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工业名城景观风貌体系构建及实践

时间:2022-09-02 10:20:42

山水工业名城景观风貌体系构建及实践

【摘 要】:本文阐述了山水工业名城柳州市因地制宜制定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体系,对城市风貌要素提出全面规划控制要求与建议,加强规划与实践的联系,在规划管理上求突破,进行新尝试,本文介绍了柳州市景观风貌规划的一些思路,文章分析了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管理与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景观风貌规划管理应尊重用户,提高公众认识,动员公众参与,同时应编制下一阶段专项规划健全法制、强化规划管理。

【关键字】柳州市;景观风貌体系;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总是处于多元冲突和特定的地理文化圈中,有着不同的地域文明、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不同的地理文化圈促进形成多样化的城市景观风貌。城市景观风貌的规划建设是城市文化的一个侧面。良好的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90年代规划建设寄希望城市设计,但全市层面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基本上束之高阁。关键是实际管理中难以发挥作用。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历史已经步入一个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的时代。同世界各国一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主题。

制定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体系,对城市风貌要素提出全面规划控制要求与建议,加强规划与实践的联系,在规划管理上求突破,进行新尝试,是柳州建设景观风貌特色规划及实践的思路。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中心,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柳州形成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综合工业城市,与工业之强交相辉映的是柳州的山水之美,唐代柳宗元曾用“越绝孤城千万峰”,“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描绘这种美丽的城市。近年来,柳州市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拓展,尤其新区得到快速发展,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环境特点,发展自身特色、风格,提高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成为了城市规划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柳州市景观风貌研究思路

(一)首先应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规划体系。城市景观风貌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外在特征,其自身变化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规划体系,将城市中的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及历史景观要素协调配合,以满足人们的活动要求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其工作范围应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定位、城市景观风貌系统控制与分区指引、近期重点地区建设导引三个层面,对整个城市的风貌、景观格局予以有效控制。

(二)其次,通过公众参与挖掘寻找柳州市景观风貌特征。柳州市建成区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为105万(2010年数据)万人。市区内山环水绕,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市区周围群山环抱,市内孤峰耸立,被柳江蜿蜒穿城而过,宛如一条玉带,呈现出“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独特景观。柳州市景观风貌规划借鉴了先进的实践方法和内容,在现状分析、相关规划分析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建构的。为使规划体系更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更加全面,通过问卷的形式对200位在柳州工作的城市规划相关专业人士、700位柳州市民和350位旅游者进行了调查。总回收率达到73.9%。通过对92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研究,我们对公众心目中柳州的景观风貌形象有了基本认识。

柳州介于山脉绿野的围合之中,东、西、北三片起伏丘陵成为城市自然大背景;历史上曾作为城市峰屏的鱼峰、马鞍、灯台、蟠龙、鹅山、鹊儿山、驾鹤七峰如今与其他大小峰峦一起变成城市中最大的特色与场景;柳江及其支流、湖塘、池沼等水体介质穿插在城野之间,成为山城交融的中间要素,自然山水是柳州最为显著的景观风貌特征柳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建设生态山水型城市。

对柳州来说,山、水、城三大要素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对形成城市特色起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并延续“大城大山水”景观格局将成为本次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重中之重。

(三)再次,通过对柳州现状景观要素的研究,是把复杂景观规划系统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子系统,再逐一解决,便于景观系统的全面驾驭。规划提炼出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建筑风格与色彩、城市建筑高度、城市道路与门户、城市夜景、城市标志物共六大系统。规划充分结合柳州城市特点与景观现状,对上述内容进行整合归类,使新形成的六大系统具有“精、准、全”的特点,足以完整概括柳州景观风貌,切实控制城市景观建设。城市景观风貌问题涉及要素多,

二、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管理与实施

城市景观规划管理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城市景观规划管理作为政府职能的地位还比较脆弱,相当多的地区城市景观规划管理行政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政府缺乏对城市景观应有的综合调控能力。其次,城市景观规划管理没有纳入正常法定管理程序,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文件。在现行规划管理中.规划要点确定后,即做建筑设计,建筑师只考虑红线范围内的建筑设计,对用地周围的景观、功能和用途缺乏系统研究,使城市空间和建筑体量之间缺乏整体协调性。没有具有法定效力的管理导则来支撑“规划设计要点”,对景观规划的管理软弱无力。再次,景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较低,专家参与规划决策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尚未建立。景观规划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1. 尊重用户与公众提高认识,动员公众参与。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根据国家和广西区的部署,在加快柳州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努力建设一个社会稳定、民族融合、经济繁荣、居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具有综合功能的开放型的现代化城市而奋斗,将建设环境优美、独具个性特色,可持续发展,正式纳入了《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同时也将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建设作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柳州市在21世纪城市规划建设的长远目标长抓不懈。

在建设柳州市独特的山水城市风貌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工业山水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意义、条件、难度、方案选择和对策措施等整套内容向社会进行广泛持久的系列宣传教育,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建设山水城市风貌特色的目标深入人心,增强各级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的"山水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意识,以求全社会的关注和广泛参与,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如近期我市围绕百里柳江进行了多项群众活动,如千人钓鱼大赛、百里柳江摄影大赛的通过这些活动使山水景观风貌的理念深入人心。

2.分解目标、编制下一阶段专项规划。鉴于建设山水景观风貌特色城市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实现在规划期内建成山水景观风貌特色城市的目标,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必须根据本研究课题选择的方案构思加以审定之后,就山水景观风貌特色城市和风貌特色建设中,关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域城镇体系建立和完善、城市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城市布局结构的保护、市域大环境绿化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名城保护与发展以及城市景观、城市形象建设等诸多内容,通过政令方式,将建设的总目标分解到城市政府的经济、建设、文化、环保、林业和园林等有关职能部门。

3.尊重环境、加强城市设计。城市中天赋的自然环境和融汇古今的人文环境,是建设山水城市的依托和基础条件。尊重、保护和强化城市自然形态特征,使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统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4.健全法制、强化规划管理。工业城市山水景观风貌特色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市民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但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城市领导层和管理层的恰当决策和强化规划管理。

城市景观风貌保护、利用自然环境,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研究城市传统风貌,打造城市景观环境,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创造更加富有特色的,更加适宜工作、生活的人居环境。构筑优美的城市景观,需要我们从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多个层面来进行系统地探索和研究。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建立一整套城市景观风貌框架,是构筑城市新形象、满足城市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上一篇:水中痕量铬(Ⅵ)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