劳动密集性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缩紧对淘汰产业、高能耗产业和低贡献产业企业的扶持补贴力度。集中各种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和项目储备政策优势,重点扶持一批未来市场好,企业运转优良,高技术低排放、高产出低耗能的优势企业走出困境。

6.4各级政府的商委、发改委、经委、工业园区、工商联等部门要多形式搭建民营经济实体的营销平台,带领企业团队外出营销,组织企业参与各种产品展销会、订货会等。

6.5减免民营经济实体在生产、销售环节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并对外销或出口企业以实缴增殖税额为依据按比例反哺物流补贴。

7.实质性打通银企对接关节

7.1“企业融资难,银行放贷难”成了金融业的两难。其根源在于经济危机下的企业与银行间信任危 机加剧,银行信贷投资更加谨慎,导致企业饱受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

7.2建议改革银企对接方式,由银企座谈会转变为企业推介会,由企业跑银行转变为组织银行走访企业。

7.3由财政、金融、信托、证券等部门引入社会资金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对民营经济实体提供担保服务,由财政部门补贴企业一定比例的担保费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7.4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牵头,积极引导企业实行抱团担保,彼此降低财务费用,增加企业收益。

8.促进民营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

8.1加快督促各地区新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在建项目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建设速度,力促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弥补部分企业营销“滞涨”带来的经济下降影响。

8.2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经济实体发展现状和优势,挖掘重点企业新的增长点,对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出口增量的企业实行定向补贴,支持企业度过本次经济危机难关。

8.3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前经济疲软实际情况,鼓励经济实体间的资本重组或同行兼并,出台资本重组过户优惠政策,支持不同经济实体间技术、资金、固定资产等优势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9.切实保障经济要素的稳定供应

9.1国土、房管、建设和环保等部门要多形式向上级争取指标,相关部门加大拆迁力度和场地平整速度,确保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9.2畅通生产要素部门与经济实体间的运转机制,特别是水电气等第一生产要素部门更应服务大局,切实加快办事效率,切实降低工程费用,切实减少经济运行肠梗阻。

9.3生产要素部门对下半年的工业水电气消耗高峰期要早计划早安排,尽量减少因水电气要素供应问题而导致企业减产停产,为下半年经济增量做好后勤保障。

10.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次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不仅深和广,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民营企业应当积极面对此次“经济赶考”,在接受市场选择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法则、政府扶持政策以及行业优胜劣汰规律,及时发现本企业优势和商机,避免与市场耗时间,重组市场、创新技术、蓄备资源和兼并弱体,顺利渡过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困局。

上一篇:探讨建筑给水二次加压供水装置 下一篇:圆锥破碎机的空偏心轴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