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时间:2022-09-02 09:34:29

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摘 要:通过建立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开课教师胜任力模型,对四川省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开展胜任力情况的调查,表明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基本达到较好的要求。但还没有达到师资建设的理想状态,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培训,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

关键词:高职;公共课;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15-02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新生力量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十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用人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滞后于办学规模的发展,并且招生生源不一、学生参差不齐加大了教学的难度。这种状况尤其表现在公共课的教学上。这对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本身所须具备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构建一个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用来衡量公共课教师胜任力以及指导公共课教师培训与招聘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通过问卷调查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及专家小组法确定28个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特征,并编制《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检测表》。向四川省部分高职院校优秀的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发放问卷,通过SPSS统计分析,采用累计分数法计算权重,得到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见表1),可以应用于测试具体某个公共课教师的总体胜任力水平。

二、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了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由八个纬度及其下面的28个胜任特征和各指标权重组成。首先编制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行为测评问卷,然后选取四川省高职院校40名公共课教师作为被测试教师,测试采用本人、其所在教研室主任填写问卷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保证了测试的全面性,又保证了被测试教师填写问卷的认真度。

由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模型计算出来的各胜任特征的权重wi(见表1)和每个被测试教师在各胜任特征上的测试得分(利用公式t=ti×wi)相乘即可得到40位被测试教师的总体胜任力得分(见表2),对40位被测试教师的总体胜任力得分取平均值,算得结果为3.9908,基本接近比较符合。该数据说明了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情况较好,但还没有达到师资建设的理想状态,仍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培训,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

通过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受到职称差异的影响较大,而性别、学历对它的影响不大。这个结论可以为高职院校师资招聘、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参考。

研究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胜任力,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立明.上海高中教师胜任力模型初步构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2] 李秋香.高中化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及其测评体系的初步构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4] 李英武,李凤英.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纬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4).

[5] 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

[6] MeC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ehologist,1973.

[7] 冯君莹.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应用[D].武汉:中南大学,2010.

上一篇:浅谈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