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归集”不是婚姻的安全阀

时间:2022-09-02 12:12:04

“保底归集”不是婚姻的安全阀

刘芳是一位家庭主妇。步入第二次婚姻的她,一直对婚姻缺乏安全感。当听说某银行推出“保底归集”业务后,她立即给丈夫的银行账户设定了这个业务。然而,一项小小的银行业务引发了一场家庭信任危机,使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

再婚妻欲控制家庭财权

今年36岁的刘芳家住济南市。她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前夫嗜赌,不但输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高利贷,最终因无力偿还,只好把房子贱卖还了贷款。面对屡教不改的丈夫,刘芳彻底死了心,最终在2009年7月离了婚。此后,刘芳居无定所地带着一个6岁的女儿生活了两年。

2011年1月,在朋友撮合下,刘芳认识了大自己8岁的王刚。相处半年后,刘芳感觉这个男人还不错,就和他领取了结婚证。

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让刘芳意识到,作为一个女人,一定要对家里的钱财拥有绝对控制权。于是,与王刚结婚不久,刘芳就迫不及待地暗示王刚,让他每月及时把开水店挣来的钱交给她。虽然王刚不乐意,但担心影响两个人的感情,他还是每月按时把钱交给刘芳。

2012年5月,刘芳听在银行工作的邻居李娟说,她给自己的老公账户设定了“保底归集”业务,老公每月发工资后留1000元在账户上,多出来的工资则全部转到李娟的账户。这样,无形中就约束了两人,节俭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李娟说她还用这种方法将钱转给自己的父母,既尽了孝心,也省得总往银行跑了。

刘芳第一次听说银行有这种“保底归集”业务,虽然她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她感觉这个很实用。回到家后,刘芳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了解起这项业务来。原来,“保底归集”是资金归集业务的一种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能让资金按照需求自动转到指定账户却不会产生手续费的新型业务。比如你设定保底金额为1000元,银行将每天查询你设定的账户余额,只要大于1000元,将把超出部分自动转账至你设定的另一账户上,你不必每月去银行转账了。

为了做好家庭理财,刘芳购买了股票、基金和其他多种理财产品。她的银行卡多、账户也多,而且每张银行卡都有特定的功能,不时也会有一定的资金入账。如果开通了“保底归集”业务,就会方便很多,自己再也不用频繁地往来于各个银行了。

“保底归集”使家庭走入危机

随着对“保底归集”业务的深入了解,刘芳才知道“保底归集”业务也有几种方式。比如,相对于一旦超出即划走的残暴做法,还有一种相对温柔的方式,即同时设置上、下限,即超出设定金额的部分自动转出,不足设定值的会由主账户补入。刘芳觉得这种方式非常适合自己在外地上学的孩子。

当刘芳给王刚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王刚一口答应了下来,因为每月给远在外地上学的儿子汇生活费一直是令他头疼的事情:一次性打钱多了,担心孩子乱花,沾染上不良习惯;如果打少了,就需要定时经常打。有时候打款不及时,就会惹来儿子埋怨。虽然儿子嘴上不说,可是对于找后妈这件事,儿子一直不同意,王刚一直觉得亏欠儿子。如果使用了“保底归集”业务,在王刚看来,不但省事,还省心。

刘芳心里暗想,要是能够把老公的账户也设定这个业务就好了。但是,考虑到自己是第二次婚姻,本来感情就不牢固,刘芳把自己的想法硬生生地压了下去。

2012年6月,刘芳和邻居聊天时,说起现在这个欲望横流的社会,男人有钱就变坏似乎成了大家公认的“真理”。回到家后,刘芳越想心里越不踏实。老公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早出晚归,在家里也是心神不定的样子。晚上,刘芳特意做了几个菜,还买了瓶酒。吃饭时,她向王刚说出了将他的银行账户设定“保底归集”业务的想法。没想到王刚一下子变得沉默不语。王刚的反常表现,更让刘芳觉得他有问题。如果自己心里没鬼,干吗 这样?这也更加坚定了刘芳要办理“保底归集”的 决心。

这让王刚十分为难。虽然是很亲密的夫妻,可是,每次碰到钱的问题就十分伤感情。王刚之所以不想设定“保底归集”,也有他的道理。比如过年过节,双方送多少钱的礼物给各自家长,有时候难免会厚此薄彼。王刚心想,自己要是有些私房钱,可以适当补贴一下,也可以避免矛盾,皆大欢喜,太透明了反而不好。此外,王刚觉得结婚以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他卡上的钱也有妻子的一份,放在他卡上和放在妻子卡上是一样的。若妻子将他卡上的钱转到她自己的卡上,在刷卡消费时,他就会被动很多。于是,王刚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2012年8月发生的一件事,让刘芳彻底恼火了。王刚前妻的弟弟结婚买房子,找王刚借了5万元钱。王刚为了避免家庭矛盾,就没有和刘芳商量,也没有知会刘芳,就把钱借出去了。谁知道,前妻的弟媳妇把电话打到了家里。刘芳知道后,和王刚大吵了一架。在刘芳看来,王刚能够照顾前妻父母,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现如今,他竟然背着自己借给前妻的弟弟那么多钱,完全没把她当成自己人。

趁此机会,刘芳迫使王刚设定“保底归集”业务。虽然她这样做确实有些不尊重王刚,但如果王刚肯接受,至少说明他是一心一意对自己的。刘芳考虑到王刚生意需要,提出把保底金额设定在2000元。虽然王刚勉强同意了,但在他看来,刘芳有点儿过于约束他了。当年他一贫如洗,前妻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当年买房子的钱,大部分都是他向前岳父母借的。如果不是有前岳父母的支持,他也不会有今天。前妻的离世让王刚觉得自己亏欠前岳父母许多。刘芳不仅不体谅他这些,还趁此机会要挟他。经历了这件事,两个人的感情明显地出现了裂痕。

2012年1月,王刚的前岳父得了脑出血,不得不住在医院做康复训练。面对高昂的康复费用,王刚不得不再次伸出援手。可是,自从妻子给他设了“保底归集”业务以后,王刚手里没有闲钱可支配。于是,他偷偷地向邻居借了2万元钱,并允诺很快就能还上。谁知,王刚水店的生意并没有预期的好,入不敷出。他借邻居的钱也就拖了下来。因为拖得久了,邻居担心有什么变故,于是直接上门找刘芳要钱。这时,刘芳才知道,王刚竟然背着自己在外面借钱。无奈之余,刘芳产生了离婚的想法。

彼此信任挽回家庭幸福

这已经是刘芳的第二次婚姻了。都说女人越离婚越“掉价”,再加上自己年龄也不小了,离婚,实在不是刘芳愿意看到的。在王刚看来,刘芳勤劳持家、教子有方,王刚很是满意,也不愿意离婚。眼看着家庭岌岌可危,两个人不知道如何面对。

2012年12月6日,刘芳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情感调解类栏目,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打了栏目热线,想寻求情感专家的帮助。情感专家在认真分析了刘芳的感情问题后,对刘芳提出了一些建议。因为他们的家庭比较特殊,王刚不是一般的上班族,生意应酬多,再加上他们是二婚,家庭情况复杂,并且压力大,所以,不建议刘芳使用“保底归集”对丈夫的账户苛刻控制;而王刚也应体谅刘芳,尽可能地告诉刘芳每一笔钱的去处,不刻意隐瞒什么。彼此需要给对方一定空间。如果逼得太紧,则会物极必反。

最后,刘芳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取消了丈夫银行卡上的“保底归集”业务,而王刚也保证会把每一笔钱的用途提前告知刘芳。一个因为“保底归集”惹祸的家庭,差点儿离散。如今,他们重归于好,彼此信任,彼此珍惜,挽回了家庭幸福。

婚姻当中,女方希望掌管财政大权,一方面,是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使然;另一方面,担心老公有外遇、工作上承受的性别差别“待遇”以及家务负担等,都会使女性缺乏安全感,想以掌握多一点儿家庭财权来消除一部分危机感。家庭理财方式,需要通过协商、磨合形成。无论哪方掌管家庭理财大权,或者AA制,只要对家庭的发展有好处,就无可厚非。一般来说,稳健型的一方掌握家中的财政大权较合适。

上一篇:“吹起”英伦复古风 下一篇:四大时装周最惹眼设计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