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有约》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9-02 08:43:38

《鲁豫有约》的SWOT分析

【摘要】:《鲁豫有约》作为一档知名谈话类电视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近些年该类型节目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文章将应用SWOT分析法,通过综合考虑该节目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以期对该栏目所处的媒介与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为该栏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鲁豫有约》;SWOT分析;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90-02

《鲁豫有约》是一档曾经风靡一时的谈话类节目,然而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谈话类节目逐渐走到了发展的瓶颈期,《鲁豫有约》也从高调签约湖南卫视到如今低调下嫁安徽卫视。那么这档谈话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如何,本文希望通过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一个详细的解读。

SWOT分析法是管理学中对企业如何做出战略选择而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估,从而选择最佳的经营战略。随着SWOT分析法的逐步成熟与发展,该方法的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大,从个人的发展到企业的战略选择,SWOT分析都可以有效的实践其中。在电视栏目的发展中,通过对栏目的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明晰栏目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明确栏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栏目未来的发展与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鲁豫有约》的内部条件分析

所谓内部条件,即指该栏目的自身优势与劣势。《鲁豫有约》作为香港凤凰卫视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于1998年开播。2009年以前,该节目所获得的好评与赞誉不绝于耳,但是近两年却接连遭遇停播改版,退出黄金时段这样尴尬。那么《鲁豫有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首先还要从该节目自身分析开始。

(一) 《鲁豫有约》自身优势分析

对于一个电视节目而言,其优势主要是指该节目在与其他电视节目竞争中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栏目所特有的能提高栏目核心竞争力的东西。笔者认为《鲁豫有约》在节目自身品牌价值,受众认可,节目号召力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1.节目自身与主持人的品牌价值

《鲁豫有约》在10余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谈话类节目之一。其节目本身和节目主持人都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品牌价值。2005年,该栏目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2006年,主持人陈鲁豫以3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名列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第四位;2011年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品品牌研究中心联合光明日报、红网等机构共同的《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中,《鲁豫有约》在广播电视分榜中排名第15位,品牌价值达6.563亿元。在电视节目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一档谈话类节目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品牌价值实属不易。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能给一个栏目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同样也带来巨大的吸引力。在讲究注意力经济的媒介竞争环境中,《鲁豫有约》因其品牌价值带来的吸引力完全使得该节目在于同类节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2.内容选择上富予新意

《鲁豫有约》节目的总体定位在:“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的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可以看出,这样的定位在节目选择的内容上有较为宽泛的余地,可以加深节目的深度与厚度。从节目的名称上来看,该节目的副题为“说出你的故事”,因此嘉宾在谈话中对于谈话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宽泛,这样就比较容易的通过故事的讲述、情感的分享,过于的回忆等各种形式与电视观众产生共鸣,也容易通过主持人的提问,一点点的深入被访者的内心,达到深度访谈的目的,因此这与单纯的娱乐访谈类节目相比更容易让电视观众对即将听到的故事有更多的期待。

3.节目的风格样式易于被嘉宾所接受

访谈类节目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平和的话语环境,这样才更容易让嘉宾敞开心扉,大家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的交流。

《鲁豫有约》选择了一个相对狭小的谈话空间,有时候深入受访者的家中进行节目的录制,甚至有时为了照顾嘉宾的情绪,改变节目的惯例,这种形式给被访者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场”氛围,让受访者感觉舒服,容易卸下自己的防备,愿意与主持人沟通,愿意把心底最深处的话讲给观众听。例如,2012年6月《鲁豫有约》专门做了一起李保田的访谈。被称为“戏霸”的李保田从艺50年,从不接受电视采访,因为他害怕被观众“审视”。为此,鲁豫充分尊重他的个性,打破了录影惯例,为李保田做了一期不带观众的访谈。正如鲁豫所说“我要给被访者一个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氛围”,这样的节目风格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体现了节目以人为本的精神,与部分咄咄逼人的访谈类节目相比,《鲁豫有约》无疑更容易被嘉宾所接受。

(二)《鲁豫有约》自身缺陷分析

虽然《鲁豫有约》在发展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但是近几年来却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自该节目签约湖南卫视后,其收视率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以至于不得不通过更名、改版等形式作出调整,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挽救《鲁豫有约》在湖南卫视“下课”的结局。2010年,该节目低调转嫁安徽卫视,目前仍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鲁豫有约》发展遇到瓶颈,笔者认为可以从节目结构自身和主持人个人的局限性来对节目本身进行分析。

1.节目结构的自身瓶颈

谈话类节目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后,因其亲民的风格、真实的语言着实火了一把。谈话类节目也迎来了其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各类型的谈话节目虽然很多,但是节目构成的元素却基本相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套路:大屏幕的运用、关键人物或神秘嘉宾的登场、典型性物件的呈现、现场的即兴表演、现场游戏、观众提问等等结构的一成不变已经让媒介经验丰富的受众形成了审美疲劳,也降低了对节目自身的期待。

另外,谈话类节目由于自身不具有戏剧性,因此节目大多采取以聊天为主的节目内容,所以流水账般的记录模式也容易造成了节目的乏味与固化。

2.主持人鲁豫个人的局限性

上一篇:创建学习型建筑施工企业 下一篇: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