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日记 第8期

时间:2022-09-02 12:48:18

赴京日记 第8期

摘要:本文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了笔者赴京参加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的所见、所闻、所感。

关键词:日记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晴

我收到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函,又接到组委会乔主任的邀请电话,我作为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的特邀嘉宾。一届、二届、三届都邀请我了,由于囊中羞涩都没参加。若第四届再不参加就有可能遭到不识抬举的嫌疑了。经过思索:去,坐飞机去。

在飞机上

国际航空,空姐漂亮

在蓝天里飞翔

像雨燕,像仙女

确比仙女强

空姐送杯开水来

开水不烫心却烫

在一万公尺高空有美女作伴

这样的日子谁不向往

飞呀飞,飞北京

北京是人才聚集的地方

到北京开中国教育家大会去

这是云南人的荣光

云南应该出大教育家

这是人民的期望

为培养大教育家摇旗呐喊

云南教育蒸蒸日上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晴

发扬“西南联大”精神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礼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精彩的教育科学报告。杨教授在报告中说:办大学还是要像西南联大一样,学术空气浓厚,学术空气自由。办大学不是靠高楼大厦,而是靠一流教师,一流人才。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国的学部委员百分之七十都是出自“西南联大”。办大学就是要学习“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是一种精神。我作为云南教师能在全国教育家大会上听到赞扬“西南联大”的声音,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喜悦。什么是“西南联大”的精神呢?我认为“西南联大”精神,就是艰苦办学精神,就是勤俭节约精神。温总理提出“穷人教育学”,实质上和“西南联大”精神是一致的。要穷人的孩子读得起书,不艰苦、不勤俭行吗?显然是不行的。我回到云南后就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多培养几个穷人家的孩子,这就是我的愿望。

2007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晴

丁祖诒院长为国家做出特大贡献

陕西,山清水秀。西安,历史古城,文化内涵深奥。全国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27所,陕西就占5所。2万人2所,3万人2所,西安翻译学院达到4万人,登上了民办高校全国冠军的宝座。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院长的讲演讲实话,不是报上抄的,没官腔,实在难得。他办学20年,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大学生,又为国家积累了10亿资金,真是为国家做出了特大的贡献。他说,办民办大学困难很多。首先是产权不明,义务和权利不明,公益性不明,税收不明,没有一个机构能代表民办大学的利益。什么是民办教育?是事业?是企业?产权不明确。国家的?学校的?国家没拿出一分钱,怎么能说是国家的?说是学校的?学校又不能动用这10亿资金,无自。就是贷款,学校不能用学校资产作抵押,怎么能说是学校的呢?所以只能说学校为国家积累了10亿资金。到时候,我就把这10亿资金交给国家,我还怕什么呢?丁院长的讲演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晴

云南会再现像熊庆来这样的大教育家

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鑫昌教授、昆明第二中学李大任老师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云南老师不善于抛头露面,处处显得低调。云南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论文都具有相当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省、市教育家的交流、讨论,云南的教授、教师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的地方,增强了搞好云南教育的信心。云南是“西南联大”精神的发源地,在云南省委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不久的将来云南的教育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像熊庆来这样的大教育家一定会在云南再现……

上一篇:德育工作应贯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下一篇:谈教师身体语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