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向教学理念”

时间:2022-09-02 01:04:56

论“反向教学理念”

摘 要: 文章以坡为例,从他的人生经历和诗词分析了他多个角度看人生,把握人生的哲学式睿智,从而提出在语文学习及教学中的“反向教学理念”,从文章和学问中来体察和提炼出人情和世事的智慧和哲学,从而将教书和育人更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反向教学理念 苏轼 人生观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中国先哲圣贤体悟出来的学问之道,是说人们通过不断体察世事人情,可以做出好文章,成为大学问家。事实上,历史上有成就的大家,无一不是对人情世事有很高的体察力和领悟力,其中甚至不乏大哲学家。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和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从日常生活,从世事人情中做学问、做文章,另一方面还需要从文学中体察和体悟其所包涵的世事人情,体验和把握作者所传达的人生智慧。从文章中学习和把握世事人情,这就是“反向教学理念”,从语文学习中把握人生的哲学和智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正确处理世事人情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将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苏轼其人其事其文,真觉得没有比他这首吟庐山的诗更有体现他善于转换视角透视人生、享受人生,更能体现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聪明睿智的处世方式了。本文以对坡的分析为例,通过对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的分析,从而提炼出他的人生观和人生智慧,从而阐述反向教学理念的应用。

一、深受其苦,深得其乐:人生经历与人生智慧

说起苏轼,人们会马上想到他一连串辉煌的成就:“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唐宋家……”,他几乎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文学作品俱在,不必多说。与此同时苏轼在对待人生态度上,他的透彻通悟、乐观旷达、灵活圆通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论析的。林语堂先生在《坡传》序言中的两段话中指出:

“总之,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的这种魔力就是我这鲁拙之笔所要尽力描写的,他这种魔力也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对他所倾倒,所爱慕的。”

“坡一生的经历,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认为那不尽然。至于他自己本人,是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在玄学方面,他是印度教的思想,但是在气质上,他却是道地的中国人的气质。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1]

由此可知,东坡的一生是在各种坎坷中用多种思想(儒释道)宽慰自己,寻求超脱,享受人生的。由此出发我们先来看一下苏轼一生的主要经历: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生,嘉二年(公元1057年),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不久,其母程氏病故,苏轼与父亲、弟弟回乡奔丧,并在家守丧两年。此后十年,苏轼又先后遭受丧妻、丧父之痛,仅仅当过三年多的凤翔府签判,于英宗平治二年(公元1065年)回京城,任殿中丞。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被贬为杭州通判;后又转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熙宁九年(公元1077年)十二月又徙知徐州(江苏钟山县)。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新党中的投机政客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他逮捕,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经过多方营救(包括已经退隐的王安石的上书营救),苏轼被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神宗死后,哲宗嗣位,高太后控制朝政,以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苏轼也被起用,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礼部尚书。旧党尽废新法,苏轼则有所保留,主张兼用所长,这又引起旧党的不满,他只好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高太后去世后,哲宗亲政,早已变质的新党重新得势,苏轼连连遭到打击,先后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海南儋县),成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直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他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文忠公。

观东坡一生,宦海浮沉,屡遭贬谪,极不得志。我们了解了他极失意的人生经历后,再看他极得意辉煌的文学成就,不得不为他旷达乐观的人生观所折服,为他聪明睿智的处世方式所请倾倒,而这些也是他善于体悟人生智慧,多角度看人生的结果。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多种角度看人生

坡虽然忧难一生,然其旷达乐观,这与他关于从多种角度看人生,充满智慧睿智的人生哲学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加以分析理解。

1.用经世济民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来超脱人生失意。苏轼少时其母程式氏授以书以前代名臣为范。苏轼思想虽杂,但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以天下为公以百姓为重,“先天下以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一个人心怀天下的时候,对于个人的得失就看得不是那么重了。如此积极入世,有利于其旷达乐观的性格形成,仕虽不得意却不致郁郁寡欢、自怨自艾。这一点可见他早年写的散文《刑赏忠厚之至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诸葛亮论》等文章中看出,这些文章或评历史,或论时政,一派儒者风范。及其后来仕途不顺,他的豪情壮志却是不减反增。其作于熙宁八年的《江城子》便是最好的写照: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熙宁八年,苏轼当时40岁,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但他高呼:“鬓微霜,又何妨。”还想要挽弓射天狼,那是怎样的壮怀激烈。可见,胸有大志者,自然不会以个人一时得失为意,而能时时在心中保持一片广阔的天地。以大情大志来化解个人之一时不顺,此东坡之人生智慧之一也。

2.在日常生活中探索,思考其间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和智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此事古难全。”由月事及人事,此理相通。“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与手指,主观与客观,做事只看其中一个方面是不行的,只有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才能奏出和谐的“人生乐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山是这样,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山穷水尽时,换个角度,柳暗花明又是一村。……这些是苏轼对人事的洞察,是人生的智慧,反过来这些又宽解了他的失意和忧愁,使他的人生平添了从容和睿智。洞察世事,哲人式思考,此东坡之人生智慧二也。

3.保持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热情。浓到极处又是极淡,因为对信仰和追求的坚定,反而又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的淡定从容。来看《定风波》: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地邓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是“乌台诗案”后坡被贬黄第三年。本词写的是诗人在沙湖道中遇雨的小事。写眼前景,寓的却是心中事,因自然现象,却谈人生哲理。人生一路走来自是有风有雨,但我不管它,我只管从容淡定地享受这旅途乐趣。还有一首是他为被贬好友王巩(定国)侍妾柔奴所作的一首《定风波》,也有这种味道:

定风波

长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里借柔奴之口,说的却是苏轼的感慨,“人生如逆途”,他被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但又何妨,只要“此心安处”,何处不是吾乡呢?即来之则安之,有了故乡的温暖,又何必为不能归乡而黯然神伤?乐忧两忘,心平气和,风雨身外,泰然处之,此苏轼之人生智慧三也。

4.通悟人生的智慧,人因“悟”而“通”,对人生有了透彻的认识,自然可以做到时时通达。苏轼对人生的看法,最为警策的可能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此诗将人生行踪比作雪泥鸿爪,自是有些飘忽消极,但联系他一生的经历也实在贴切。他的许多诗文中皆有类似的感悟: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休言成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人生如梦”也并非苏轼一人有此感悟,唐宋以来,文人多有类似看法:如《枕中记》《南柯梦》等将人生归为梦。最典型的恐怕是后主李煜了《乌夜啼》“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子夜歌》“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清平乐》“雁来章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李煜的梦最后似乎都归为了恨,“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惜何限”,而东坡的梦又与之不同,在“人生如梦”感悟中又更进一步,提炼出积极意义,如《浣溪沙》: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沙,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苏轼反驳白居易的“听唱黄鸡与白日”、“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坡的“谁道人生无再少?”并非自我宽慰,应该说是他不服衰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贬谪生活中能唱出如此自强健爽朗之调,正是苏轼通悟人生、执着生活的表现。是啊,既然“人生如梦”,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不可看开呢?虽然如梦,但我们却要生活几十年,因此要学会去珍惜人生,去享受人生的每一刻美好时光。通悟人生、超脱人生、实践人生,此东坡之人生智慧之四也。

5.纵情自然,寄情山水,寻求超脱。这恐怕是中国文人自陶渊明后的一大通例,曾有人说过:当中国文人难,当中国有志有才的文人更难,明君少,小人多,官场暗,屡屡不得志也罢,偏偏又常遭受迫害。苏轼作为北宋党派之争的牺牲品,其遭遇可见一斑。

坡的出世观,更是善于从自然山水得到超脱感悟。如《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斯造物者之无穷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这是诗人出去游玩,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感叹大自然的伟大慷慨之作。如《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这是苏轼的东坡雪堂,感慨幽静的环境,享受闲适生活用以排遣仕途苦闷。除自然山水外,坡还善于从下层劳动人民那里找寻安慰乐趣。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鸟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前一首《浣溪沙》是写“谢雨”祭神热闹欢腾的场面,后一首是写久旱甘霖后人们繁忙热闹的景象。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如此的清新真实的,这使诗人从中感受到了欢快、喜悦,从而排遣争名逐利的疲惫和怀才不遇的郁闷。或纵情山水,或亲历劳动,从而排遣悒郁,此东坡之人生智慧之五也。

三、结语

东坡其文其事,智慧而通透,其人格和人性魅力,不是我等拙劣之笔可得书尽的,然领会一二,却已是人生受用无穷了。从坡的人生经历,联系其诗词文章,可从中可以体悟其多角度多方位看人生的境界和方法,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学会转换思考方式体察生活哲理,对美好事物保有热情和希望,保持良好心态,适度参加劳动,融入社会实践,并善于排解压力。这是通过反向教学理念,从苏轼身上得出的人情世事的智慧。通过反向教学理念,从文学大家的文学智慧中提炼和体悟其人生智慧,将有助于我们将教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和教学。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关于提高幼师专业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教学尝试 下一篇:以“归化”和“异化”的视角看政治文献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