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与智慧

时间:2022-09-02 03:27:07

虚空与智慧

摘 要:传道者对虚空的感受来自于万物都不长久的痛苦以及对于神的意志的敬畏,因此他劝人们及时行乐来摆脱虚空的苦闷,同时又告诫人们当记念上帝,因为人所做的一切事,神都将审问。而佛教的空并非一空到底,而是空不异有,有不异空,空有不二。同时它以圆满的般若智慧教给人们一种靠自力彻底解脱烦恼与无限升华生命的方法。

关键词:虚空;智慧;般若

由于《传道书》与所罗门的关系,令其在圣经中得以占据一席之地。又因书中表达的观点与圣经中的正统观念相左,又有对古老的价值观与信仰的质疑,使其在圣经中的地位显得相当突兀。以后经希列学派(Hillel Schoo1)的正面判决,本书得以保存在正典之列。本文把《传道书》当作智慧文学运动的延续,把它看成是一位智者对漫长人生的探索与思考。佛经著作十分浩瀚,以本文作者的浅近了解,含纳了虚空与智慧的般若类经文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等著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其文短小精悍,以260字深入浅出地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因此成为本文研究对象。《心经》有众多译本,本文采用的是流传最广的唐代玄奘三藏的译本。

《传道书》中有一段话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心中所体验的虚空。

“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后云彩反回: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歌唱的女子也都衰微。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成为重负:人所愿的也都废掉,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来往。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这段文字表达了日月、星辰、欢乐、财富、,房舍、生命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火焰燃尽,光明也就偃灭了;欢乐不能长存,总有一天归于死寂;金银也有时无力:人去了楼空,人散了家亡:出于尘,归于尘。一切的一切令人感到失落、空荡、无力,神赐灵与人,终究不属于人,尘土散尽,灵就飞回了。所以作者才生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之叹。

此处的“空”与“有”相对。由于物物反复,没有长存之理,乃至于心生空悲。因虚空发出的悲叹与希求拥有并长久的想法是分不开的,“空”与“有”两两对立。而佛经中有空不分――有不异空,空不异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心经》中以五蕴代表“有”的存在,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佛教以色指代物质。上文的有空关系也就是来自经文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传道书与佛教对于“有”的不同理解带来了对“空”的迥异观念。

世间有是自性有,而佛法有是缘起有。简单地说,自性有就是把所拥有的一切处处与己相连,与欲望相关,认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人就有实在感。与之相对的虚空也就是人因无法掌握实在而感到的空荡荡的失落。缘起有即“以‘有’的一切为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世间万物莫不因缘而起,婚姻家庭、贫贱富贵、生老病死皆是前世所为,今生所受。并非一己心愿,也无法强求。佛法空不是虚无,而是世界的实相。一切有形的物质形态皆因缘而生,假缘暂住,先天的不稳定也不“实在”,因此色即是空,有即是空。佛法空是“不碍缘起的自性空”一切色质均是由缘聚合而成,因而空即是色,空即是有。

由于世人有执着,对自性有执而不放,百般追求,不知一切因缘际会及果报关系,化幻为实,为无常毁灭所苦,或成为虚无主义或变得纵情享乐。如传道书的开篇“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言辞中流露中浓浓的悲观厌世情绪,只感到人生如咀嚼又咀嚼的白蜡,毫无滋味,寻找不到解脱。尽管传道者认为万事均有定时,世上有不公平,人生都是虚空,他却因此有了智慧的感悟――这种智慧有两个阶段。初期表现为苦:即便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再多的财富也不能使人满足,贫穷的劳作者却睡得安稳;人两手空空地来,也必两手空空地去:死胜于生、悲强于乐、智慧人的责备胜于愚昧人的歌唱。后期怨责的心情有所缓和,开始赞同愚人之乐,这时“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他谆谆劝解人们“我就称赞快乐,原来人在日光之下,莫强如吃喝快乐”,“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喁你的滔,因为神已经悦纳你的作为”,“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为这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从苦到乐,这种转变是必然的,因为人活下去就得怀着希望与憧憬,一味的虚空只会使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因此传道者经历了悲苦与愤懑后,回头来还是利用他的人生智慧鼓励人们及时行乐并欢喜快乐地生活。但是他的智慧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他还告诫人们当心存上帝,当“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

智慧在《心经》中表现为般若二字。般若是梵语音译。“古德为了人们理解的方便,有时也将般若释为智慧,但他显然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世间智慧。因为世间智慧是有限的,有缺陷的,更是夹杂烦恼的,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则不然,它是无限、圆满、清静的,能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彻底超越生命中的无明烦恼。般若对于生命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般若智慧,人们就会产生认识上的迷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换言之,佛经智慧是要使人洞透宇宙真相,彻底解脱人生烦恼,从而返璞归真,而不是教导人们予滚滚红尘中如何更好地执著于~己悲喜。有既是缘起有,空便是自性空。运用般若智慧最终要达到的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原来“度一切苦厄”是般若智慧的最高运用。由此可知人们惯常对于佛教消极出世、寄托来生的理解并不准确。修行者已不必有来生,而是通过修行实现自救最终达到救众的目的。

《心经》中又有“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柴。”智即般若,在常人看来佛的智慧非凡,但在佛陀看来,不过是还了本来面目,并没有什么智慧可言。真心本来空寂,若以有所得的心去求,就不是真空了。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所以归结为“无智亦无得”。以般若观照人生,超越世间名利,心中无牵挂、无妨碍,以博大的慈悲代替私情,无怨无嗔亦无恨,透彻得失、荣辱、生死,不感惊慌也没有不安。耽于妄想使人疲于奔波劳累,给人带来种种烦恼。如传道者一味寻求智慧,破解虚空,其实人人皆有本觉真心,何必向外寻找。

总的来说《传道书》更接近生活,富有人文气息。传道者的嬉笑怒骂以及性情变化都生动地体现在书中,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的疑问和探索以及对于上帝的力量的信仰,作者用富于智慧的语言婉转规劝人们应当知足与感恩,谨守神的诫命,快乐的生活,等待最终的审判。而《心经》则似乎站在浩渺的宇宙中俯瞰众生,对世情悲苦了然于胸,一语道破真谛,规劝芸芸众生放下执著,反观内心,回归真我从而摆脱轮回之苦。

参考文献:

[1]《圣经》,新标准修订版,中国基督教协会,2007年。

[2]济 群:《心经的人生智慧》,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

上一篇:浅谈后现代主义下的城市人文关怀 下一篇:如何看待音乐创作冲突和音乐观念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