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油菜角野螟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09-02 08:42:24

贵德县油菜角野螟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介绍贵德县油菜角野螟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当地油菜角野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角野螟;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措施;青海贵德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132-01

Abstrac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rape angle webworm were introduced in Guide County.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rape angle webworm.

Key words rape angle webworm;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ccurrence regularity;prevention measures;Guide Qinghai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每年种植油菜面积在3 500 hm2左右,油菜角野螟从2003年以前的次要害虫逐步发展成目前油菜上的主要害虫。2006年后贵德县平均每年发生面积约为1 200 hm2,平均被害株率达10%~20%,个别田块高达70%以上。危害轻的油菜产量损失在10%左右,受害严重的地块损失达30%或更高。现将贵德县油菜角野螟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

油菜角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如下:成虫:体黄褐色,体长11~13 mm,翅展28 mm,前翅浅黄色,翅外缘具暗褐色边缘,翅后缘有宽边。后翅浅黄褐色,边缘生褐曲线。头呈圆形,颜色黄褐色,触角微毛状。下唇须向前平伸,第2、3节末端具有褐色鳞。下颚须白色。胸部、腹部背面浅黄色,下侧具有白鳞。卵:卵粒直径1 mm左右,初产时为淡黄色,1 d后变为桔黄色,孵化前变为褐色,卵块形状不规则。幼虫:幼虫共5龄,1龄幼虫体长1.0~1.5 mm,2龄幼虫后期体长7 mm左右,老熟幼虫体长24 mm左右,黄绿色,背中线为一条黄色纵带,头部黑色有光泽,尾节背面有2个黑斑,腹足趾钩二序缺环式。蛹:蛹黄褐色,长10 mm左右[1-3]。

2 发生规律

油菜角野螟在贵德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田间2~3 cm土层或田埂草丛下结茧越冬,次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约20 d。6月上旬先从海拔约2 200 m的川水地区开始羽化成虫出土,且海拔越高,羽化期越晚,但基本与当地的油菜花期保持一致。成虫飞翔能力不强,有趋光性,油菜田四周草丛或植株中是其白天的栖息地。羽化成虫出土当天即可产卵,后约4 d即进入产卵高峰期,产卵期共10 d左右,卵块呈乳黄色,平均有卵6~15粒,有的可达20粒以上,卵多产于油菜幼嫩果柄或角果上,少量产在油菜叶片背面。油菜角野螟孵化开始于6月中下旬,且海拔越高,孵化时间越晚,但基本与油菜角果初期保持一致。角果或叶肉是初孵幼虫的危害对象,2龄以后分散在角果上取食油菜籽粒进行危害,造成空荚,3龄后幼虫的食量增大开始转株危害。9月中旬幼虫进入老熟期,9月下旬入土结茧越冬[4-6]。

根据多年调查,油菜角野螟的发生分布规律:一是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成虫羽化、产卵、孵化。经调查在贵德县河西镇西山湾等川水区油菜田比高海拔的高位水地地区如常牧镇斜马浪村油菜田块发生重。二是同一村油菜田块中靠近渠边、田埂边有树木、杂草多的地块发生重。三是大面积的连片重茬种植地发生重。四是种植密度大的地块比密度较小的地块发生重。

3 防治措施

根据油菜角野螟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措施:一是为消灭部分越冬幼虫,降低虫源基数,可于油菜收割后进行深耕翻土;二是及时铲除田埂、沟渠旁及田间杂草,破坏成虫栖息场所,减轻危害;三是合理轮作倒茬,破坏其生存环境及赖以生存的食物源;四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用杀虫灯进行诱杀;五是加强田间监测,当油菜花期至角果初期百株卵块累计达40块以上时即可进行化学防治。防治适期以角果初期为主,喷药防治1~2次,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5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阿维菌素乳油,喷药液量300 mL/hm2,注意交替使用农药[7-8]。

4 参考文献

[1] 刘兵,李茸,严生德.油菜角野螟的发生与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2009(1):92,202.

[3] 张登峰,来有鹏,咸文荣,等.油菜角野螟为害特征与综合防控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1(3):1-3,40,97.

[4] 杨秀玲,冯纪年.油菜角野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1(14):134-138.

[2] 文振祥.青海省油菜角野螟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0(2):34-35.

[6] 王秀兰.油菜虫害角野螟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种子世界,2008(6):52.

[5] 马文武.春油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99,105.

[7] 杨秀玲.油菜角野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的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8]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J].青海农技推广,2013(4):24-27.

上一篇:多媒体在计算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